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荊門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月10日 陳家偉)

2024-03-19 13:58 來源:荊門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石蘭蘭)

荊門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月10日 陳家偉)

2024年03月19日 13:58   來源:荊門日報   

  ——2024年1月10日在荊門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荊門市人民政府市長 陳家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多重超預期因素的疊加沖擊,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在市委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八個一年”工作部署,攻堅克難、奮發作為,較好完成了市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發展答卷。

  這一年,經濟發展打贏翻身仗。經濟承壓開局、逐月回升,GDP一季度累計增長4.7%、二季度累計增長6.3%、三季度累計增長6.6%,全年累計增長6.7%,增幅居全省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增幅居全省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8%,高于全省1.8個百分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9%,高于全省6.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糧食穩產增收,總產達到58.7億斤。

  這一年,產業轉型強勢破局。荊門石化被中石化總部確定為轉型發展標桿企業,特種油專精特新母公司在荊門注冊,成為全國最大的特種油生產基地。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躋身國家級集群,產值突破600億元,荊門上榜全國鋰電產業特色城市十強。汽車產業開啟新能源賽道,整車下線12萬輛。省級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達到13個、數量全省第一,荊門躋身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

  這一年,城市活力有力迸發。《長江谷文明·荊楚新門戶》城市宣傳片亮相央視,“厚道荊門”城市人文精神進一步彰顯。成功舉辦滑翔傘定點世界杯總決賽、中國公路自行車公開賽等重大活動,荊門榮獲“最佳運動休閑旅游目的地”稱號。鐘祥榮登全國縣域經濟和社會綜合發展、投資競爭力、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旅游綜合競爭力五個百強榜單,京山入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休閑農業重點縣,沙洋入圍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產品質量安全縣。東寶牌樓西河小流域綜合治理、京山縣域“雙集中”、荊門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納入省級試點,走在全省前列。荊門智慧城市大腦入選全國十大樣板工程。

  這一年,民生福祉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引進高校畢業生3.2萬人。財政民生支出占比80%;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升至800元/月、610元/月,分別居全省第2位、第3位。完成412個大氣重點治理項目,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長期護理保險、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等經驗在全國推廣,我市成為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首批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城市。創新實施“兩個暢通”工程,對群眾和企業訴求“一號通辦”,辦結滿意率99.67%,政務熱線服務質量獲評全國A類等級,《暢通工程·“荊”天辦》榮獲媒體融合創新案例“服務群眾類”全省第1名。

  一年來,我們聚焦“轉型升級、跨越發展”,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穩增長,經濟運行呈現新氣象。深入開展重大項目攻堅行動,億緯超級工廠等554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一道新能源、天順風電、恩捷隔膜、科達利結構件等216個項目竣工投產;“三條高鐵”、武荊宜高速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豐樂漢江大橋即將通車。優化招商引資體制機制,發揮商協會作用,深化產業鏈招商,承辦第六屆楚商大會產業發展論壇暨新能源高峰論壇、舉辦荊門·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洽談會等招商活動,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50個,落地30億元以上項目13個、百億元以上項目3個。推動消費市場加快恢復,發放消費券及補貼資金1億元,拉動汽車、綠色家居等消費近30億元;建成京東(鐘祥)數字經濟產業園、浩儒電商產業園等平臺,網絡零售額增長25%;出臺促進文旅消費政策措施,旅游收入增長70%。

