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鶴崗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1月13日 李洪國)

2021年03月01日 15:40   來源:鶴崗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月13日在鶴崗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長 李洪國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簡要回顧及2020年工作情況

  “十三五”時期,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與支持下,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沉著應對困難和挑戰,妥善處理矛盾和問題,轉型后勁持續激發,百姓幸福指數不斷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如期實現。經濟總量持續加大。與“十三五”開局之年比,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2.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5.3%,公共財政收入增長48.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 21.4%、35.1%。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生產連年豐收,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工業經濟穩中有進。服務業供給水平不斷提升,新業態、新模式多點呈現。項目建設不斷加快。實施千萬元以上項目363個,總投資超過800億元。尤其是中國五礦、國信通等一批體量大、拉動強的大項目成功落地。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全市人民翹首期盼的佳鶴鐵路、鶴崗機場、關門嘴子水庫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如期推進。升級改造公路706.8公里,“一環五縱七橫”的城市交通路網格局基本形成。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實施了“兩河十四溝”“山水林田湖草”等治理工程,大力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城區森林覆蓋率達到69.7%,我市被評為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民生事業全面進步。現行標準下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退出,綏濱縣順利脫貧摘帽。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就業規模持續擴大,社會保障體系、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教育、衛生、文體、科技等事業全面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配合省農墾、森工改革,積極承接相關權力事項。積極支持龍煤鶴礦改革脫困。認真貫徹營商條例,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可以說,過去的五年,是聚人心、促落實、抓發展的五年,也是化危機、破難題、抓解困的五年,更是打基礎、利長遠、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五年。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極為特殊的一年。我們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認真落實市委全會要求,按照市人大十六屆四次會議確定的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保持了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態勢。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7%,外貿進出口額增長10.5%,規上工業、公共財政收入降幅收窄,分別下降1.5%、7.5%。

  (一)堅決打好疫情防控總體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工作要求,科學指揮、沉著應對,堅持“四早”原則,堅持群防群控,精準施策,實現了患者“零死亡”、醫務人員“零感染”,抵御住了疫情的沖擊。我們采取快、細、嚴、早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時應對國內個別地區疫情反彈,第一時間隔離重點人員,堅決遏制傳染源。針對醫院、海關、冷鏈物流、學校、社會福利機構、監管場所等重點部位、重點環節,探索形成有效的管控機制,防控水平不斷提升。建立健全了疫情防控常態化反應機制,公共衛生基礎能力建設不斷加強,為保障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三次產業較快恢復常態運行,推動經濟發展止跌向穩、穩中向好。強化政策、服務和要素支撐,全面推動經濟復蘇。農業增產豐收。農業生產克服了疫情和臺風、多雨等極端天氣的不利影響,糧食產量達到63.5億斤,同比增產1.07億斤。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64個,建設高標準農田13.8萬畝,加快推進德龍灌區等農田水利工程,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保持在99.6%以上。大力發展特色種植,中藥材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0.3萬畝。加大畜牧業發展力度,加快推進東方希望生豬、寶泉嶺白羽雞、綏濱肉鵝等養殖項目建設,規模化水平不斷提升。加快發展農業經營體系,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445個、種植大戶5240個、家庭農場315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4戶。工業經濟穩中向好。扎實做好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工作,全年新增規上企業21戶。成立復工復產及工業經濟運行工作專班,規范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實行市級領導包扶重點企業機制,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強化政策支持,圍繞財稅金融、房租減免、要素保障等方面相繼出臺34個文件,累計減免各類稅費7.9億元,金融部門新增貸款58億元,有力推動了工業企業應開盡開、能復盡復。第三產業有效提振。科學研判防控形勢,精準推動復商復市。根據市場需求和百姓消費熱點,發放750萬元政府消費券,以“金秋大集”大型活動為牽動,陸續開展“后備箱”、地攤經濟,早晚市場、房展、車展、直播帶貨等系列活動,拉動消費1.8億元,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啟動金頂山地質公園、細鱗河國家森林公園復建工程,成功舉辦鶴立湖冰雪賽車國際邀請賽、首屆森林漂流節等活動,有效拉動了旅游消費。

