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月17日 汪華東)

2024-02-26 13:23 來源:淮北市政府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石蘭蘭)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1月17日 汪華東)

2024年02月26日 13:23   來源:淮北市政府網   

  ——2024年1月17日在淮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市長  汪華東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接續奮斗、砥礪前行,全力拼經濟、穩增長,拼作風、提效能,拼服務、優環境,加快建設“五宜”幸福城市,較好完成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均創6年來最好成績;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7.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4.8億元、增長8%,增幅居全省第4位,收入質量居全省第1位。

  一年來,我們聚焦有效投資,招引實施了一批促進產業發展、蓄勢賦能的重大項目。堅持“一線工作法”,創新實施“紅黃綠”亮燈預警機制,推動淮宿蚌、淮阜城際鐵路,徐淮阜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G3京臺高速雙堆集互通立交建成通車。臨渙焦化年產10萬噸DMC、金浦新能源、伊特納新能源等項目加快建設,銀邦新材料、翌光科技等項目建成投產,全球規模最大的60萬噸乙醇生產裝置啟動試生產,全市新開工制造業投資增速連續10個月全省第一,我們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信心更足、底氣更足、干勁更足!

  一年來,我們主動向上爭取,成功申報了一批展現真抓實干、爭先進位的試點示范。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等4項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成功創建安徽省創新型城市。濉溪縣獲批國家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試點,杜集區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試點再獲國家三年政策支持。爭取中央和省預算內投資項目73個,獲批資金15.5億元,綜合評價考核居全省第3位。獲批設立安徽(淮北)高等研究院,我市再添一個高能級產業創新平臺、科技研發平臺、人才培育平臺!

  一年來,我們整合優質資源,精心謀劃了一批彰顯城市品位、文化魅力的特色活動。開通“樂游長三角”高鐵旅游專列,開展“金秋萬人游淮北”、“燈火里的相城”、長三角汽車(房車)集結賽、長三角自行車聯賽等活動,舉辦嵇康古琴藝術節,龍脊天路入選安徽省旅游風景道,濉溪古城通過4A級景區質量評價,隋唐運河古鎮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煤美與共、湖上淮北”文旅品牌越叫越響,城市發展生機勃勃、活力滿滿、熱氣騰騰!

  一年來,我們堅持系統思維,接續破解了一批制約經濟發展、城市轉型的難點問題。強化部門聯動,深入推進住宅物業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攻堅行動,相關做法獲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在全省推廣。成立專班,加快解決棚戶區改造“難安置”問題,建成安置房3397套。堅持有解思維,為13個“工業難辦證”項目辦理不動產權證。一批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痛點逐步被破解、難點逐步被攻克、堵點逐步被打通。

  過去的一年,我們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克服改革發展難題,堅持把高質量轉型發展作為硬道理,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有限聚焦、久久為功,拼得很艱難、也很堅實,干得很辛苦、也很有成效。

  一是千方百計穩住實體經濟,轉型質效全面提升。延續、優化、完善減稅降費政策,為市場主體減負近10億元,清欠企業賬款1億元。制定完善《產業扶持政策清單》,兌現獎補資金1.7億元。加大制造業企業要素成本補貼力度,幫助企業降低用水用氣成本1000余萬元。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利潤率、工業產銷率分別居全省第1位、第2位。著力促消費、提信心,精心組織購物嘉年華、房展會等促銷活動,精準發放各類消費券8718萬元,拉動消費約26億元。

  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穩定實體經濟的關鍵,組建12個產業招商團,成立6個駐外招商分中心,聘請12名招商顧問,推動以商招商、平臺招商、基金招商,全年新簽約、開工、納統億元以上項目分別達201個、162個、111個。積極參加世界制造業大會、廣東省電池協會年會,舉辦鋁箔、新型半導體、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大會,組織浙商、閩商等700余家企業、70余家商協會來淮考察、對接合作,中清產業園、得壹新能源、中基電池箔三期等一批重大項目簽約落地。