  (二)堅定不移強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突破。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8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10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188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70家,新物種“瞪羚”企業87家。京山輕機入選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5家企業入選省“百強高企”。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4%。做大做強主導產業,荊門石化完成建廠以來最大規模技改,原油加工量、產值均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新材料、汽車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分別增長37.2%、35.7%、52.1%;“祥云”AS700民用載人飛艇獲頒型號合格證,荊門宏圖獲省長江質量獎、市水務集團獲提名獎。推動數字經濟賦能,成立數字經濟生態聯盟,開展智改數轉“三五”行動,新增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19家,我市獲評國家“雙千兆城市”、全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荊門高新區入選首批省級數字經濟標桿園區、首批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示范園區。出臺新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指導意見,建立園辦工作機制,縣市區示范園區加快建設。出臺加強服務業市場主體培育政策措施,新增入庫規(限)上服務業單位1018家;其他營利性服務業企業營收增長29.9%,大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系統謀劃促融合,城鄉發展邁出新步伐。堅持全域一體、市縣同步,制定市縣鄉村四級規劃管控導則,推動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心城區品質,編制城市中軸線整體提升規劃,完成白云大道、月亮湖北路、荊山大道中段等道路改造,漳河環庫公路、羅漢山隧道建成通車,城市規劃展覽館開館運行。開展城市環境專項整治,完成207個老舊小區改造、11個完整社區創建。高標準規劃建設鋰電小鎮,16個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開展強縣工程“月月講”,系統謀劃推進縣域發展。縱深推進“六個一”工程,建成20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農谷壹號”“荊花”牌高油酸菜籽油入選“湖北特色菜籽油品牌”。建成高標準農田448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面積71%。堅持一縣一品、一鎮一特,舉辦湖北油菜花節、首屆花卉苗木交易會、綠林網球英雄會等活動,胡集等5個鄉鎮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以共同締造理念推進“清保行動”,村鎮面貌煥然一新。累計創建美麗鄉村示范村117個,京山蓮山村獲評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完成公路橋梁“三年消危行動”,創建“美麗農村路”300公里,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網點全覆蓋。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動態監測和產業聯帶、就業幫扶,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四)持之以恒推改革,營商環境得到新提升。市級全面對標泰州,各縣市區對標沿海發達縣市,學習先進地區改革發展經驗。出臺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兌現惠企資金63.3億元,其中減稅降費31.2億元,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建筑區劃紅線內用水用氣報裝“零收費”。建立45家金融首貸服務中心,推廣301快貸模式,為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需求1031億元。常態化開展“政企早餐會”,舉辦第二屆荊門“企業家日”活動,持續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全市新登記企業類經營主體26064戶、增長51.5%。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完善數據信息共享,“一窗通辦”實現市縣鄉三級全覆蓋,省內通辦事項增至420項;開展項目交易全生命周期服務,規模以上工程建設項目實現遠程異地評標全覆蓋。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推動誠信數據與智慧城市平臺融合,信用監測排名居全省第3位。完善開放通道體系,開通中歐班列長城專列和荊門至舟山港、南沙港等國際物流班列,荊門國際內陸港獲評全省首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外貿綜合服務績效評價居全省第一。

  (五)用心用情惠民生,社會事業實現新進步。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建立就業用工數據庫,建設82家零工驛站,促成就業1.1萬人次,幫助就業困難人員5385人實現就業。建立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機制,社會救助標準化被確定為國家級試點。做實基本醫保市級統籌,醫保改革獲湖北改革獎。籌集公租房16242套,兌現購房補貼1.71億元。強化“一老一小”服務保障,市頤養院建成運營,建成222個村(社區)養老服務驛站、53個幸福里食堂、103家工會愛心驛站、192個青少年希望家園假期托管班,新增嬰幼兒托位數1759個。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設立暑期免費納涼點2274個。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新增公辦學校學位15190個,213所義務教育學校納入教聯體建設,市實驗小學遷建、龍泉中學東片區綜合改造等項目有序推進。實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項目60個,完成69個公共衛生補短板工程,成功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開展文化惠民、全民健身活動4800場次,市博物館新館開館,鐘祥獲評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圣境山生態旅游區、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獲評國家4A級景區。

  (六)綜合施策守底線,治理水平邁上新臺階。穩步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堅持流域統籌、單元控制、系統均衡,做實產業發展正面清單、管控負面清單,漢江堤防加固(三期)、長湖防洪達標治理等32個項目完工,戰勝近40年來皇莊站最高水位的漢江秋汛。牌樓西河60個重點治理項目加快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向縣市區延伸。強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設立“漳河保護日”;全面整治619個入河排污口,國控、省控斷面水質優良率分別為93.8%、95.5%;入選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整市推進國家試點,獲2億元中央資金支持;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5601畝、國土綠化9.6萬畝、治理廢棄礦山1921畝,我市獲評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深刻汲取威龍船廠“4.14”閃爆事故教訓,嚴格落實“崗前三分鐘”和安全生產“明白卡”學習教育制度,深入推進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0%、14%。開展打擊治理新型違法犯罪“披荊行動”、傳統侵財犯罪“斬棘行動”,創建“無詐村(社區)”1190個,刑事案件發案數實現“五連降”。以黨建引領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推廣“紅管家”等基層治理經驗,新建“紅色灣組”“紅色哨卡”8435個;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實施房地產、金融、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專項行動,完成保交樓任務,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我市獲評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