  (三)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落實落靠各項政策,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消費扶貧,尤其是借助中糧集團探索形成了穩定的產業化扶貧模式。全面完成國家成效考核、“回頭看”等問題整改。建立貧困人口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確保現行標準下無返貧和新致貧人口。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按時限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系統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我市pm2.5均值下降到24微克每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達到98%,其中優235天,占65%;全市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污染防治階段性任務、“十三五”規劃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實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行動,全面開展涉非涉穩排查整治,有效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進一步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償還債務22.9億元。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強化安全生產監管,煤礦本質安全有效提升,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四)加大項目建設力度,發展動能厚積蓄力。深入推進省市百大項目140個,完成投資95億元,其中省百大項目開復工率100%、投資完成率110%,有效促進就業、投資和發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佳鶴鐵路全線開工,站房主體封頂。鶴崗機場前期加快推進。關門嘴子水庫樞紐工程開工建設。建成通車5條彩虹旅游公路及4條重點公路,開辟四號林場通往金頂山景區道路。煤及化工產業穩定發展。落實省政府煤礦整治整合要求,規劃保留地方煤礦29處,預計龍煤鶴礦、地方煤礦生產原煤996萬噸,煤炭產業安全有序發展。中海油華鶴、征楠煤化工、華能鶴電等化尾、電尾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石墨新材料產業亮點紛呈。中國五礦石墨的產業一體化項目、源頭減量技術、礦區建設分別被國家列入國資國企改革支持項目、科技攻關項目、綠色礦業示范區。海達石墨高純提取項目一期建成投產,華升石墨烯潤滑油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國信通產值大幅增長,帝源、奧星等6戶石墨企業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全市石墨加工企業達到35戶,石墨產業增加值占工業比重達到16.8%,一躍成為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產業。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加快發展。落實“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戰略,“福臨門綏濱大米”成為中糧量身定制品牌,興匯玉米加工等項目加快建設,紫蘇深加工、海宇米業等一批優質企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新能源項目集中建設。圍繞光伏、風電、生物質發電等國家重點支持方向,扎實推動了龍源雄亞光伏發電、大唐風電三期、遠陽風電、盛蘊生物質發電等一批新能源發電項目,全市在建新能源項目裝機總容量達到115.7萬千瓦,有效增加了清潔能源供給能力。

  同時,突出創新驅動、招商引資、園區建設,推進新一輪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數字鶴崗”規劃,建成5G基站655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1戶;開展網上招商、委托招商、展會招商,簽訂招商項目67個,到位資金25億元;實施7個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進一步提高了園區承載能力。

  (五)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簡政放權,全面調整規范行政權力。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開展“清賴行動”,積極償還拖欠民營企業賬款。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建立全市統一的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建成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大力壓減材料、壓短時限、壓縮環節,政務服務、企業開辦、工程審批更加高效便捷。我市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綜合排名由第13名提高至第7名。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有效承接鶴北、寶泉嶺行政職能;推動銀龍、三立水務二次混合所有制重組改革;完成市縣兩級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任務,啟動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擴大開放合作。加強對俄交流合作,組建赴俄農業種植產業聯盟,為農產品回運、延長產業鏈奠定基礎。新增外貿主體16戶,探索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邊民互市互貿區業務往來方式。加強與汕頭對口合作,積極推進糧食加工、倉儲、銷售等方面合作。