  二是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開放發展走深走實。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精準對接、主動融入,推動22個項目列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項目庫。深入貫徹落實皖北全面振興決策部署,皖北“兩個加快”考核連續2個季度排名首位。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全市新材料、新能源產業規模分別突破400億元、120億元,主導產業增加值增長25%左右,居全省第1位。預計,全年新增新能源裝機50萬千瓦,總裝機規模達150萬千瓦。深化與省農科院對接合作,大力發展高端綠色食品產業,新增7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堅持把徐淮結對合作作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主抓手,制定段園新型功能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設立段園新型功能區發展服務中心,徐淮產業合作園區加快推進。徐淮城際公交開通運營,兩市聯系更加緊密、人員往來更加頻繁。加強與徐州陸港合作,開通“淮徐歐”“中亞”班列,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4.8億美元。序時推進S305進港公路、S410等項目實施,澮河航道整治二期、韓村碼頭等開工建設,臨渙船閘主體完工,孫疃碼頭建成投用,孫疃港入選省級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創建項目。

  三是多措并舉推進全域統籌,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加快城市更新,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01個、既有住宅加裝電梯84部,更新城市供水燃氣污水管網46.3公里,建設口袋公園10個,累計建成海綿城市34平方公里。加快推動解決城市“停車難”問題,新增停車泊位20067個,釋放小區地下車位14215個。我市在全國城管進社區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生活垃圾分類獲全國城市組三等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東部新城配套不斷完善,高鐵西站片區建設有序推進,惠黎西路大橋即將竣工,沱河東路延伸段、青年路建成通車。老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全面完成。淮北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完成投資16億元。統籌新型城鎮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出臺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措施,扎實推進“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新增存欄千頭以上規模養殖企業3家、萬頭肉牛屠宰企業1家,肉牛規模養殖比重達79.8%。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市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小麥單產連續六年全省第一,“一站式”托管服務入選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以“千萬工程”為引領,扎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獲批省級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6個,建成和美鄉村中心村44個,相山區魯樓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濉溪縣周陳村、烈山區洪莊村入選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全年完成農村公路提質改造148公里,濉溪縣獲評“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四是全力以赴推動改革創新,發展動能加速釋放。實施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出臺《創優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機制》《創優營商環境十條提升舉措》,聘任40名“營商環境體驗官”,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生態。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居全國第11位。開展企業家懇談會3次,企業家接待日10次,暢通政企對接渠道,擦亮滿“淮”誠意營商環境品牌。新政務服務中心完成整合搬遷,市企業服務中心掛牌成立,實現“只進一扇門,辦成所有事”。工程建設項目“一站式”集成審批改革入選全國營商環境創新案例。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組建市產投集團、糧食集團。綠金產業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新增新三板進層企業1家。持續深化林長制改革,林業碳票實現首發交易。高層次人才儲備金制度入選中國改革2023年度典型案例。

  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全社會研發投入27.2億元,同比增長8.27%,登記科技成果620項,吸納技術成交額增長200%。深化與高校院所合作,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315項,獲批省重點實驗室5家、省企業研發中心15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3家,實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制造業企業227家。持續拓展工業互聯網運用,全市累計建設5G基站3356個,“上云上平臺”企業突破1400家,華潤金蟾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理士新能源等4家企業獲評省級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濉溪經濟開發區入圍全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臨渙化工園區獲全省首個化工園區擴區籌建批復、榮獲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化工園區10強。

