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宣 顏穎
六月風起,麥浪如海。江蘇各地夏收接近尾聲,水稻插秧正在全面開展,智能化農機、網絡化協作……各地奏響數字化夏收夏種協奏曲。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過去,農人收割小麥時備受煎熬。而在當下,南通市通州區劉橋鎮蔣一村農機手宋杰只需操作手里的遙控器,智能聯合收割機便秩序井然地開始作業。“在農田四周進行定位,收割機會自動生成路徑,只需輕按遙控器,無人農機就會沿著路徑自動進行收割,大大壓縮人工和時間成本。”宋杰介紹,相比普通聯合收割機,無人收割機的速度提升20%,50畝地的收割作業約1小時就能完成。
小麥秸稈處理是個難題。6月13日,東海縣雙店鎮,部分農民選擇將秸稈打包離田。“摟草機把小麥秸稈整齊劃撥到一處,打捆機自動吸附秸稈并進行旋轉、壓縮、捆綁再‘吐’出來,全程解放雙手。”雙店鎮農民王大明說,支持秸稈全量離田能享受每畝約25元的補助,既省事又增收。
小麥收割期間,天氣至關重要。為更精確地獲取全省麥收進程,省氣象部門利用衛星遙感觀測,實時獲取麥收進度空間分布圖。省氣候中心農業氣象服務專家任義方說,借助衛星遙感等空天一體化技術觀測冬小麥已收獲和未收獲區域的分布情況,再結合未來全省降水落區和時段的預報結果,氣象部門可以預判受降水影響的麥田種植區域,以便農業生產管理部門、種植大戶合理調配機械,及時搶晴收獲。
“小麥收割、作物烘干、秸稈處理等環節,都有衛星導航、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展身手。”6月6日至8日,中國農科院奪夏糧豐收江蘇專家組成員、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孔偉考察揚州、泰州、鹽城等地后表示,多地種植大戶、合作社與農業科研院所、涉農高校開展密切合作,選用高產優質新品種,加上拔節期、灌漿期合理運籌肥水、恰當施藥,不少田塊創出600公斤以上的單產紀錄,畝產平均達425公斤,凸顯糧食增產的強大科技助力。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數據顯示,至6月11日,全省秋糧已播栽1615萬畝,進度36%。
6月12日,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蘭花塘水稻種植片區,6臺插秧機齊齊開動,隨著齒輪轉動,一排排秧苗在水田中挺立起來。其中一臺機器在插下秧苗的同時,將黑色膜布一同覆蓋在地面,除了給秧苗留出生長的孔洞,田塊其余部分基本被黑色地膜覆蓋,仿佛為秧苗蓋上了“被子”。
“這是今年剛開始使用的水稻覆膜機插秧技術。一般插秧后實行田管,其中一個難題便是除草。這個技術的原理是在插秧機上加裝覆膜器,通過覆膜遮光,有效抑制雜草生長,實驗證明除草率超過95%。”浦口區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科副科長吳承東介紹,這種膜布也是全生物降解地膜,鋪在地上兩個月以后能在微生物作用下逐漸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等,對土壤和作物都沒有副作用。
5月底,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迎湖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育秧中心,水稻育秧機器全速運轉。經過放盤、自動鋪土、澆水、播種、覆薄土、二次澆水等操作,一粒粒種子實現高速播種,一塊塊育秧盤“新鮮出爐”。“這條機械化育秧流水線,一天育秧約5000盤,只需要七八個工作人員,每天能育200多畝稻田插秧所需要的秧苗。”迎湖農業公司總經理朱赟德介紹,今年公司水稻種植面積達3200畝,全年總產預計達1000噸以上。
“無人機智能化播種,省去人工育秧、插秧的環節,提升了水稻種植效率,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孔偉說,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建立“植保無人飛機云平臺”,聚合“互聯網+北斗+農業機械”信息,將收集到的數據提供給農戶和農機管理部門用于農作物生產。
中國農科院奪夏糧豐收江蘇專家組組長、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副研究員肖永貴調研發現,部分地區雖然用上噴桿噴霧機等智能裝備,但智能化程度不高,普遍缺少監控系統,沒有作業參數監控和顯示系統,無法實現精準化作業;植保無人機更新迭代過快,導致行業成本過高,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建議政府在制定補貼政策時,對設備智能化程度和迭代周期作出更具體要求。” 肖永貴表示。
此外,部分家庭農場管理粗放,即使用上了智能化裝備,還是重經驗輕墑情;一些農戶無區別化對待不同肥力地塊,沒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樂觀的是,這些情況只是少數,不少種植大戶已具備‘種耕管收烘儲’一條龍式的農業機械條件,可自行熟練地操作機器,基本上實現了小麥全程機械化。” 中國農科院奪夏糧豐收江蘇專家組成員、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閆曉靜說,種植大戶接受新知識、新理念的速度快,與科研人員溝通積極性高,對智能農機的期待性大,這讓智能化、無人化農機的推廣運用更為順暢。
“‘軍工的技術、民用的價格’是農機的重要標簽,農機科研又是一個把‘冷板凳’坐熱的漫長過程。”孔偉表示,作為研發后端,他期待國家給予農機研究項目更穩定的支持,對于多學科融合提供適當政策傾斜。
(責任編輯:石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