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大慶市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1月6日 何忠華)

2020年03月09日 16:34   來源:大慶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20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1月6日在大慶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長 何忠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大慶建市40周年。在這一年里,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較好地完成了市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合力攻堅,推動了重大任務圓滿完成。精準脫貧成效明顯,全年減貧3210戶、6686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12%,杜爾伯特縣、肇州縣、肇源縣和大同區貧困人口全部銷號,林甸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扎實,大龍虎泡水源替代工程和明湖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順利完成,26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整改到位,“水十條”考核全省第一。企業債務有效化解,清償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欠款8.26億元,為企業脫困提供了保障。問題“大棚房”清理整治全面完成,依法依規整改了166個i類、565個ii類、4744個iii類問題“大棚房”,同時制定了生態農業發展規劃,推動棚室經濟進入規范發展階段。違建清底行動扎實開展,在全省率先完成違建別墅清理。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強力推進,水利部督辦的311個問題全部銷號,提前20天完成了省定“百日攻堅”任務。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縱深開展,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伙60個,跟進整治了建筑工程、市場監管等19個重點領域的亂點亂象。工作中,全市政府系統行動堅決、執行有力,真正把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了實處。

  (二)頂壓前行,推動了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經過全市的共同努力,主要經濟指標增長上揚。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公共財政收入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現代農業持續發展,增加值增長了3%。克服了局部內澇影響,糧食總產量達到了90.6億斤,糧食安全市長責任制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兩牛一豬”規模養殖場發展到311個,標準化養殖比重提高到了71%。工業經濟活力增強,增加值增長了1.8%。創新實施“三百行動”,開工建設投資5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228個,“百項”重點產業項目完成投資184億元,其中省百大項目的投資完成率位列全省第一、完成投資額位列全省第二;“百企”實現產值950億元、增長了9.5%,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7戶;“百項”招商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25個,實際到位資金101.8億元。服務業加快發展,增加值增長了7.6%。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了85.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增長了17%;龍工場跨境電商平臺建成投用,全市進出口貿易總值連續5年保持全省第一。大慶連續三年因“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和政策激勵支持,并入選全國第二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今年又成為全國首批因“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受到表彰的10個城市之一。

  (三)迎難而上,推動了重點改革不斷深化。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支持油田公司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改革,接收了大慶醫專和60家醫療衛生機構,以及道路、橋梁等設施管護業務,實現了全市高等教育、醫療衛生和市政設施一體化管理。市屬國企改革扎實推進,試點實施了“三項制度”改革,精簡撤并子企業26戶,減少財政補貼3531萬元,企業利潤總額增長了1.5倍,實現了降本增效。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深化,土地確權工作進展較快、累計登記發證32.6萬本,組建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484個。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完成,市政府工作部門由41個調整到36個,進一步完善了政府治理體系。交通領域改革取得突破,創新了網約車備案管理模式,駕駛員證、營運證實現全程網辦,改革步伐走在了全國前列。

  (四)緊密協作,推動了融合發展取得實效。地企、市校共舉大慶旗幟,合力促進了油化經濟發展,大慶油田實現油氣當量4362.8萬噸,油經濟降幅收窄了1.5個百分點,“壓艙石”作用持續穩固;“油頭化尾”項目建設進展扎實,石化公司120萬噸連續重整、煉化公司36萬噸航煤和10萬噸液蠟等節點項目建成投產。加快推進了科技創新,油田公司、東北石油大學、大慶師范學院等合作建設的國家能源陸相砂巖老油田持續開采研發中心,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掛牌運行;大慶油田化學驅油技術研發、八一農大雜糧綠色食品深加工等4個科研團隊入選全省“頭雁”團隊,全市省級以上企業院士工作站、技術創新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發展到85家。共同開展了油田發現60周年、建市4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協助油田公司舉辦了慶祝大會,聯合推出了全方位反映油田發展歷程的文獻紀錄片《創業之路》、多維度展現大慶轉型成效的系列短視頻《肆秩芳華》,更好地傳承弘揚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