  五是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群眾生活更有質感。推深做實10項暖民心行動和50項民生實事。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西園中學中湖分校、高岳九年一貫制學校等4所學校建成招生,新增學位7200個。完成4所中職學校辦學條件提升達標,淮北職業技術學院獲評安徽省高水平高職學校,我市獲批省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市人民醫院完成整體搬遷,牽頭組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濉溪縣醫院醫共體被評為省級示范醫共體,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考核居全國第2位。我市榮獲全國嬰幼兒照護示范市。常態化舉辦“2+N”招聘,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18場次,城鎮新增就業3.5萬人。全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考評居全省第3位。積極探索低收入人口與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常態化幫扶銜接并軌,創新嵌入式養老模式,獲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全市PM2.5改善幅度居全省第8位,優良天數比例70.1%,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75%,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和治理入選2023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創新案例。建立群眾反映問題信息聯動機制,發布《每日民聲》302期,解決問題1517個,全市信訪總量同比下降14.2%,降幅居全省第2位,杜集區獲評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區)。深入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臨渙派出所榮立公安部集體一等功,段園零距離調解工作室榮獲“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堅決防范和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全市社會大局安全穩定。臨渙鎮“一杯茶”調解法獲評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成為全省繼“六尺巷工作法”之后又一重要品牌。我市成功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

  過去的一年,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退役軍人事務服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第五次經濟普查工作有序開展。婦女兒童、青年、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實現新發展,審計、地方志、科協、檔案、外事、公共資源交易、公積金、供銷等工作取得新成績。一年來,全市廣大工人、農民、創業者,各行各業的人們在不同的崗位,奮斗拼搏、揮灑汗水,作出不平凡的貢獻!讓我們向他們致敬!為他們點贊!

  六是持之以恒強化自身建設,行政效能不斷提升。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入開展圍繞“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討論活動,對標滬蘇浙,提振精氣神,有力激發全市上下為尊嚴而戰、為榮譽而戰的奮斗精神!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常態化開展法治講座,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居全省第3位,行政應訴糾錯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堅持定期向人大常委會通報工作,與市政協開展專題協商,辦理人大建議215件、政協提案138件。建立市長辦公會聽取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制度,研究解決群眾重點關切問題。舉辦產業發展、雙招雙引、項目建設等專題培訓10次,市直部門和縣區赴先進地區學習近200次,專業能力全面提升。以工業互聯網思維開發應用政務督辦系統,綜合運用“限時反饋”“周督辦、月通報”等方式,確保各項決策部署清單化、閉環式落實到位。市政府網站位列全國地方政府網站第15位,連續四年躋身全國百強。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只爭朝夕、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奮斗的全市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隊伍,向所有關心、支持淮北改革發展事業的駐淮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任重道遠:以煤炭為主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新興產業發展速度不快、質量不高,“四鏈”融合還需進一步推進;龍頭企業偏少,中小企業面臨不少困難,市場主體培育還需進一步加力;高能級的科創平臺不多,對高層次人才吸引力不足,區域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城市能級仍然較弱,優質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政府系統少數干部開放創新意識、爭先進位意識、服務發展意識與新形勢、新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專業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拿出解決問題的實招硬招,迎挑戰、破難題、促發展,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殷切期盼!

  二、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落實“七個強省”決策部署,加快建設“五宜”幸福城市的重要一年。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但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全市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提質提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皖北全面振興等重大戰略疊加,淮北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我們完全有條件、有底氣、有信心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實現經濟行穩致遠!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加快建設“五宜”幸福城市,全面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淮北篇章。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進出口總額增長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7.5%,能耗和生態環境質量指標完成省定目標任務。

  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集中力量抓好十個方面工作:

  (一)全力擴大有效投資,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淮北未來發展關鍵在項目,重點在項目,要充分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深入實施雙招雙引首位工程和重大項目建設突破工程,以項目建設的“進”,確保經濟運行的“穩”。

  聚力項目謀劃實施。瞄準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和國債支持方向,聚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水利防災減災等領域,滾動儲備并梯次推進一批利當前、謀長遠的大項目好項目。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常態化開展集中開工動員,用好“紅黃綠”亮燈預警機制,定期調度重點項目,全年計劃實施市級重點項目430個,完成投資500億元以上。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進得壹新能源、天然氣第二氣源項目開工建設,加快淮宿蚌、淮阜城際鐵路,徐淮阜高速公路,淮北群眾喝上引調水等重大項目實施進度。扎實推進S235濉唐路三期、S410濉劉路改建一期、S238杜集段改建等工程,不斷完善綜合交通網絡。加快澮河航道二期、臨渙船閘、韓村碼頭、危化品碼頭工作進度,打造內河航運強市。積極推進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培育發展低空經濟。

