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2月10日在齊齊哈爾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代市長 孫喆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嚴重的低溫洪澇災害,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力以赴上項目、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圓滿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30.4億元,同比增長8.5%;財政總收入144.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04.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4.4億元,分別增長18.1%、19.7%和17.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94.1億元,增長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4.7億元,增長13.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6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984元,分別增長11%和13.5%。
——全力招商,大上項目,發展活力顯著增強。重點推進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237個,其中超億元項目166個;年度完成投資315億元,為計劃的119.7%。成功引進一批戰略性大項目、好項目,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國奧生態農莊、緣子綠色食品、陳光標綠色食品產業園等項目正式簽約,北京首農、佐源木糖醇、藍天可持續建筑等項目加快建設,棒棒娃食品、百佳居陶瓷、天維大豆濃縮蛋白等項目進入設備調試階段,北方特種合金稀土加工、鑫源特種鋼鍛件等項目建成投產。5個重點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9.6億元、利稅38.1億元,分別增長21.2%和15.1%。梅里斯綠色食品特色產業園被省批準為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專業園區。依安陶瓷產業園、昂昂溪水師中小企業園、富裕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園區發展較快。爭取批次用地指標821.9公頃,項目建設用地得到保障。
——激活存量,做大增量,工業經濟企穩趨升。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78.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49.3億元、利稅94億元,分別增長9.5%、8%和9.4%。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2戶。27個工業項目列入省“雙百工程”。北滿特鋼鍛造改造、龍華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園項目部分工序建成投產。飛鶴、安泰、恒陽等食品工業企業發展迅猛,食品工業增加值占工業經濟的比重達40%。縣域工業增加值增長17.3%,67個項目列入全省縣域“751”工程。中小企業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出資5000萬元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重點扶持了100戶小微企業。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701.3億元,占GDP的57%。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620億元,增長14%。新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戶,齊齊哈爾重型數控機床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中齊建材躋身中國中小企業創新百強,瑞盛公司成為全省首批創新型診斷服務試點企業。哈工大華工機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開工建設。國家重載快捷鐵路貨車工程、省麥飯石工程等13個技術研究中心立項建設。
——防汛減災,創新主體,農村經濟再登臺階。糧豆薯總產270億斤,實現“六連增”,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五個縣(市)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新增綠色食品基地30萬畝,播種面積達到1280萬畝。“2513”高產創建工程核心區大壟種植面積超過200萬畝,增長近1倍。奶牛存欄68.8萬頭,保持全省領先水平;鮮奶產量176.1萬噸,增長8.7%。畜牧業實現產值191億元,增長10%,被確定為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全省唯一動物無害化處理長效機制建設試點城市。加大農業經營主體創新力度,農民合作社達到7622個,入社耕地2375.6萬畝、農戶69.6萬戶,分別占耕地面積的74.5%和農戶總數的79.1%。流轉土地1890萬畝,占集體耕地的61.3%;規模經營1853.7萬畝,增長37.9%。發放購機補貼9447萬元,爭取全省第一批現代農機合作社16個、扶持資金9700萬元。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3.2%。興十四現代農業園區示范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縣鄉村三級農業科技園區發展到1337個。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40.5%。規劃建設了18個食品產業園區,新入駐企業36戶。投資7.28億元,實施了中小河流治理、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3.6萬畝、水田56.9萬畝。投資1.9億元,治理改良農田44.4萬畝。轉移農村勞動力114.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16億元。
——繁榮市場,升級業態,第三產業蓬勃發展。萬達廣場、萬力皮革城等新型商業業態入駐,中匯城奧特萊斯和居然之家、百花小商品商務中心、瀚沃家居建材城加快建設,鐵鋒現代綜合物流園、中恒醫藥及物流園、內陸無水港順利推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進出口總額完成8.2億美元。成功舉辦綠博會、小交會等29個展會。旅游業加快發展,東北最大的動植物園開工建設,江橋抗戰紀念地被授予國家4A級旅游景區,“4+1”城際旅游聯盟繼續深化,5家單位獲省誠信旅游示范單位,旅游收入增長16.3%。與俄羅斯白山市結為友好城市。金融業健康發展,各項存款余額1293.3億元,貸款余額908.2億元,比年初分別增長11.7%和19.4%。哈爾濱銀行、廣發銀行進駐營業。成功發行東北三省首單區域集優債務融資集合票據,為瑞盛、東北變壓器、恒陽牛業3戶企業融資1.2億元。飛鶴原生態牧業在香港成功上市。在全省率先開展小微企業貼息貸款,發放貸款6800萬元。與國家開發銀行省分行簽署合作協議,授信額度近60億元。