  (七)久久為功轉作風,自身建設有了新加強。堅持黨建引領,營造旗幟鮮明講政治、對標對表抓落實的濃厚氛圍。扎實開展主題教育,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落實“四下基層”制度,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和“解難題、穩增長、促發展”活動,深入一線、破解難題,以實干實績檢驗主題教育成果,實現主題教育與高質量發展互促共進。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主動接受各方面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13件、政協提案281件;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議案2部,成功創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落實市委“提轉抓”工作要求,干部工作狀態和作風明顯改變。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四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壓緊壓實“一崗雙責”,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加強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監督,切實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與此同時,我們統籌推進政府其他各項工作,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深入開展,民族宗教、港澳臺僑等工作扎實推進,消防救援、退役軍人事務、信訪、檔案、保密、地方志、統計、仲裁、氣象、機關事務、對口援建等工作不斷加強,工會、婦女兒童、青少年、社會科學、科協、新聞出版、文藝、老齡、殘疾人、紅十字會等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極其不易,成之惟艱。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省委、省政府關心關懷的結果,是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拼搏奮進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

  2023年,也是地級荊門市成立40周年。40年來,在全市人民的團結拼搏下,荊門綜合實力大跨越、城鄉面貌大變樣、改革開放大突破、人民生活大改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2.3倍、工業總產值增長96.7倍,實現從傳統化工城市到新興工業城市的轉型。40年的奮斗中,讓我們深深感動、尤為敬重的是,全市干部群眾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廣大企業家克難奮進、創新創業,各行各業的建設者奉獻付出、努力拼搏,260萬荊門人民每個人都不平凡、每個人都了不起!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向駐荊部隊、武警官兵、中央和省駐荊單位,向關心支持荊門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經濟體量和城市能級還不高,縣域經濟發展增長乏力;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不強,轉型升級任務艱巨;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不足,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尚未形成;生態環保壓力較大,社會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少數干部執行力不強,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升。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加大工作力度,認真加以解決。

  二、2024年工作建議

  2024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是荊門加快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雖然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但全國、全省仍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荊門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遠多于不利因素。我們正迎來政策機遇疊加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明確“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打造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省委部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謀劃推進三大都市圈建設、城鎮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供應鏈體系建設、數化湖北建設”等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支持荊門“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與我市城市定位、產業基礎高度契合,爭取各類試點示范和政策項目有更大空間。我們正迎來動能轉換黃金期,中石化在荊門注冊成立特種油專精特新母公司,相當于“再造一個荊門石化”;新能源新材料、汽車智能裝備制造產業進入產能釋放、全鏈條發展階段,光伏、風電等產業集聚一批重大項目,將為經濟增長提供強力支撐。我們正迎來區位優勢重塑期,荊荊高鐵年內通車,高鐵新城初具雛形,荊門即將邁入高鐵時代;隨著宜荊荊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建設,在推進國內大循環和國家戰略腹地建設中,我市“中部之中”的優勢將更加凸顯。經過多年接續發展,荊門發展基礎持續夯實、發展活力加速釋放、干事創業氛圍更加濃厚,呈現潛力厚積薄發之勢。我們要時刻牢記力量源于團結、奮斗開創未來,努力為荊門的今天盡心盡責、奮力打拼,為荊門的明天聚勢賦能、增光添彩。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委十二屆五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九屆六次全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深入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圍繞穩預期、促增長、推轉型、優環境、守底線、惠民生,全力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全力爭先進位,在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中作出更大貢獻。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升,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糧食總產保持在58億斤以上。

