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1月22日在江門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江門市市長 龐國梅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圍繞建設幸福僑鄉核心任務,狠抓各項工作落實,扎實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和民生改善,全面完成了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堅持發展第一要務,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著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效益,有效推動經濟工作“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據初步統計,全市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比上年增長9.8%;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元,增長17.7%;源于江門的財政總收入[1]達到397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8億元,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3.7億元,增長12%;外貿進出口總額197.3億美元,增長5.1%;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335.27億元,增長14.8%,各項貸款余額1715.51億元,增長16.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1%和13%,連續6年實現兩位數增幅。
大平臺建設成效明顯。完成大廣海灣經濟區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并獲省通過。江沙示范園區、鶴山工業城、鶴山龍灣工業園納入江門國家高新區“一區多園”管理。江門產業轉移工業園在全省考核評價中獲得第一名。廣東軌道交通產業園區、臺山工業新城、LED和汽車零部件產業專業園建設進展順利。江沙食品產業園掛牌。江門國際綠色光源博覽交易中心首期封頂。
先進制造業優化發展。全市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5%。成功舉辦江門(上海)投資洽談會,達成合約77項,投資總額158億美元。圍繞做大做強骨干龍頭企業,制定出臺誠信企業綠卡計劃[2]。廣東南車、海信寬帶、康師傅頂津項目、普利司通、聯成金屬、阿博特數碼紙業、科隆生物等一批大項目投產。南方電網江門分公司、國華臺電、李錦記(無限極)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天地壹號、維達、富華工程裝備制造、冠華針織、中順紙業、中集建筑模塊化、精誠達電路、金牌衛浴等項目增資擴產。成功舉辦中國(江門)摩托車工業博覽會、第五屆珠中江進出口商品展銷會。
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大力推進“四個100”工程[3],92個項目獲省市扶持資金1億元,帶動投資約30億元。組織實施126項市級以上重點科技計劃項目,新培育扶持40家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投入技術創新資金1億多元,建設6家孵化器,在孵企業超過200家。成為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全市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7%。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參股我市科技創業風險投資基金。國家機械裝備檢測重點實驗室完成土建工程,建成省質量監督水暖衛浴產品檢驗站。舉辦了“五邑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工業設計大賽及工業設計活動周,搭建線上工業設計協同創新平臺。政企通信息服務平臺完成優化升級。中小企業綜合服務大廳揭牌運營。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金融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增強,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成為省內首個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實驗區。新引進3家銀行機構、4家保險機構。侍衛長在“天交所”成功掛牌交易。旅游業蓬勃發展。出臺實施了《江門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2013-2015)》等一系列扶持辦法,成功舉辦了中國(江門)僑鄉華人嘉年華以及臺山濱海風情、開平碉樓文化、恩平溫泉歡樂、新會葵鄉歡樂等旅游節,旅游總收入223.28億元,增長20.5%。電子商務加快發展,啟動實施“江貨網店培育工程”。智慧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建成數字城管實景化數據普查等系統,3G網絡覆蓋全市!
二、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后勁增強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00.84億元,其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34.1億元,投資完成率達108.1%。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全市交通建設完成投資49億元。江順大橋主塔成功封頂,江門大道北線控制性工程啟動施工,西環路隧道貫通在即,廣佛江快速通道江門段二期工程列入省重點項目。深茂鐵路前期工作扎實推進,廣中江高速江門段、江羅高速江門段基本完成征地拆遷,新臺高速南延線提前開工建設,中開高速、鶴開高速工程可行性研究評審工作完成,佛開高速陳山出口改造工程完工。成功爭取升級兩條國道,改寫了新會、臺山無國道的歷史。江門高新區公共碼頭工程獲國家交通運輸部批復同意使用岸線,并簽訂投資框架合作意向書。城鄉電網建設完成投資20.3億元,全社會用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
海洋經濟加快發展。全市海洋經濟實現增加值292億元,同比增長17%。“海域使用直通車”試點范圍從新會區擴大至臺山市。廣海灣累計填海造地7810畝。全市標準化整治低產魚塘(咸圍)3萬畝,崖門國家一級漁港建設竣工,廣海國家二級漁港建設立項。新造7艘大功率鋼質漁船。全省首個地方海洋協會成立。
城鎮化扎實推進。啟動主體功能區規劃編制工作。各市、區加快推進了一批城市道路和綜合體建設,如建設路-迎賓路立交、勝利南路、新會啟超大道二期、南車路、疏港路一期、江門南站連接線等城市道路通車,新中一級公路、開平環城公路、金甌路、江睦路、臺山臺南大道一期等建設扎實推進;萬達廣場、益丞廣場、匯悅城、國際金融大廈、新會美吉特廣場、星匯廣場、臺山中環廣場、開平東匯城等城市綜合體建設加快。濱江新區全年完成投資8.17億元、累計完成投資32億元,啟動區路網基本成型,新南路通車,江門體育中心、廣東銀葵綜合醫院和范羅岡小學濱江校區建設加快,篁莊考場搬遷工作進入施工階段。市區新增公交車100.2標臺[4],智能公交系統覆蓋公交線路77條,建成候車亭89個。“三舊”[5]改造累計投入104.62億元,完成改造總面積3230畝,甘化廠片區改造啟動!