  (五)主動創新,推動了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構建了“1+4”政務服務體系,市級“網上辦”比例達到了90%,特別是“六小行業”審批納入了綜合窗口受理,1天即可辦結全部手續;公共資源交易遠程開標系統上線運行,完成遠程開標項目1144項,節支7.4億元。實施了“五項服務機制”,選派52名“首席服務員”全程包保重點項目,承諾辦、我幫辦、上門辦、集中辦、提級辦“五項舉措”推動了項目加快建設,“五制”經驗被寫入省招商引資項目服務暫行辦法。創新了“辦事不求人”措施,公安系統率先推出的落戶口、上車牌等31項舉措走在了全省前列,群眾辦事更加方便。落實了減稅降費政策,為各類企業減負44.6億元,惠及納稅人96.6萬人次。下調了園區天然氣、電力等生產要素價格,5600家企業享受到了降成本的實惠。利用失業保險基金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向410戶企業發放補貼2.64億元,有效緩解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大慶在國家東北地區營商環境試評價中,綜合排名位居參評城市前列。

  (六)抓細抓小,推動了城鄉面貌明顯改善。環衛保潔更加精細,出臺了城市環境衛生管理指導意見,提升了管理標準,明確了環衛企業、小區物業、臨街商鋪的管理邊界和責任義務,市政環衛實現了管理全覆蓋,城市清潔程度大幅提升。宜居功能更加完善,改造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255處、危房7650戶、農廁7335戶,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顯著改善;建設了城市微型廣場和口袋公園23個、便民小市場5個,改造了老舊小區11個,城鎮居民的生活品質持續提高。交通出行更加順暢,硬化農村道路337.7公里,維修改造城區道路18條,新增停車泊位2300個,群眾出行難、停車難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緩解。城市色彩更加靚麗,啟動建設了苗木培育中心,植樹造林400萬株,新增綠化面積120萬平方米,城市綠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大慶位列2019年中國宜居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第26位。

  (七)傾盡全力,推動了民生質量穩步提升。全市民生領域投入資金247.8億元、占公共財政支出比重達到了78.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了4%和6.5%。就業創業形勢向好,駐慶高校有1926名畢業生留慶工作、增長了80%,6847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市場主體同比增長了11.4%。教育事業整體改善,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3%,高于國家規定標準8個百分點;高考再創佳績,考入清華北大46人,一本進段率達到了27.3%。醫療服務明顯提質,公立醫院改革、醫聯體建設縱深推進,異地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擴大到86家,9個縣區全部建成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大慶連續第四次獲得國家衛生城市榮譽。文體事業繁榮發展,高質量承辦了全國鐵人三項賽等29項國家級以上賽事;群眾文化活動深入開展,“地企共建、資源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在全國推廣。社會保障擴面提標,健全了涵蓋特困人員供養、困難群眾幫扶的“12+1+n”社會救助體系,城鄉低保實現了“十五連增”。社會環境安定有序,妥善解決了部分歷史遺留問題和信訪積案,刑事案件總量降至了20年來最低,全年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

  氣象、人防、統計、審計、保密、雙擁、外事以及殘疾人、退役軍人、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催人奮進的一年,我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建設百年油田”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匯聚起了擔當實干的激情和力量;過去的一年是爬坡過坎的一年,我們面對原油產量下降、土地出讓短收和減稅降費的客觀壓力,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穩中向好;過去的一年是和衷共濟的一年,我們攜手石油石化企業、中省直單位、駐慶部隊、高校院所和社會各界力量,共謀發展、同向發力,推動了產業項目建設、脫貧攻堅、國防動員等重點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堅強領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市監委的有力監督,得益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奮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全市人民,向所有關心支持大慶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四個短板”和“三偏”問題依然突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招法不多;接續產業規模體量不夠大,實體經濟的支撐還不穩固;地企融合、市校融合不夠緊密,在服務產能建設和高校發展上做得不到位;縣域經濟實力不強,特色產業和項目建設還比較薄弱;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夠充分,還有很多差距和短板;政府系統部分公務人員專業化水平不高,干事創業精氣神不足。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責任編輯:宋雅靜)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