  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以穩增長為重中之重,著力鞏固經濟發展良好勢頭

  擴大有效益的投資。緊盯國家重大戰略、各類試點示范,搶抓萬億國債、中長期貸款、中央預算內投資擴大等機遇,謀劃推進一批新基建、新質生產力、基礎設施補短板等重大項目。優化產業鏈招商體制機制,推進招商政策市域統籌、招落服全鏈條調度、縣市區園辦實體化運作,建立以實際到資率為重點的考核機制,力爭落地30億元以上項目15個,引進一批鏈主企業、核心配套企業和延鏈補鏈企業。開展“三庫”“兩算”“三評”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抓好“六類重點項目”建設,推動謙信化工等600個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確保美華新材料等260個重大項目建成投產。

  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實施大宗商品及重點商貿領域促消費計劃,促進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推進中心城區商品房現房銷售試點,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提升供給質量,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積極培育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支持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業態健康發展,新培育年交易額50億元以上電商園區2個、10億元園區3個。優化消費環境,構建15分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園博園夜經濟聚集區,打造沙洋摩爾城、鐘祥王府大道、京山蓮山湖等一批新地標商圈。

  培育有質效的經營主體。高質量完成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鞏固服務業攻堅成果,開展建筑業攻堅行動。健全經營主體梯度培育機制,提升“小進規”“小進限”“個轉企”質效,新增企業類經營主體2.6萬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20家、限上商貿主體400家、資質等級建筑企業25家。實施“壯優工程”,支持億緯動力建設千億級企業、格林美建設世界級企業;支持長城汽車沖刺300億;支持一道新能源、明弘集團、鄂中生態等企業沖刺百億;鼓勵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發展壯大,積極推動湖北航特、楚大智能等企業上市;新增省級及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3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0家,加快形成大型企業頂天立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專精特新”企業搶占高地的良好態勢。

  (二)堅持以新型工業化為路徑,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發展先進制造業。完善“鏈長+鏈主+鏈創”機制,打造制造業強市。深入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行動,實施100個重點技改項目;推動荊門石化“油轉特”“油轉化”,抓好特種油高壓加氫、2#催化裝置改造等項目,打造特種油、化工產品“兩個百萬噸基地”;加快世龍化工精制磷酸等項目建設,打造國家綠色化工示范基地。深入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行動,加快好電科技電池粘結劑、金泉新材料導電漿料等項目建設,拓展鋰電全產業鏈;推動汽車產業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轉型,抓好精誠工科智能懸架、沿浦座椅骨架等項目建設,引進一批電機電控核心零部件企業;推動補齊通航制造業短板,著力打造全產業鏈。深入實施未來產業布局行動,聚焦新型儲能、氫能、人形機器人等領域,搶抓未來產業發展先機。

  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發揮現代服務業對城市能級、產業發展的帶動支撐作用,加快發展金融保險、科創服務、工業設計、檢驗檢測等服務業,新引進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支持格林美、宏圖、航特等企業創建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支持長城汽車、億緯動力在荊設立檢驗檢測中心。

  培育數字經濟。推進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移動大數據中心、5G基站等建設,建成城市數字公共基礎底座平臺,加強應用體系化標準化,促進網絡化互聯互通、智能化創新應用。深化數實融合,推進荊門高新區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建設,新建國家5G全連接工廠2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8家。鼓勵發展數字游戲、影視動漫、創意設計等數字業態,支持建設一批數字經濟特色產業園區和企業。

  (三)堅持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引領,著力激活內生發展動能

  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做實荊楚科創城,推動荊門科技創新(武漢)離岸科創中心投入運營。支持荊楚理工學院藥物合成與優化、億緯動力儲能與動力電池、格林美退役動力電池高值化利用省級重點實驗室建設,支持中航特飛所建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中國石化在荊設立特種油品研發中心,帶動上中下游企業協同創新。

  營造高效率創新生態。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新物種企業培育“三大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支持頭部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建設荊門技術交易大市場,新建一批技術轉移示范機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65億元。

  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大青年拔尖人才培養力度,持續實施“荊英卡”制度,引進碩博人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高校畢業生3.5萬人以上,成立青年企業家協會,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支持企業高薪攬才、柔性引才、個性用才,營造有利于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發展環境。

  (四)堅持以人為核心,著力推進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健全與“雙集中”相適應的規劃體系,實現市域“多規合一”,引領全域一體化集中發展。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處置盤活存量低效用地,推動產業向功能區集中、工業向開發區集中、住宅向社區集中。

