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來,廈門自貿片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大膽試、大膽闖,創新推出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廈門經驗,在服務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廈門改革發展的“靚麗名片”。
截至目前,廈門片區累計推出創新舉措426項,全國首創93項,占全省51%。其中,5項典型創新案例入選全國最佳實踐案例,占全國12%;22項廈門經驗入選福建自貿試驗區30個最佳創新舉措。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謝毅力介紹,廈門自貿片區取得的建設成績,主要得益于舉全市之力的工作推進機制。一是建立完整的工作推進機構。成立了以書記、市長為組長和第一副組長的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及18個工作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自貿辦工作會議。
二是完善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建立與國家部委上下聯動共推改革創新的工作機制,加強各部門、各項政策協同配套。建立了聯席會議、聯動招商工作機制,形成了舉全市之力、一體化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的良好氛圍。
三是開創高效試驗推進模式。按照“規定動作+自選動作”齊頭并進模式,每個年度持續滾動推出重點試驗任務,推進實施福建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和深化方案。2015—2019年共推出426項試驗任務,已實施395項,完成率92.7%。今年推出53項試驗任務,目前已完成50%以上。
如何在完成國家賦予的制度創新試驗任務的同時,把制度創新成果轉化成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謝毅力表示,2017年5月,廈門自貿片區把制度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利用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和“保稅+”等政策功能,搭建一批有影響力、競爭力的重點平臺。
今年1月出臺的《廈門自貿片區重點平臺三年行動方案》,全面推進航空維修、融資租賃、跨境電商等14個重點平臺建設,進一步發揮“金融+”“供應鏈+”等“自貿+”功能特色,探索推進“平臺+產業”建設模式。目前已梳理推出了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平臺+產業”,通過平臺服務助推產業基地發展、借助產業基地推動平臺建設,促進政策疊加、優勢互補,形成產業聯動協同發展。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重點平臺建設亮點紛呈,取得了明顯成效:初步實現對產業系統集成和鏈條塑造,推出了航空維修區外保稅維修試點等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廈門經驗”;獲得了集成電路保稅研發試點等一系列國家支持的核心關鍵政策;推動了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穩存量、拓增量、增后勁,成為對外經貿穩定發展的重要引擎;實現制度創新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既主動服務中央改革創新與擴大開放的大局,又有力推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形成了具有廈門特色的自貿區建設新模式。
(責任編輯:石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