三、扎實推進“三農”工作,城鄉發展一體化進程加快
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58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777家,農業產業化組織帶動農戶近40萬戶,占全市農戶的53%。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開平市“農業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立項。全市“三品一標一名牌”[6]農產品總數位居全省前列,成功舉辦新會陳皮和蓬江杜阮涼瓜文化節,杜阮涼瓜、馬岡鵝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定,臺山獲評“中國優質絲苗米之鄉”。
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全市各級財政“三農”投入65.79億元,比上年增長13.5%。投入民生水利建設5.1億元,“農田水利萬宗工程”[7]和“雙千工程”[8]建設扎實推進。落實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面積34.65萬畝,總投資4.2億元。落實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面積193.63萬畝。投資1億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220公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全市完成847條行政村整治規劃編制,投入2.9億元對715條行政村開展村莊整治,創建了一批宜居城鎮、宜居村莊(社區)和嶺南名鎮。新一輪扶貧開發開局良好,80條貧困村累計籌集“雙到”[9]資金1.03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600個,已完成885個。積極抓好臺風暴雨防御及災后復產工作。
農村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市所有涉農鎮(街)全部建成農村“三資”[10]管理服務中心和交易平臺,全年完成農村集體資產資源交易5781宗,成交總金額13.46億元,高出底價33%。深化“鎮財縣管”和“村財鎮代管”,農村集體財務“組賬鎮管”制度的覆蓋面達98%。新會區成為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示范試點。
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激發
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突破。市屬國資整合工作全面鋪開,重組成立了市屬三大實體公司[11],為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運營發展搭建了有效平臺。成功發行兩只城投債,募集資金超過20億元。全面開展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舉辦2013年面向社會投資重大項目推介會,簽約項目達15個、投資總額565億元。民營資本投資活躍,民資完成投資526.59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重提高至52.6%。全市4952家企業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共計減輕稅負8440萬元,減稅幅度達31.5%。
行政體制改革成效明顯。推進行政審批制度、簡政強鎮、事業單位、食品藥品監管體制、衛生計生機構等一系列改革并取得明顯成效。市一級行政審批項目清理壓減事項累計達570項,壓減率達43.5%。新成立土地儲備、公共資源交易、投資建管等三個中心。進一步理順市級與蓬江區、江海區兩級政府的事權財權關系,做到管理重心下移、權責應放盡放,不斷簡政強區。實行江海區與高新區合署辦公,賦予高新區市一級的管理權限43項,為高新區的加快發展夯實了基礎。網上辦事大廳實現省、市、縣三級網上辦事大廳互聯互通,全市已進駐網上辦事大廳事項共5189項,全部社區(村)設立網上辦事大廳自助服務區。市政府門戶網站在全國績效評估中排名前列并獲“服務創新獎”。市行政服務中心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社會治理改革亮點紛呈。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不斷加大,市本級購買服務項目達到56個、投入資金3486萬元,增長124%。全市新建社會組織孵化基地6個,新增社會組織1119個、社工機構18家。全市建成村(居)公共服務站1316個,實現全覆蓋,17個街道建有家庭服務中心。全市新增養老床位4954張,比上年增長75%,建設67個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健全。全市共為1.48萬名殘疾人提供各類康復服務,順利通過“全國陽光家園示范區[12]”驗收。建成了蓬江和新會星光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恩平利民殘疾人服務中心等社會治理創新示范項目!
五、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宜居環境不斷改善
園林綠化成效突出。深入開展“森林圍城、樹林進城”活動,全市投入綠化建設資金4億元,種樹850多萬株,參與人次超過70萬。新建改建23個大公園和100多個社區公園,新建城市綠道33公里,市區林蔭路推廣率[13]達88.5%。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1%,綠地率41.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25平方米。完成生態景觀林帶建設里程208.4公里、碳匯林種植面積3.91萬畝、封山育林1.46萬畝,新增改造提升森林公園7個,創建森林家園[14]26個。各市、區新建成一批公園如蓬江豐樂山公園、元寶山體育公園一期、金蟾山公園、新會荔枝山公園、石澗公園、南湖公園、中央公園、臺山石花山公園、開平人民公園、鶴山公園人文歷史雕塑園、恩平錦江濕地公園并免費對市民開放。天沙河兩岸景觀完成升級改造11公里。臺山成為省級園林城市。
環境保護力度加大。高度重視潭江綜合整治工作,制定出臺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大力度、大手筆解決污水處理設施歷史欠帳多的遺留問題,全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入3億元,比上年增長118%,為近年來投入力度最大的一年。建成棠下污水廠首期、高新區污水廠首期、江海污水處理廠技術改造擴建工程,新建污水管網74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8萬噸/日,全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4%。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全市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654宗,停產整治環境違法企業113家,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0宗。荷塘鎮環保專項整治行動成效顯著。全市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6.2%,建成鎮級生活垃圾轉運站57座,全市11852個自然村設有生活垃圾收集點,實現自然村全覆蓋。實施中心城區“黃標車”[15]限行,淘汰“黃標車”7574輛。
節能減排和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提升。在全國率先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完成重點減排項目107項。實施省級節能改造項目5個,實現節能量近萬噸標準煤。完成市區路燈LED改造1.2萬盞。銀洲湖紙業基地、崖門環保電鍍基地等循環經濟模式加快發展。出臺政策鼓勵舊廠房升級改造,嚴把項目用地準入門檻,加大閑置土地處置力度,全市盤活存量土地超萬畝。連續13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獲得省耕地保護綜合考評一等獎。江門市及恩平、鶴山獲得全省土地執法監察考核獎勵。新會區被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區!