  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進一步優化中心城區“兩山一軸、一中心六組團”空間格局,堅持濱水控寬度、臨山控高度、整體控密度,強化天際線風貌色彩、空間形態等控制引導。樹立經營城市理念,改革城市建設體制機制。推進城市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實施重點城建項目216個,加快荊東大道北段等內環道路建設,改造提升外環線,構建內暢外聯的交通路網;抓好城市中軸線綠道、雨污分流管網改造等生態項目建設。完成245個老舊小區改造,推廣完整社區建設,統籌布局充電設施。提升城市精細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實現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打造“全市一個停車場”,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向消防、電梯、管廊、建筑等領域擴展;以建設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深入開展環境衛生、交通秩序、違法建設等專項整治,讓城市生活更便捷、更舒心、更美好。

  提升縣城承載力。推廣京山“雙集中”試點經驗,加快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建設。實施人口導入行動,以優質公共服務吸引農業轉移人口到縣城安家落戶。實施產業培育行動,突出鐘祥長壽之鄉、京山網球之鄉、沙洋油菜花海等地域品牌,支持每個縣市區培育2-3個特色產業,實現縣域差異化發展。實施功能完善行動,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彰顯地域特色,建設小型化、分散化、生態化基礎設施,打造暢通有序、美麗智慧、生活舒心的現代化縣城。

  推進產城人深度融合。堅持以人為本、集約節約、綠色生態,以鋰電小鎮建設為引領,統籌推進汽車小鎮、循環小鎮、石化小鎮建設,確保官堰湖未來學校等配套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青年社區投入使用,打造全國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推進鐘祥國家級經開區和縣市區新型工業化示范園區建設,實施企業進園、項目滿園、服務入園工程,強化住房、子女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保障,推動產業工人向新市民轉變。

  (五)堅持以鄉村全面振興為重心,著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全面加快農業產業化。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32萬畝,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安全供給。深入實施中國農谷戰略,全鏈條發展“六個一”工程,振興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新增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1家,支持沙洋、京山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支持鐘祥建設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打造“全國高油酸油菜產業發展第一市”。融入全省“江漢大米”品牌發展戰略,做強蟠龍菜、風干雞、豆腐制品、金龍泉啤酒等荊門特色食品,做大“荊品名門”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進冷鏈倉儲和專業市場建設,促進農產品高效流通。推動農業科技和種業振興,與洪山實驗室合作建立育種基地,力爭楚寶黑頭羊通過新品種審定。

  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作經驗,完善村莊規劃,探索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物流一體化、電力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實施農田水利灌溉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提高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改造升級農村公路,新改建農村公路700公里,新建2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強化鄉村建設管控,開展違規無序建房清查整治。打造“清保行動”升級版,實現垃圾全收集、污水全處理,構建美麗鄉村風景線。深入推進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萬元增收行動”,確保萬元以下脫貧人口“清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整鎮推進農村承包地“小田并大田”試點,穩步實施沙洋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鞏固拓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推動股份經濟合作社規范運行。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提升“耕種管收”社會化、全鏈條服務水平。

  (六)堅持以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為載體,著力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堅持以降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物流、稅費、融資、用能、用工成本。開展惠企政策落實專項督查行動。嚴格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規范涉企執法行為,進一步優化法治環境。深化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迭代升級“四辦”改革,“一業一證”改革拓展至38個行業。全面推廣數字見證系統,打造公共資源“陽光交易”服務品牌。抓實“兩個暢通”工程,實現各類訴求應接盡接、接訴即辦,堅定不移做企業發展最堅強的后盾,讓廣大企業家放心干事、專心創業、安心發展。

  提升對外開放能級。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融入全省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牽頭建好省級儲能和動力電池供應鏈平臺,支持楚象、建發等供應鏈龍頭企業在荊設立子公司。推動荊門國際內陸港與荊門東站鐵路直聯,完善保稅區功能,打造內外貿易集散地。推動多式聯運體系建設,加快武荊宜高速、荊監高速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中心城區鐵路專用線、浰河綜合碼頭及航道整治等項目實質性開工,抓好長荊和荊沙鐵路改造升級、襄荊高速擴容、荊隨高速等項目前期,優化城區鐵路站場布局。推動外貿產業發展,建設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培育跨境電商、海外倉、市場采購貿易等新業態,新增進出口億元企業35家,進出口總額增長9%以上。