  (六)順應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城市品質不斷提升。持續提升人居環境質量。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工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取得重大突破,46項指標全面完成,主城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全面淘汰,實現“還藍天于民”。落實河湖長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地方性河道管理法規,持續推進“兩河十四溝”綜治工程,消除黑臭水體,實現“還碧水于民”。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開展工業固體廢物環境整治,完成垃圾無害化治理,以綠改黑、以綠護土,實現“還凈土于民”。持續加強城市建設。完善城市路網建設,升級改造9條城市道路,梧桐大道、金鶴路全線貫通。改造16個老舊小區、惠及1.1萬戶居民。安置回遷保障性住房6076套。解決1.05萬戶居民住房“辦證難”的歷史問題。有效破解供熱難題,實現提前供暖、高質量供暖。新建停車場1.8萬平方米,建成各類主題公園12個,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持續強化城市管理。以道路為線,以小區為塊,開展城市管理品質提升年行動。征拆棚戶區3077戶、拆違434戶,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全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清雪率分別達到70%、94%,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管理精細化、長效化。持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3%,生活垃圾收運治理體系加快建設,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行政村通硬化路目標全部實現,村容村貌顯著提升。2個村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14個村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村莊清潔示范村。

  (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成果普惠民眾。積極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和財政收支矛盾的困難,全力確保民生支出,切實解決好百姓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就業形勢持續穩定。出臺保重點群體就業二十七條措施,組織召開線上線下招聘會79場、提供3萬余個企業崗位,開發880個臨時公益性崗位,積極創建“五型就業社區”。發放各類補貼資金近2億元、創業貸款4155萬元,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力克服社保統籌不足、財政支出壓力增大的困難,保障企業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殘疾人護理等各項資金按政策及時足額發放。及時啟動物價補貼聯動機制,為低保、特困等困難群體發放物價補貼1300萬元。提高城鄉低保標準達到月人均605元。累計發放疫情基本生活保障資金2.5億元、救助困難群眾6萬余人次。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建立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相適應的線上線下相銜接的教學新模式,創新開展“五個一”活動,全面有序推動復學復課。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和學科結構,推動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等專項行動。大力推動“健康鶴崗”建設,籌集資金1.58億元,購置設備、物資,加強核酸實驗室等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在省內率先建成市縣鄉村四級衛生信息化體系,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資金4870萬元,“三免兩減”等政策惠及群眾5.2萬人次。藥品價格平均下降56.6%。職工、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由20萬元、13萬元提高到54萬元、42萬元,我市被國家確定為首批自助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試點城市、按病種分值付費改革試點城市。文化事業日益繁榮,開展“新年詩會”等全民閱讀活動14項次,舉辦群眾文化活動200余次,創作文藝作品1200余件。積極創建國家級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新建健身工程13處、安裝健身路徑47套,完善“15分鐘體育健身圈”功能。我市在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高山滑雪比賽中,獲得6金5銀2銅的優異成績。社會治理不斷強化。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掉黑惡勢力犯罪組織28個,中央及省交辦線索全部查結。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日益完善,“雪亮工程”7項技術全省領先,全市刑事警情、受理治安案件分別同比下降28.4%和36.6%。開展排查化解行動,積極化解信訪矛盾,保持社會和諧穩定。

  (八)全面強化履職能力,行政效能日益提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黨委領導,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始終。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市政府廉政工作,健全警示約談制度,完善招投標、政府工程、財政支出等制度建設,確保權力規范運行。堅決糾治“四風”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減輕基層負擔。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主動接受人大、民主監督,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復率均為100%。

  此外,統計、審計、機關事務、人防、退役軍人事務等工作取得新進展,婦女兒童、雙擁、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今年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是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抗擊疫情中,醫務人員英勇奮戰,85名醫務骨干馳援湖北、牡丹江,成為最美逆行者;疾控人員、社區工作者、公安民警、應急救援人員、教育工作者、新聞工作者、機關干部、志愿者、后勤保障人員不辭勞苦,全市人民默默奉獻,共克時艱,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廣大人民群眾,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省直各單位、駐鶴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經濟結構不優,煤炭采選依存度依然很高;重點財源項目少,加之國家減費降稅政策的影響,財政收入與剛性支出矛盾依然突出;政府債務進入集中償還期,償債壓力大,風險增加;營商環境的難點、堵點沒有完全打通;民營經濟活力還未得到充分釋放;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尚有不少短板,距離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差距;政府系統個別干部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專業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奮斗目標和2021年工作任務