六、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僑鄉文化得到保護與傳承
以“五邑銀信”[16]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僑批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啟動實施“四館”[17]整合建設工程。五邑圖書館及新會、臺山、開平、鶴山、恩平等市(區)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江門市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館。江門甘化廠工業遺產保護工作有效推進。成功舉辦梁啟超誕辰140周年紀念活動、陳白沙文化節、中國(江門)工藝美術精品文化博覽會暨臺山玉雕刻創作大賽、江門僑鄉動漫節、南粵幸;顒又、社會科學普及周等活動。全年新建(改造)城鄉社區文化室308個,建成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200個,農村放映電影13600場,送戲下鄉650場。實現廣播電視“漁船通”[18]。
七、千方百計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
全市各級財政民生投入98億元,增長18.2%,十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皠撐摹背晒M一步鞏固,長效機制逐步健全。開平市、臺山市“創文”工作通過省的測評,恩平市啟動創建工作。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測評報告顯示,我市群眾幸福感總體評價名列全省第二。
就業形勢穩定。建立了就業實名制信息系統和“一對一”就業幫扶機制[19]。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71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32%。全市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2.61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3.1萬人。全市培養高技能人才1.56萬人。
社保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上年增長1.18%、1.14%、6.04%、8.4%、7.59%。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最低工資標準。完善全征地農民養老保障政策,保障力度和待遇水平大幅提高,受惠群眾2.76萬人。大力推進社會保障“一卡通”,全市八成戶籍人口共327萬人實現“人手一卡”。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五保[20]集中供養、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比上年提高33%和20%。全面落實高齡老人津貼發放工作。超額完成省下達的保障房建設任務,新開工保障性住房3141套,基本建成4781套。華僑農場危房改造有效推進,新開工207套,基本建成222套。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全面啟動創建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工作,“固強創強”工作扎實推進。全市幼兒學前入園率達到96%,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達標率為100%。高考再創佳績,本科入圍率創歷史新高。全市積分制入戶農民工子女入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達100%!捌絻r醫院、平價診室、平價藥包”建設扎實開展。建成一批國家、省和市衛生鎮村。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農村衛生改廁1萬戶任務。妥善處置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效防控H7N9禽流感、登革熱等疫情。全民健身深入農村,建成鄉鎮全民健身廣場17個,社區健身設施覆蓋率達到90%。人口計生工作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國防動員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成功舉辦慈善公益萬人行和扶貧濟困日活動,共籌善款近1.6億元。妥善處置“9?29”漁船遇險事件善后工作。此外,僑務、外事、港澳、對臺、民族、宗教、雙擁、優撫、人防、統計、婦女兒童、方志、氣象、紅十字會等工作進一步加強。
平安江門建設扎實推進。建成市區公安智能交通控制中心項目。社區警務建設深入推進,科技強警力度加大,有效保持平安江門品牌。全面開展超標電動車和校車安全專項整治。社會信用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全市餐飲食品、保健食品和藥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信用檔案建檔數達8090家,實現全覆蓋。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安全生產隱患治理成效顯著,各項安全生產事故指標再創新低。市本級投入2636萬元用于戰勤保障中心建設、購買高層云梯車和無人機等先進裝備,消防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提升。落實信訪維穩領導“一崗雙責”和包案責任制,有效解決一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八、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依法行政和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升,我市被評為全國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充分利用人大代表約見市長、政協委員約見市長和提案直通車等制度,多渠道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抓好建議提案辦理工作,人大議案和建議、政協提案辦理滿意率均達100%。成立重大決策專家咨詢論證委員會,開通市政府政務微博,堅持民生熱線制度,科學民主決策水平進一步提高。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決抵制“四風”[21],政府作風不斷改善!拔纳綍!贝蠓鳒p,市政府印發公文和召開會議同比減少46%和29%。嚴控“三公”經費[22]支出,網上公開“三公”經費,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市本級壓減5%公用經費用于民生支出。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全面清查違規辦公用房用車現象。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推進廉潔城市建設,堅決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離不開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離不開市人大、市政協與各民主黨派的監督支持,離不開全市人民、外來投資者和建設者以及駐江門軍警部隊的共同努力,離不開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以及國際友人的關心幫助。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參與、支持和關心江門發展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投資結構性矛盾突出,實體經濟投資比重下降;自主創新驅動力不足;城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社會公共服務有待繼續完善;政府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