  持續推進招商引資。圍繞“五群十鏈”產業,瞄準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地區,聚焦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綠色食品產業方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90個、開工億元以上項目160個。優化調整駐外招商分中心、產業招商團,充分發揮招商顧問作用,密切與重點央企、知名民企對接,加強與頭部基金公司合作,深化與商協會交流,辦好各類節會展會。優化招商評價方式,突出考核“指揮棒”作用,不斷提升招商引資質效。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盡心竭力當好企業堅強后盾,讓民營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發展。深入開展民營經濟上臺階行動,落實落細產業扶持政策,深入推進公共政策兌現和政府履約踐諾專項行動,著力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不斷激發民營企業發展活力。培育和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在全社會營造理解、尊重、支持企業家的良好氛圍。

  全面強化要素保障。堅持發展圍繞項目干、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圍繞項目轉,努力把淮北打造成為投資洼地、發展高地。強化項目規劃、用地、用能等要素全市統籌,提升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儲備項目轉化率,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

  (二)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工業經濟振興為主抓手,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提升產業鏈。聚焦煤礦、非煤礦山、機械制造等重點行業,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項目150個,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鞏固陶鋁新材料優勢地位,支持鋁基高端金屬材料向特色鋁箔、高端鋁材產業延伸;推動先進高分子材料向電池材料、關鍵醫藥中間體、電子化學品方向拓展。搶抓“新三樣”風口,推動汽車零部件、先進光伏、新型儲能產業集群發展,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依托相山經濟開發區、口子產業園、百善現代農業示范區,推動肉制品精細精深加工、預制菜等加快發展,支持口子酒業做大做強,不斷提升淮北食品產業知名度、影響力。全年力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家,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50家,爭創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工業企業30家。

  打造創新鏈。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旗幟性抓手,深入實施科技創新賦能工程,加快建設質量強市。圍繞產業發展方向,深化與大院大所戰略合作,加快科技孵化器、中試基地等創新平臺建設,推動安徽(淮北)高等研究院實體化運行。加強校企合作,推動淮北師范大學、淮北理工學院與企業共建學科實驗室,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全年培育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0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達600家。支持龍頭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30家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實施生產線智能化升級。加快推廣中小企業數字化軟件服務包,爭創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5家以上。

  完善資金鏈。用好金融工具,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乘數效應和杠桿效應,以基金、融資擔保等方式,撬動更多資金服務實體經濟。常態化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金融服務。支持縣區盤活存量資源,參與組建產業發展基金,通過“以投帶引”撬動市場化基金,促進“基金+產業”融合發展。

  激活人才鏈。常態化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與長三角等重點城市合作,建設“人才飛地”3個,招引培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8個以上,各縣區園區招引培育高層次人才團隊不少于1個。持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培養更多“相城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全面落實人才政策“3.0”版,開展“人才淮北行”系列活動,支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淮創新創業,加快形成“近悅遠來”人才工作新局面。

  (三)扎實推動消費提質擴容,堅定不移做大做強現代服務業。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以消費擴容升級工程為牽引,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激活有潛能的消費,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充分發揮萬達廣場、吾悅廣場、華翊廣場、碧樂城等商業街區集聚和輻射作用,聚焦汽車、家電、餐飲、服務等領域,充分考慮弱勢群體需求,優化消費券發放方式,精準高效引導消費。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精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南翔云集、濉溪古城等文旅街區申報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不斷點旺城市“煙火氣”。全年培育限上商貿單位100家以上,億元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達50家以上。