  各位代表,市委全會確立了“十四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到2025年,高質量轉型發展取得決定性成果,“十一個主攻方向”任務全面完成,“十一個新突破”目標全部實現,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轉型發展新路。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的意義重大。今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疫情沖擊導致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多。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做到趨利避害、化危為機,百折不撓辦好自己的事情,推動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認真堅持市委確定的工作思路,在人大和政協監督下,突出把握好以下五個原則,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貫徹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

  ——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

  按照市委全會和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綜合考慮各方面情況,今年我市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公共財政收入增長6%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8%以上,糧食產量穩定在60億斤以上。

  為確保上述目標順利實現,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更加注重疫情防控,確保經濟社會穩定發展。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工作要求,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做實“五有一網格”,確保疫情防控精準有效。堅持外防輸入,全面落實人物同防要求。全面加強邊境疫情防控,構建入境綜合防控體系,執行全流程閉環管控措施。加大進口冷鏈食品管控力度,做到來源可查、去向可追,切實切斷傳播途徑。采取有效措施,防越界、防闖關、防偷渡、防走私。堅持內防反彈,嚴防重點領域重點場所。堅持聯防聯控機制,突出重點人群管控,落實學校、醫院、社會福利機構、養老機構、監管場所、娛樂場所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防控措施,強化農貿市場、醫療機構、冷鏈食品的環境監測,落實落細閉環管控各項制度,及時消除風險隱患,守好城市家園防線。堅持平戰結合,全面完善應急防控體系。落實“四早”要求,健全完善發熱門診、藥店等“哨點”多點觸發機制,強化監測預警、風險評估、流行病學調查能力,確保發現疫情24小時內完成流調溯源,以疫為令、切換“平”“戰”狀態。健全醫療物資統籌調度機制,推廣使用居民健康卡,提高全員核酸篩查能力。引導群眾加強個人防護,鼓勵高危人群、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疫苗,確保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二)更加注重實體經濟,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立足核心優勢,持續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實“四頭四尾”,實施“三個一”工作推進機制,重點打造八個重點產業,扎實向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目標邁進。鞏固提升煤及化工產業。堅持保存量、優增量,推動穩產、延鏈、提效,合理規劃國有礦井剩余資源,推動鳥山煤礦投產達效,推動群英山、綏濱煤田探礦開發工作;釋放地方煤礦產能,推動6處升級改造煤礦投入建設,23處保留煤礦安全有序生產,力爭地方煤炭產量達到400萬噸;支持洗煤企業提高洗煤率,增加附加值;支持中海油華鶴等企業擴能改造。創新升級石墨新材料產業。把石墨作為促進高質量轉型發展最直接、最現實的產業,緊盯前沿科技成果、動態捕捉產業信息、科學平衡要素配置,積極打造蘿北石墨和鶴崗石墨新材料2個產業園區,著力構建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材料、超硬材料3條產業鏈和綠色礦山建設協同發展的“3+1”產業發展格局。重點支持五礦公司打造石墨全產業鏈項目,加快海達高溫提純,溢祥、帝源石墨深加工,新峰新能源、烯拓石墨烯、維大球形石墨等項目建設,支持華升拓展石墨烯產品市場。扶強做優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圍繞水稻、大豆、玉米和林產品加工,延長產業鏈,培育區域品牌,提升市場影響力。抓住與中糧集團合作的機遇,推動我市水稻加工產業鏈延伸,拓寬市場銷售渠道。發揮俄大豆回運優勢,抓好落地加工提高附加值。推進興匯玉米乙醇改擴建等項目建設。爭取紫蘇全產業鏈深加工項目實現試生產,打造“北方林珍”品牌系列產品。加快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實施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供給質量。發揮文旅集團主體作用,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啟動實施與省交投集團謀劃的合作項目,加快推進名山雪地溫泉、金頂山地質公園等項目建設,打造梨花節、漂流節等文旅節慶品牌,提升旅游景區服務質量,著力發展生態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冰雪旅游,打造“龍江三峽”中俄風情旅游集合區。全面發展健康養老產業。以國家醫聯體試點城市、國家安寧療護試點城市為基礎,利用我市生態環境優勢,培育打造養老產業,發展“銀發經濟”。優化康養產業結構布局,逐步推動具備條件的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轉型發展醫養綜合院,鼓勵中醫機構推出中醫保健、養生體驗和康復等服務項目。積極推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推進乾康養老護理中心等項目建設,推動形成“康養之城”的品牌效應。發展壯大新能源產業。充分利用我市自然資源、農業資源,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重點推進大唐三期、建風、水發等風電項目建設,力爭龍源雄亞光伏發電項目北部區域并網,加快盛蘊、禾和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建設關門嘴子水庫水電站,提升新能源供給能力。全力打造醫藥科技產業。加大中藥資源開發力度,構建種植、加工、銷售的醫藥全產業鏈。充分發揮正和豐、步長等龍頭企業優勢,探索有效合作機制,帶動種植面積擴大到8萬畝以上。支持三精千鶴、雙蘭星等企業開發新產品、拓展新市場。持續擴大外貿物流產業。探索建立互貿區商品直營、線上銷售的新模式,做大做強互市貿易區,推動互市商品進口交易額增長10%以上。充分發揮赴俄農業種植產業聯盟平臺作用,打造農產品種植、回運、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加速培育新型對外貿易主體,支持外貿企業擴大進出口規模,拓展對日韓等地區經貿合作領域。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推動南翔國際物流改造升級,努力打造龍江東部現代化物流中心。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化與汕頭對口合作,做好糧食倉儲、園區共建、特色商品市場等重點領域合作。支持龍煤鶴礦、農墾、森工等國企改革發展,形成區域協調融合發展合力。加大縣域經濟支持力度,強化主導產業培育,突出抓好特色產業項目建設,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深入開展保市場穩經濟促就業行動,落實紓困惠企各項政策,強化金融服務支持作用,不斷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在業市場主體同比增長20%以上。

