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山東煙臺深耕海洋經濟

2024-10-30 09:02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楊淼)

山東煙臺深耕海洋經濟

2024年10月30日 09:02   來源:經濟日報   王金虎

  在秋日的暖陽下,站在山東省煙臺市萊山區漁人碼頭遠眺,全國首個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耕海1號”格外吸睛。觀光、垂釣、食宿、科普,國慶假期,“耕海1號”再次火爆出圈,全國各地游客爭相到此打卡。

  今年7月,第九批國家級海洋牧場名單公布,煙臺四十里灣西部海域耕海國家級海洋牧場和長島南北隍城海域經海國家級海洋牧場入圍。至此,煙臺國家級海洋牧場數量達22處,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一座座海洋牧場平臺配備著高端智能化設備,勾勒出“藍色糧倉”新藍圖。東方航天港完成13次海上發射任務,海上光伏、海上風電等澎湃海洋經濟新動能。山東港口煙臺港加速沖刺世界一流強港……煙臺,正闊步邁向蔚藍。

  “煙臺市始終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堅持陸海島貫通、港產城融合,深入拓展藍色空間,加快實現由傳統海洋大市向現代海洋強市跨越。”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雁表示。

  建設藍色糧倉

  從煙臺蓬萊區蓬長客港乘船出發,4個小時后,來到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南隍城島。隨后,乘坐快艇,來到南隍城島海域的“經海005”號養殖網箱。

  “經海005”號養殖網箱長寬各68米,養殖包圍水體9.4萬立方米。經海漁業有限公司平臺養殖中心主任劉玉磊告訴記者,近海小網箱的養殖體量從三五千斤到一兩萬斤不等,而這一座深海網箱的養殖體量就達到100萬斤。“這一座網箱,相當于100個近海小網箱的養殖體量。”

  站在“經海005”平臺上遠望,“經海”系列8座深海智能網箱呈三縱三橫分布,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海平面上,豐盈著“藍色糧倉”。

  從近海走向深遠海,不僅是漁民增收致富的關鍵,更是貫徹落實大食物觀所需。2023年12月,山東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獲批建設。“建設海洋經濟開發區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每一步都是在探索中前行。”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李明濤說,“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不動搖,以新理念、新方式深耕‘藍色國土’。”

  隨著網從海中緩緩升起,一條條三文魚奮力跳躍,水花飛濺……這是今年6月15日經海漁業首次大規模起魚時的場景。當日,這些魚便可進入消費市場。

  “售價每公斤50元至70元不等,主要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煙臺經海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福元說。

  深耕“藍色糧倉”,煙臺積極探索三文魚深遠海養殖,實現國內首創“三文魚淡水與海水接力,內陸到深遠海網箱養殖”模式,為三文魚深遠海養殖提供煙臺方案。

  2022年,煙臺市啟動實施海洋牧場“百箱計劃”,借助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裝備技術優勢,在黃渤海新區共同成立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作為“百箱計劃”深遠海開發的實施主體。

  “經過綜合考量,公司決定將海洋牧場建在距離煙臺大陸架70公里的南隍城島海域。”郭福元表示,目前,經海漁業在煙臺長島南隍城島海域投放8座深遠海智能化坐底式網箱,用于深遠海冷水魚放養,單體網箱年產漁獲1000噸。

  煙臺陸續出臺《關于加快海洋牧場建設的實施意見》《海洋牧場“百箱計劃”項目三年行動方案》等政策文件,整合海域海島、國有資本、科創平臺、海工裝備等優勢,構建海洋牧場“4帶10點100箱”空間布局。

  眼下,煙臺海洋牧場建設大踏步向著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一幅更加綠色生態、高效智能的耕海牧漁新畫卷徐徐展開。

  激活產業動能

  9月24日上午10時31分,煙臺海陽市附近海域,點火指令發出,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尾焰噴薄而出,將天儀41星、星時代—15衛星等8顆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這是捷龍三號遙四運載火箭首次在海陽連理島附近執行太陽同步軌道任務。”東方航天港集團副總經理張華表示,在本次發射的8顆衛星中,天雁15星是煙臺企業——最終前沿(山東)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技術試驗衛星,主要用于對地觀測光學圖像數據獲取和處理技術驗證。

  作為我國既能生產制造又具備發射條件的海上發射母港,煙臺東方航天港瞄準“國際一流商業航天海上發射母港、國家級空天信息產業園”的目標定位,2019年以來,先后完成國內首次海上發射、首次海上商業化應用發射等13次發射任務,累計將75顆衛星送入太空,形成了標準化海上發射保障機制體制,初步具備常態化海上發射能力。