  持續提升生產性服務業。以市企業服務中心為依托,突出發展面向制造業的檢驗檢測、商務咨詢、研發設計、會展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支持濉溪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爭創國家級中心。加快安徽自貿區淮北聯動創新區建設,復制推廣改革試點經驗。推進零碳智慧物流產業園、京東物流園建設,積極引進供應鏈物流頭部企業,謀劃建設青龍山數字物流產業園。

  拓展新興服務業消費場景。大力發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整合現有資源,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游戲競技、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普及,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建成公共充電樁600個。積極拓展汽車后市場,搭建二手車智慧交易平臺,創新運營模式,打造規范有序的二手車交易市場。

  (四)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認真落實“四個統籌”要求,深入實施開放型經濟提升工程和營商環境創優工程,不斷拓展新空間、塑造新優勢。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構建統一的政務大數據共享交換服務平臺,推動更多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發揮政務服務中心作用,用好“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平臺,確保惠企政策快捷直達、精準滴灌。穩步推進機構改革。有序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強與省屬企業戰略合作,支持淮礦集團、皖北煤電等省屬企業在淮布局新興產業和重大項目。扎實做好企業上市工作,加大培育后備企業力度,新增上市在審企業1家。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面落實《營商環境條例》,對標滬蘇浙,完善與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開展企業家懇談會、企業家接待日等活動,塑造營商環境區域品牌。啟動“千名干部進千企”活動,深入實施助企紓困行動。用好“創優營商環境為企服務”平臺,發揮“營商環境體驗官”作用,加大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力度,系統解決市場主體反映強烈、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執行入企檢查備案制度,落實落細輕微違法違規行為免罰清單,嚴查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做到有事必到、無事不擾,打造企業成長的沃土。

  深化徐淮結對合作。堅持雙城聯動、協同發展,全方位加強與徐州對接,高水平建設徐淮產業合作園區,高質量推進段園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充分利用“淮徐歐”“中亞”班列,支持重點外貿企業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強化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在產業協作、交通互聯、民生共享等方面持續加力,推動徐淮結對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

  建強園區平臺。深入實施開發區提質擴量增效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推進“管委會+公司”改革,落實“一區一策”實施方案,整體提升開發區綜合競爭力,實現爭先進位。支持各開發園區聚焦主導產業,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縱深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加大閑置和低效用地處置力度,全年處置閑置土地1160畝以上,低效用地2000畝以上。

  (五)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堅定不移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堅持內外兼修、表里同塑,深入實施城鄉品質提升工程,讓淮北更宜居。

  高品質推進城市更新。用好城市體檢成果,有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改造老舊小區63個,建設口袋公園12個,提升人民路、相山路等市政基礎設施,實施一批新基建項目,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結合老城區特點,因地制宜完善特色美食、品牌商業、文化體驗、休閑康養等業態,留住城市記憶,拉高生活品質。

  高水平推進城市建設。完善東部新城基礎設施,有序推進高鐵西站片區、綠金湖西岸片區規劃建設,提升城市產業功能,推動“人、產、城”互動,吸引群眾進城就業、安家落戶。支持濉溪縣建設省新型城鎮化試點縣城,優化調整濉溪南部次中心發展定位,建設產業興旺、配套完善、環境優美、服務優良的新型城鎮。

  高標準加強城市管理。落實《淮北市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2.0版》,開展市容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推行沿街主體“門責制”,突出抓好商業大街、背街小巷、居民小區等區域環境治理,用繡花功夫打造“最干凈城市”。扎實推進住宅物業管理整治提升行動,著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小區車輛停放、電梯安全等問題。推廣“淮優出行”APP,新增停車泊位2萬個以上,其中公共停車泊位2700個以上。