  共建宜荊荊都市圈。落實年度重點工作清單,推進50個重點項目建設,加強磷化、鋰電、文旅等產業協作融合,共建產業聯盟;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跨市協商合作機制,推動漳河、長湖流域共保聯治;做實“當枝松宜東”發展聯盟,建設都市圈縣域融合發展示范區;推動638項政務服務事項“圈內通辦”,加快公共服務便利共享。

  (七)堅持以美麗荊門建設為抓手,著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長江經濟帶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十大行動,扎實推進生態保護修復,高質量做好生態環保督察等突出問題整改。推進城北防護林建設。強化工業源、移動源、揚塵源、生活源污染治理和管控,推進40家重點企業環境績效提升工程和380個重點治理項目,確保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推進農村黑臭水體、生活污水治理;實施廢棄礦山修復工程,完成治理1570畝、退化林修復2.45萬畝,努力讓荊門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推進節能降耗。嚴格落實能耗“雙控”,推動重點用能企業開展節能改造,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設備,確保能耗強度下降3%以上。大力發展綠色園區、綠色工廠,倡導綠色辦公、綠色出行,讓綠色低碳成為生活新風尚。

  發展循環經濟。鞏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建設成果,加快建設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國家示范城市。支持格林美、金泉等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回收循環利用產業,打造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產業鏈;支持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與市政建筑、礦山采空區治理等應用領域深度融合,打造工業固廢物綜合利用產業鏈;支持推廣綠色裝配式建筑、綠色家居,打造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鏈,努力讓循環經濟點亮城市綠色未來。

  (八)堅持以共同富裕為目標,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進就業創業。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實施“產業工人萬人輪訓”行動,為進城務工人員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務,力爭中心城區吸引農村轉移勞動力3萬人。支持荊門青年創業園建設,促進在外人口回流。深化根治欠薪行動,讓廣大勞動者業有所就、勞有所得。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入推進社保全民參保。落實各項社會保險政策,減輕企業繳費負擔。深化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引進專業優質養老集團,打造區域康養基地;因地因需建設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和幸福里食堂,積極推進“銀齡行動”,建設老年友好型城市。鞏固長護險試點成果,拓展基本醫保覆蓋面,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與惠民商保、職工醫療互助等多層次保障體系,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辦好辦實。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升學前教育“兩個占比”,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230個。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軍馬場學校初中部建設,完成市實驗小學遷建、沙洋教育城建設,全力解決中心城區和縣城學位緊張、大班額問題。推動高中教育多元發展,完成龍泉中學東片區改造并投入使用。規范民辦教育,保障特殊教育。提升荊門職業學院、湖北信息工程學校辦學水平,發展縣域職業教育。支持荊楚理工學院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推進荊門通航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學。

  建設健康荊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做實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縣域醫共體,建成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鞏固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成果,優化生育托育服務供給。推進疾控體系改革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升傳染病防控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開展影響群眾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深化愛國衛生運動,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事業,守護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發展文化體育旅游事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推動公共文體設施升級。辦好社區文化節、四季“村晚”等文化惠民活動。保護文化遺產,做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支持明顯陵爭創國家5A級景區。圍繞擦亮荊門運動休閑旅游城市品牌,高質量辦好滑翔傘定點世界杯總決賽、環漳河自行車賽、大學生網球邀請賽等高規格賽事,精心籌辦市第9屆運動會、第12屆老年人健身大會和第12個老年節、中國(京山)網球節、鐘祥長壽文化旅游節、沙洋油菜花旅游節暨江漢運河半程馬拉松等重大活動,努力讓荊門更有辨識度、更有煙火氣、更有沉浸感。