  設立總規模20億元的航天產業基金,加快建成全國最大的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煙臺深入落實航天強國戰略,搶抓商業航天發展機遇,重點布局打造東方航天港、煙臺衛星產業園和空天海戰略裝備智造城三大園區,初步構建起“天上有星、陸上有箭、海上有船”商業航天產業體系,快速形成國內首個集海上發射、星箭產研、配套集成、衛星應用、航天文旅于一體的商業航天產業合作場景。

  不僅有海上發射,海上逐光風景這邊獨好。10月16日上午,煙臺高新區海域矗立起一座紅色半潛式海洋平臺,這里便是全國首個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

  “集光海上光伏實證基地由一座半潛式海上生活平臺改造而成,整個平臺大小超過13個籃球場。目前首批60串光伏產品已安裝到位,開始實海況的發電實證。”中集集光海洋科技(煙臺)有限公司總經理潘細錄說。

  全國首個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全國首個海上半潛式浮式光伏示范項目,全球首個竹基復合新材料浮式光伏平臺……中集集光填補多項國內空白,為光伏“下海”探路。

  海上光伏,不只發電。潘細錄介紹,目前,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在煙臺高新區擁有3000多畝海域,以新能源開發為主體,探索漁光互補、海洋文旅科教領域。從企業“縱切剖面圖”來看,海底養海參、水體養魚、水上文旅、空中發電的融合開發也將陸續展開。

  在潘細錄看來,海上光伏產業發展潛力大、綜合效益高、生態環境友好,既是拓展新能源發展空間的有效途徑,也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的新增長點,更是經略海洋的有力抓手。

  激活海洋經濟新動能。海工裝備產業,煙臺交付了全國75%的半潛式鉆井平臺,培育海工裝備領域規上企業30家、上下游配套企業300余家。海洋文旅產業,總投資過千億元的海上世界、芝罘仙境、崆峒勝境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爭創一流港口

  10月13日,實載29.44萬噸幾內亞鋁土礦的“沙鋼信心”輪在山東港口煙臺港完成卸船,這是煙臺港累計接卸的第29條30萬噸級鋁土礦船舶。

  近年來,煙臺港攜手合作伙伴,搭建了從非洲礦山到中國終端廠家的鋁土礦全程物流網絡。目前,由煙臺港運營管理的幾內亞博凱港區和金波港區累計出礦量超3.6億噸,占整個幾內亞鋁土礦出口份額的一半以上。

  作為全國唯一碼頭、罐區、管道一體化運營的港口,煙臺港是全國第一個實現船岸自動對接的原油碼頭、第一條由港口建設直達煉廠的公共原油管道、第一條具備加熱保溫功能的港口管道,管道年疏港能力超6000萬噸,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原油混調配輸基地。

  “煙臺港管道公司開創了一體化‘門到門’原油儲運體系的先河,通過管道將原油輸送到東營煉廠內,每小時輸量達到4800噸,相較公路運輸,這一小時的輸量相當于150輛車一天的工作量。”煙臺港管道公司副總經理梁風旗說。

  鋁土礦和原油是煙臺港的傳統支柱貨源,被視為港口吞吐量的壓艙石。目前,煙臺港鋁土礦年吞吐量已超過1.2億噸,穩居世界鋁土礦進口第一港;原油則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重要原油進口轉運基地,液化油品吞吐量較2019年增長了81.9%。

  10月17日上午,煙臺港商品車碼頭上,65萬平方米的專業化堆場內停滿了即將發運的商品車。緊鄰堆場的泊位上,大型貨船依次停靠著。

  “我們已經擁有5個商品車專用泊位和2條鐵路專用線,11條外貿、5條內貿滾裝航線,2023年煙臺港全模式作業量突破70萬輛,五年翻了一番!”煙臺港滾裝物流公司副總經理楊文杰說。

  依托“中非雙向物流黃金大通道”“中國—印尼”等航線優勢,煙臺港件雜貨實現一年一個百萬級跨越,發運量躍升全國港口第一方陣。

  7月16日,《世界一流港口綜合評估報告(2024)》正式發布,山東港口煙臺港商品車滾裝碼頭入選世界一流專業化碼頭,標志著煙臺港在打造依托港口的世界一流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構建核心競爭優勢、提速世界一流港口建設上邁出堅實一步。

  未來,煙臺港將錨定山東港口“三大建設”排頭兵、環渤海中心港、特色業務領先一流的新方位和新定位,全速邁向世界一流港口,為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責任編輯:楊淼)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