  (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定不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統籌抓好鄉村“五大振興”,加快推動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面落實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政治責任,聚焦“千億斤江淮糧倉”任務,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15萬畝以上,產量穩定在151萬噸以上。堅持科技強農,依托市農科院,密切與省農科院、中農大合作,推進農作物及畜禽良種聯合攻關,打造種業強市,小麥制種面積達54萬畝。聚焦做好“三頭三尾”增值大文章,加快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完善肉牛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全市肉牛養殖規模達7.4萬頭。創建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3個以上,提升農產品綜合效益。

  加快建設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善村莊規劃,加快2023年度6個精品示范村和36個中心村建設進度,啟動2024年度6個精品示范村和30個中心村建設,創建美麗宜居自然村莊192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完成農村衛生廁所改造提升6960戶,持續深化村莊清潔行動,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田園風光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著力促進農民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持續提升就業幫扶車間,多措并舉促進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深入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1000人次以上。穩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長30年工作。扎實開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改革試點,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增動力、添活力。

  (七)發揮淮北特色文化資源優勢,堅定不移做大做強文旅產業。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旅融合,打造城市文旅“引流端口”,確保游客進得來、留得住、玩得好,讓淮北更宜游。

  打造一批文化標識。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全力推動文旅十大工程。扎實推進柳孜運河遺址國家文化公園,濉溪明清釀酒作坊群遺址博物館,老電廠遺址改造(夔牛天街、工業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加快實施臨渙古鎮、啤酒廠文創街區改造等項目。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大力宣傳淮北紅色遺址遺跡,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持續開展“樂游長三角”高鐵旅游專列活動,推動龍脊天路全線貫通。依托南湖、朔西湖、乾隆湖等生態資源,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閑、康養、度假旅游,開發特色民宿、文創產品,打造城市IP,唱響“煤美與共、湖上淮北”文旅品牌,讓城市文旅產業人氣更旺、活力更足。

  優化公共文化服務。深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建設相山書院、古睢書院、石榴紅了·城市閱讀空間等5個高品質城市書房,打造“書香淮北”。全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細致做好文明創建迎檢準備,培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全方位發展。

  扎實推進體育強市。改造提升市體育中心場館,啟用市全民健身中心,高水平承辦全省第六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開發足球、跳繩等特色體育教育,積極承辦羽毛球、摔跤等區域性或國家級體育賽事。健全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打造一批群眾家門口的“體育公園”。

  (八)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堅定不移筑牢生態屏障。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實施減污降碳增效協同工程,實現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光伏、氫能等新能源產業,新能源裝機規模提升至170萬千瓦。加快推進國安電力二期2×66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項目實施,推動平山電廠、臨渙中利電廠、大唐虎山電廠、國安電力一期升級改造,降低煤電機組煤耗能耗水平。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開展綠色創建活動,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提升污染防治能力。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大力實施《空氣質量提升攻堅行動》,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和揚塵管控,穩步提升優良天數比例。實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三年行動,加快老濉河、濉臨溝尾水濕地工程建設。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扎實開展引江濟淮輸水干線“清水北送”保護行動,爭創省級以上幸福河湖4個。強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源頭治理,完善固廢處置設施,加大危險廢物全過程管理。加快推進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確保各類問題按期見底清零。下大力氣解決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噪聲擾民、餐飲油煙等環境問題,積極回應群眾關切。

  強化生態環境修復。嚴格落實林長制,提高造林綠化質量,在綠化基礎上加強彩化、增強藝術性,讓森林城市變得更美。打造林業生態,創建省級森林示范村8個,完成營造林2.65萬畝,提升森林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有序推進濉溪、杜集獨立工礦區及基礎設施提升改造項目,加強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鞏固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成效。

  (九)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深入實施便民利民惠民工程,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發展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持續推進創業淮北行動,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支持市人力資源產業園建設省級產業園,不斷優化區域人力資源配置,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水平。推動淮北職業技術學院發揮專業優勢,深化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專業技術人才。