  (九)堅持以系統治理為導向,著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強化流域綜合治理。全面推動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落實,統籌做好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抓好竹皮河、浰河、長湖、天門河等重點流域治理;推進城市防洪排澇、漢江堤防升級、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等工程,加快鄂中丘陵區水資源配置、引江補漢輸水沿線補水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構建現代水網體系。高標準完成牌樓西河小流域綜合治理省級試點任務,全域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持續開展“百日雙掃”和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督促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提升本質安全水平。扎實推進應急能力建設專項行動,建設鄂西北應急救援基地荊門航空水上訓練救援分中心,做實鄉鎮應急消防站,加強氣象災害監測站網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推動縣域交通安全示范創建,統籌做好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牢牢守住安全底線。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扎實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臺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科聯、科協、僑聯、殘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更好發揮作用。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大部門大警種制改革,深化“情指行”一體化運行,強力打擊整治違法犯罪。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加強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優待工作,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推進保密、地方志、檔案、氣象等各項工作。充分發揮老齡協會等社會組織作用,健全完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荊門。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牢記“三個務必”,踐行為民宗旨,發揚斗爭精神,當好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推動政府自身建設開創新局面。

  (一)強化政治引領。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始終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不移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各領域,一絲不茍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始終在市委領導下開展工作,把準政府工作政治方向。

  (二)強化依法行政。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嚴格落實重大決策法定程序,提升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水平。高質量辦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加強財政審計、統計監督。加強重點領域政府立法,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讓行政執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三)強化務實重行。樹牢正確政績觀,注重實際、推崇實干、務求實效,切實增強“八項本領”、提高“七種能力”。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以更實舉措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堅持下深水、親自干、反復抓,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進一步提高工作站位、提高工作標準、提高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各項工作說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四)強化正心養廉。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始終以嚴的基調正風肅紀、以嚴的措施糾治“四風”,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推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縱深發展。樹牢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控一般性支出、非剛性支出,把寶貴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處,用政府勤儉務實換取群眾歲月靜好。

  各位代表!藍圖繪就千般景,奮楫揚帆萬里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接續奮斗、砥礪前行,加快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荊門篇章。

  名詞解釋:

  1.“八個一年”:指工業經濟大發展的一年、產業轉型升級初見成效的一年、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的一年、招商引資取得新突破的一年、消費快速反彈復蘇的一年、營商環境大幅改善的一年、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加快創建的一年、民生福祉不斷提升的一年。

  2.“雙集中”:指推進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

  3.“兩個暢通”:指暢通群眾和企業訴求解決渠道。

  4.智改數轉“三五”行動:指“五方五進五解”專項行動,組織政府、通信、平臺、高校、金融“五方力量”,開展進縣市、進園區、進企業、進工廠、進車間“五進活動”,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無人轉、無錢轉“五難問題”。

  5.“六個一”工程:指一袋米、一壺油、一頭豬、一顆菜、一只蝦、一枝花工程。

  6.“油轉特”“油轉化”:“油轉特”,指將原本用于汽油、柴油等燃料油的原材料轉化為特種油蠟產品;“油轉化”,指將原本用于汽油、柴油等燃料油的原材料轉化為乙烯、丙烯等化工產品。

  7.“三庫”“兩算”“三評”:“三庫”,指目錄庫、儲備庫、實施庫;“兩算”,指結算、決算;“三評”,指項目績效評價、行業績效評價、區域績效評價。

  8.“荊英卡”制度:指為我市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和生產生活提供優質服務的憑證,全市通用。

  9.“兩山一軸、一中心六組團”:“兩山”,指西寶山--象山、東寶山生態綠楔;“一軸”,指山水城南北中軸線;“一中心”,指荊門市新中心(行政文化、商務商業、運動休閑綜合中心);“六組團”,指城市中心組團、東寶老城組團、城西新區組團、城北工業組團、綠色化工組團、高新產業組團。

  10.“四辦”改革:指合法合規事項“馬上辦”、積極推行“網上辦”、現場事項“就近辦”、復雜事項“一次辦”。

  11.學前教育“兩個占比”:指公辦園就讀幼兒占比、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占比。

  12.“323”攻堅行動:指著力解決心腦血管病、癌癥、慢性呼吸系統病3類重大疾病,高血壓、糖尿病2種基礎疾病,出生缺陷、兒童青少年近視、精神衛生3類突出公共衛生問題。

  13.“百日雙掃”:指365日掃風險點和隱患整改點。

  14.“情指行”一體化:指情報、指揮、行動一體化警務運行機制。

  15.“八項本領”“七種能力”:“八項本領”,指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七種能力”,指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