  (三)更加注重項目建設,加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投資穩增長穩就業的重要抓手,為高質量轉型發展夯實基礎。科學謀劃項目。圍繞中央、省政策導向和我市產業發展方向,立足實際謀劃一批有政策支持、有市場空間、有發展帶動的好項目。深入研究中央投資導向,緊盯民生基礎設施等重點支持領域,做好項目謀劃和前期工作。梳理政府性投資項目和產業項目,動態儲備項目450個以上。大力推動項目建設。建立項目領導包保、專班負責制,壓實責任強化服務保障;實行“一會三函”“一單五制”等措施,打造項目審批的快捷通道,確保22個省級、79個市級百大項目順利推進,開工率、投資率、資金到位率完成預期目標,年度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強化招商引資。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主線,建立招商專班,完善產業鏈招商圖譜,采取展會、委托、網上等多種招商形式,積極承接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項目轉移。健全招商引資考核機制,圍繞資金到位率,以獎優罰劣促進招商,確保到位資金達到45億元以上。提升園區承載能力。以優勢主導、集群集聚、突出特色的原則,推動園區“1532”目標建設。完善市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推動煤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及配套工程建設,加快石墨園區道路、供熱工程建設,建設綠色食品園區垃圾轉運站,啟動鶴崗石墨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力爭園區產值達到100億元;探索有效的工作機制,充分釋放寶泉嶺經濟開發區資源豐富、設施完善、承載力強的優勢,突出發展農畜產品加工產業,力爭園區產值達到50億元;完善蘿北石墨產業園供排水、電力、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形成石墨采、選、球的集聚功能,力爭園區產值達到30億元;提升綏濱園區承載和配套服務能力,力爭園區產值達到20億元。加快打造新一、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等中小微企業產業園,促進小微企業做優增強。加強運行保障。繼續完善運行監測機制,突出抓好重點企業培育和跟蹤服務,促進具備條件的企業納入臨規企業庫,確保全年新增規上企業10戶以上。