  加快建設健康淮北。引入優質醫療資源,加強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推動市人民醫院等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擴大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深化濉溪縣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和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強化醫療機構職能,提升疾病預防控制能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爭創國家衛生城市。統籌推進醫保支付、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等綜合改革。優化生育支持政策,擴大托育服務供給,新增托位1500個。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持續完善集團化辦學機制,一小二中南湖校區、實驗學校擴建等項目建成投用。高標準落實“雙減”政策,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大隱形變異學科類培訓行為整治力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關心關注師生心理健康,營造積極、快樂、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2000個,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提升至65%。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實施中職教育提質培優和試驗區項目行動計劃,完成濉溪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區建設。

  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用好市人民醫院老院區醫療資源,引入專業機構,大力發展醫養結合項目。積極推廣第三方居家上門服務、農村互助式養老、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累計建成嵌入式養老機構20家,實施適老化改造990戶,加快打造具有淮北特色的專業化、連鎖化養老服務品牌。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們將聚焦民生大事、關鍵小事,接續實施50項民生實事,謀深謀實一批民生項目,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真正把好事辦好,讓群眾說好!

  (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定不移維護經濟社會安全穩定。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樹牢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扎實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確保社會安定有序。

  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范。深入開展地方金融風險處置攻堅專項行動,有效化解地方金融領域突出風險隱患。加大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宣傳教育工作力度,提升群眾防范能力。深入開展公共安全風險和網絡安全風險排查化解,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維護全市社會和諧穩定。

  全力抓好安全生產。深化煤礦、非煤礦山、危化品、建筑施工、城鄉自建房、城鎮燃氣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強化消防綜合救援能力建設,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用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保障燃氣管道、供水管道等安全運行。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加強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廣“一杯茶”調解法,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快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打早除小”工作,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切實維護好、保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健全欠薪預警處理和信用懲戒機制,堅決查處拖欠農民工工資等違法行為。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參與社會治理。

  深化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建成市國防教育訓練基地。持續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全力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三連冠”。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建設“五宜”幸福城市,政府工作要有新作為、政府干部要有新擔當。我們將牢記初心使命,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全面提升政府系統凝聚力、戰斗力、執行力。

  (一)加強政治建設,強化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堅持“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時刻牢記忠誠不是口號是本分、干凈不是自詡是底線、擔當不是冒險是智慧,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高標準推進省委巡視和審計反饋問題整改。帶頭踐行“忠專實”“勤正廉”,從“六破六立”入手,落實“五大”要求,把“四個抓落實”貫穿于政府工作全過程各領域,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中央及省、市委各項決策部署。

  (二)加強能力建設,錘煉專業專注的過硬本領。常態化開展政策課堂、局長講堂、干部學堂,加快知識和觀念更新,打破思維定勢、擺脫路徑依賴,持續增強干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風險本領。積極推行現場辦公和“一線工作法”,加強典型案例解剖,下沉工作重心、解決具體問題,做到敢抓敢管有魄力、會抓會管有本事、立抓立管有效率。踐行“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以調查研究開路,系統思考謀劃,提高工作精準性、針對性、科學性。發揮《每日民聲》、市長信箱、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作用,聚焦群眾反映高頻事項,加大攻堅力度,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三)加強法治建設,嚴守依法行政的基本準則。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工作。強化府院聯動、府檢聯動,規范行政行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妥善解決行政爭議,爭創省級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落實全過程人民民主,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監察、司法、審計、社會、輿論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四)加強廉政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發揚斗爭精神,加大重點領域腐敗懲治力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持續為基層減負賦能。加強財政收支管理和績效評價,嚴控一般性支出、壓減一切非必要支出,勤儉干事業,帶頭“過緊日子”。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發揚革命加拼命精神,堅持“新官理舊事”,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帶動政府系統全體人員真抓實干、埋頭苦干。

  各位代表!前進路上,有風有雨是常態、風雨無阻是狀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信心、踔厲奮發,鉚足干勁、勇毅前行,加快建設“五宜”幸福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淮北篇章!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