——健全體系,打造精品,城鄉建設快速推進。出臺了3個推進“三化”建設規劃框架指導意見。全市城鄉建設總投資達167億元,投入量和工程量為歷年之最。新城重點建設項目31個,開工面積182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82億元,5個住宅項目部分竣工并回遷,市公安指揮中心交付使用,高鐵南站、第一醫院南院一期、中匯城廣場一期全面開工,“二縱六橫”8條道路建成通車。勞動湖“通航濱水線”進出口船閘全部建成,5座跨湖橋梁全部通車。“迎賓門戶線”沿街124棟樓房立面改造全面完成,整體形象明顯改觀。“齊扎旅游線”完成綠化11.5公頃,扎龍溫泉小鎮建設提速,濕地博物館主體完工。升級改造市政道路37條、246萬平方米,改造橋梁3座,改造新建污雨水管線25.4公里、供水管線18.6公里、供熱管線25公里、供氣管線20.7公里。齊昂公路、綏滿高速卜奎互通、濱州公鐵立交橋和公路客運樞紐工程進展順利。全市開工建設棚改回遷房6078套,竣工回遷1.6萬戶;配建廉租房、公租房1684套;改造老舊散住宅樓518棟、405.2萬平方米。改造農村泥草(危)房4.25萬戶。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42萬平方米。10個省級百強試點小城鎮完成投資9.8億元,建設項目107個。城市管理“四級網絡”基本實現全覆蓋,拆除違規牌匾廣告4393塊、違章建筑2065處。物業屬地化管理全面落實。入選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注重保護,強化治理,生態建設成果豐碩。爭取華電集團投資25億元,啟動3家電廠脫硫、脫硝及“上大壓小”等項目建設。日處理1200噸崔門生活垃圾處理場開工建設。縣(市)區污水處理廠相繼建成使用,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70%。節能建筑、集中供暖能耗、“禁實”和墻改工作均處于全國先進行列。開通了首條新能源公交示范線路,淘汰黃標車2萬余臺,公共交通運營車輛使用清潔能源比例逐年上升。中心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94%,城市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346天。加強水源地管護,境內嫩江江段Ⅲ類水質比例達到60%。治理水土流失3萬公頃,植樹造林2.37萬公頃;綠化升級城區38條街路、36處公園,城區綠化面積新增23.1公頃。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榮獲中國十大魅力濕地,9個鄉鎮被命名為國家級生態鄉鎮,拜泉縣榮獲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縣。14個村生態連片治理項目全面完成。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5.9%。成為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
——統籌推進,促進公平,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新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9所,建設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27所。全市1180所中小學校全部實行“陽光分班”。校企合作取得新成效,職業教育工作連續8年位居全省前列。市中醫院南區病房綜合樓投入使用,新增國家和省級示范社區衛生中心8所,村衛生所規范化率達75%,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試點實現全覆蓋,當年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全部兌現。市博物館歷史文物陳列改造工程完成,市圖書館新館完善、馬戲團大廳改造等項目進展順利。國際鶴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辦,中東鐵路建筑群等4處遺址晉升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創建工作通過專家組驗收。新建全民健身工程331處,成功承辦國際國內賽事8項。
——辦好實事,增進福祉,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一聯三”民生專項行動扎實開展,民生實事得到有效落實。城鎮新增就業12.32萬人,其中通過機關事業單位招考、開發公益性崗位及百花集團大學生就業平臺等途徑,安置高校畢業生669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發放扶持創業小額擔保貸款3.3億元。城鎮“五險”保障范圍不斷擴大,新農保實現全覆蓋,新農合參合率達99.7%,在全省率先將失地農民納入城鎮養老保險,困難群眾住院醫療救助補償比例提高到70%,7萬余名困難企業退休人員納入醫保。城鄉低保對象應保盡保,保障標準分別提高到月人均376元和年人均2181元。爭取財政扶貧資金1.6億元,實施扶貧開發整村推進100個,2.65萬人實現脫貧。新建100張床位以上養老機構5家,3500名殘疾人得到康復救助服務。榮獲全省唯一的中國愛心城市。及時下撥資金2億元,保障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城區社區公益用房面積平均達750平方米,千米示范社區達到46個。農村社區建設啟動率達80%,建成農村樣板社區13個。富裕縣塔哈鎮、泰來縣湯池鎮劃歸市區管轄。實施了新一輪警務改革,天眼工程覆蓋城鄉重點部位,社會治安形勢保持平穩。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監管成效顯著,一批較難整改的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治理,被評為中國十佳食品安全城市。深入開展領導干部接訪和信訪積案化解年活動,解決了一批歷史積案,信訪形勢明顯好轉。榮獲全國法制城市創建活動先進單位。
——深化改革,優化服務,行政效能明顯提升。行政審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全面鋪開,政務中心審批事項進駐率85%以上,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投入使用。清理規范了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了行政執法檢查審批制度,行政審批事項減少112項,精簡28.6%。行政事業資產管理改革深入推進,國有資產收歸政府統一管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全面啟動。食品安全監管、城市管理、司法行政體制進一步理順。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公開順利推進。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結率均達100%。起草審修地方性法規草案3部、政府規章草案10部。固定資產投資、領導干部離任、保障民生等重點領域審計監督不斷加強。深入推進辦公用房專項治理,狠剎“四風”,機關作風進一步改進。市工商局榮獲第八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機關事務、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新聞出版、社會科學、婦女兒童、老齡、地方志、統計、人防、民兵預備役、雙擁、檔案、氣象、地震等工作均取得了好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得益于歷屆政府奠定的良好基礎,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協及各民主黨派、社會各界的有力監督和厚愛支持,得益于駐齊部隊的鼎力相助,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團結奮斗。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向駐齊解放軍、武警官兵,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政府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矛盾仍然是發展不足。主要表現為:傳統產業比重較高、新興產業發育不足、中小企業成長緩慢、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節能減排壓力巨大、縣域經濟實力較弱,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層次和可持續性亟待提高;開放程度不夠,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功能不夠突出,對外交流合作還需深化;城鄉差距依然較大,“城市化、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不均衡;各級財政惠及民生能力不強,部分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相對較低,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亟需解決;發展穩定仍面臨一些體制性、機制性障礙,改革創新的任務還很艱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公共資產資源利用效率不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務能力與群眾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實事求是分析,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