  (四)更加注重農業發展,著力促進鄉村振興。堅持把“三農”問題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三產融合,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推進農業增產提效。堅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推廣輪作休耕等保護技術,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持續提高農技服務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農田抗災能力,確保全市糧食產量穩定在60億斤以上。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推動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面積達到145萬畝。積極發展設施農業,提升農業供給水平。以“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推動畜牧業發展,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保障,確保畜牧業產值同比增長3%以上。重點推進東方希望養殖加工、綏濱優質肉鵝、檢順肉牛養殖等項目建設,支持北三峽白羽雞項目擴張養殖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做好上市準備。發展特色漁業養殖,打造黑龍江冷水魚品牌。著力推動農業產業化,培育發展龍頭企業達到56戶。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由生產型轉向經營型。推廣土地全程托管服務30萬畝。實施鄉村建設提升行動。以清潔、美麗、宜居為目標,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統籌推進廁所革命,不斷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積極構建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機制,推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0%以上。深入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推動全市90%以上村莊達到清潔標準。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推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監測預警機制,消除致貧返貧風險。發揮產業扶貧輻射帶動作用,增加脫貧戶收入。依托農民經營組織、電商平臺等載體拓寬扶貧產品銷售渠道,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現穩定脫貧、逐步致富。

  (五)更加注重改革創新,全面塑造發展優勢。堅持以改革破難題,以創新促活力,持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攻堅突破,不斷增強城市發展的競爭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辦事不求人、便民利企為目標,進一步梳理行政權力事項,簡政放權、壓縮流程、提升效能,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高標準建成全市統一的政務云和政務大數據平臺,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實辦率達到60%以上,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結合、一窗受理、綜合辦理、后臺審批、一口出證。探索推進縣區政務服務試點改革工作,提升縣區級政務服務效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行跨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機制,對重點產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開展營商環境專項監督,持續整治“新官不理舊賬”和政府失信行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加快城開集團、文旅集團建設步伐。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按時完成試點任務。規范土地市場管理,全面完成全額基準地價測算工作,真正實現“凈地”出讓。繼續抓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斷完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營制度。積極穩妥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調查數據管理平臺。加強科技創新引領。著力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全年培育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30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搭建“產學研用”合作平臺。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五礦與科研機構合作共建石墨研究院。加強農業科技示范項目建設,提升農業新技術應用能力。培育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動“數字鶴崗”建設,統籌推進智慧水務、智慧養老、智慧供熱等平臺建設,提升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數字化水平。大力建設數字網絡設施,新建5G基站730個,統籌加快5G網絡布局、示范應用和創新發展。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緊跟居民消費多元化和結構升級趨勢,促進商貿業與電商、網紅直播等新經濟、新業態融合發展,合理引導線上線下消費提質擴容。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秉承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理念,持續做好“金鶴回崗”“金鶴助企”工作。強化職業教育培養能力,圍繞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實施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培育和發展更多的優秀高技能人才。支持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加強對服務三農的科技特派員動態監測和績效評估,助力鄉村振興。

  (六)更加注重品質提升,精心建設美麗家園。落實城市更新行動,統籌城市規劃、生態建設、建設管理,打造“一城山水半城林”的秀美城市新印象。科學規劃城市。高起點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堅持“多規合一”原則,統籌整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主體功能區規劃,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實現“一個規劃、一張藍圖、一管到底”,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保護新格局。加快生態建設。堅持保護優先、恢復為主,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整治工程,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創建國家級森林城市,探索實施“林長制”,穩步推進“四個一”工程建設,加強燃煤鍋爐、機動車污染管控,確保大氣環境質量PM2.5年均值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以上。完善河湖管護機制,制定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全面完成“兩河十四溝”綜治二期工程,實現長制久清,確保全市水源水質達標率穩定在100%。開展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創建工作,完成礦山環境治理工程800公頃修復任務。加大自然生態保護力度,啟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工作,保護轄區生物多樣性。大力推動城市建設。推動佳鶴鐵路建成試運行,鶴崗機場開工建設,關門嘴子水庫完成年度投資,推動鶴伊高速、機場路等公路建設。升級改造學府路、友誼路等6條城市道路,推動福誼街中段、南段等棚改配套道路建設。新建、續建保障性住房2504套,實現主城區棚戶區清零。改造老舊小區42棟、3191戶。基本完成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建設歷史記憶保護街區,加快新一豎井、嶺北露天礦工業遺產申報工作。增強防洪排澇能力,完成15座市屬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加強城市地下管網建設和改造,建成北山凈水廠,改造二次供水加壓設施及小區管網;啟動“一網多源”供熱工程,提升供熱安全保障;完善管道燃氣專項規劃,提高管道燃氣使用率。精細管理城市。堅持“繡花式”管理城市的理念,推動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完善城市設施功能,實施城市路燈節能改造工程,完成10條街巷道路亮化,建設2處城區停車場,加快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探索實施“路長制”,推動數字城管信息化平臺建設,建立健全揚塵污染防治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城市環衛機械化作業水平,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

  (七)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工作著力點放到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上。全面促進創業就業。圍繞高校畢業生、轉崗職工、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積極落實二十七條措施,深入實施萬名黨員干部“一助一”就業創業行動,確保就業創業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深入開展“五型就業社區”創建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送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資金,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科學整合教育資源,最大限度體現教育公平,實現“上學不求人”。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不斷提高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和師德師風建設,從嚴整治課外補課不正之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新時代體育美育工作,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開展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位置,持續打造“健康鶴崗”。啟動市人民醫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鶴礦醫院急診綜合大樓等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三醫聯動,建設智慧醫療平臺實現信息化互聯互通,大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積極與國內知名院校合作,探索建立“名醫工作室”。全面落實醫療惠民政策,為貧困低保肺結核、肝炎等患者群體提供免費治療服務。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加大資金籌集力度,確保機關事業單位運行經費正常供給、干部職工工資報酬和退休人員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實現社會保障法定人員全覆蓋。提升醫療保障水平,將職工、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再提高至74萬元、62萬元,認真執行心臟冠脈支架等醫用材料價格標準,進一步減輕群眾的醫療負擔。統籌財政資金,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供養標準,加大社會救助力度,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關愛留守和困境兒童,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優化公共文化體育服務供給。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開展建黨百年系列慶祝活動,全面完成全市鄉鎮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建成五指山體育公園,建設滑冰館等體育場館,安裝全民健身苑、健身路徑33套,積極開展群體性賽事活動,全面打造全民健身運動模范城市。加強社會綜合治理。積極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健康發展,加強政府性債務風險防范能力,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健全應急管理協調指揮聯動機制,開工建設25孔科學臺陣、新一代天氣雷達,升級改造礦震監測臺網,有效提高災害預報預警能力。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抓好煤礦、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加強本質安全型礦井建設,完成全市礦井運輸串車改皮帶、人員運送人車改猴車、煤炭采掘人工改機械“三改”任務,不斷提升智能化、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嚴格監管,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嚴格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六建”任務,全面推進派出所標準化建設,依法打擊各類犯罪,打造平安鶴崗。

  (八)更加注重自身建設,打造人民滿意政府。為更好地完成今年的各項任務,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自身建設。堅定政治方向。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要求,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在重大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推進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履行政府職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體系。嚴格落實“三重一大”、招投標、財政支出等制度,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深入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杜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強化實干擔當,對重大決策、重點項目、重要工作堅持久久為功,以動真碰硬的作風破解難題。繼續壓縮行政支出,把有限的財力更多用于改善民生。堅持廉潔從政。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加大對公共資金、國有資產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力度,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行為,讓清正、清廉、清明成為政府的鮮明底色。

  各位代表,“十四五”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肩負新的時代使命。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凝心聚力、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鶴崗作出新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鶴崗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1月13日 李洪國)

2021-03-01 15:40 來源:鶴崗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