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5日訊 記者從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 1月13日下午,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戴穎介紹了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效及2020年主要任務。2020年,北京市將把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作為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凝聚各方力量,銳意改革、務求實效,以增加企業和群眾更多獲得感為目標,以法治化建設為主線,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著優勢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
一、2019年從樣本到樣板 助推中國營商環境排名躍升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北京加快腳步,先后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2.0、3.0版改革政策,共計318項任務和措施,推出了一批具有創新性和影響力的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9年是北京推動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的第二年,全年102項改革任務和2.0版114項任務已經全部完成,2019年11月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3.0版204項改革任務已完成159項,占78%。
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創新舉措逐步推進,換來的是企業獲得感的不斷增強。現如今,本市企業開辦、辦理建筑許可、不動產登記等6個領域壓縮審批時間349天,減少審批環節33個。其中,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實現1天、1個環節,供電、供水、供氣小微工程接入實現“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企業納稅、跨境貿易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時間大幅壓縮。
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10個經濟體之一,共采納北京市改革88項。在世界銀行2020年報告中,北京得分78.2分,相當于位列全球28名,為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的大幅提升做出積極貢獻。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中,北京連續兩年綜合排名第一。同時營商環境改革也得到了企業和群眾的充分認可,兩年來市區兩級政務服務大廳共收到表揚信和錦旗7900多件。
二、2020年刀刃向內自我革命 決心更大服務更精準
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涉及范圍廣、領域多,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既需要政府刀刃向內的深刻自我革命,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
2020年,北京市將把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作為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凝聚各方力量,銳意改革、務求實效,以增加企業和群眾更多獲得感為目標,以法治化建設為主線,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著優勢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
(一)以告知承諾為基礎 重點推進審批制度改革
2019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試點開展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行政機關辦理審批事項時,只需提出明確的辦理條件、標準和要求,申請人承諾符合這些條件、標準和要求,行政機關就不再審批,直接辦理。
北京昭衍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就是這一制度的受益者。該公司投資建設的亦昭醫藥中試基地項目共需辦理16個審批事項,除立項、規劃許可、施工許可需審批外,其他審批事項都采用告知承諾方式辦理。
無獨有偶,豐臺區去年也開展了企業開辦地址承諾制試點。企業提交承諾,通過系統自動校驗、核準申請信息,即可獲得營業執照,15分鐘就能完成企業開辦登記。
2020年,北京計劃將把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推廣至“三城一區”,企業開辦承諾制逐步擴大范圍。
(二)以信用為基礎 加快推進監管制度改革
誠實守信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北京對于信用良好的企業也給予了諸多優惠。比如“信易貸”政策,政府將誠信企業信息推送給銀行等金融機構,方便企業獲得貸款。
同時,為了引導企業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北京積極開展企業信用監管,對企業的信用信息進行記錄、評價、分類,采取相應的獎勵或懲戒等措施, 并根據企業信用風險等級高低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對500余家高風險企業實施重點檢查,有效提高檢查發現問題的比例。
2020年,北京將進一步完善信用監管制度,建立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相結合,進一步提高監管的精準性和監管效能。同時建立信用修復機制和異議制度,允許企業通過做出信用承諾、完成信用整改、提交信用報告等方式開展信用修復。
(三)以標準化為基礎 深入推進政務服務制度改革
對企業來說,所盼所需就是辦事“再快點、再簡單點”。北京以此為落腳點,不斷規范政務服務事項和辦事指南,共完成市、區、街鄉、村四級11類9300余項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梳理,做到全部政務服務事項名稱、類型、依據、編碼四統一。
同時,下大力氣減事項、減材料、減時限、減跑動,市級壓減行政權力事項79項,政務服務辦事申報材料精簡比例達到60%,辦理承諾時限壓減60%,638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次不用跑”或“最多跑一次”,辦事平均跑動次數由2018年的1.5次壓縮至0.3次以下。
2020年,北京將進一步推進政務服務統一管理規范,統一服務標準,統一編制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工作流程和辦事指南,明確事項辦理條件、環節、時限、收費標準、聯系方式、投訴渠道等內容,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條件不得含有“其他”等兜底條款。
繼續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在2019年的基礎上,辦事申報材料再精簡20%,辦理承諾時限再壓減10%。
推進跨層級、跨部門事項聯辦,圍繞“辦成一件事”,再推出200個聯辦事項。
(四)以區塊鏈為基礎 大力推進信息共享制度改革
“互聯網+政務服務” 已經成為北京政務服務的常態,如今,市、區兩級90%以上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可辦,通過“北京通”APP、微信、支付寶、百度等渠道可辦理的服務事項均超過600項。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在不動產登記、企業開辦等領域探索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初見成效。以海淀區開展的不動產交易區塊鏈應用試點為例,已實現國家級和市級12類數據共享,大幅壓減辦理時間。具體壓減了多少?數據是最好的答案——去年5月以來,應用區塊鏈技術共辦理不動產交易1560筆,每筆材料核驗時間由15分鐘降低至2分鐘。
2020年,北京將在不動產登記、一證辦電、辦理建筑許可、電子民生卡、房屋租賃、公證、積分落戶等20余個領域推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提高政務服務效率,方便企業辦事。
此外,利用新技術推動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全程網辦”,1000項政務服務應用實現“掌上辦”,200項服務實現“一證通辦”。
發布會上,北京市發改委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戴穎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2019年,北京市營商環境在世行評價和全國評價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排名,那么請問營商環境改革為北京發展帶來了哪些變化,取得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效果,還有哪些改進的空間?
答:兩會代表都非常關注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也充分認可兩年來北京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的成效,去年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2.0、3.0版,落實了三年行動計劃2019年任務。主要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
一是政務環境更加便利。持續加大“一門、一網、一窗、一次”改革力度,市級54個部門996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服務大廳辦理,市級大廳事項進駐率達到90%,70%的政務事項可在綜合窗口辦理,市、區兩級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638項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或者“一次不用跑”。本市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水、電、氣、熱、有線電視等公共服務企業設定的證明全部取消。12345市民服務熱線去年10月開通企業服務功能以來,截止到年底共受理企業來電1.2萬件,直接答復1萬件,占到86%。
二是投資貿易環境更加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全面落實國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全面推進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2019年本市共向民間資本公開推介項目115個,涵蓋住房保障、高端服務業、城市更新、文化教育、便民商業、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總投資近2000億元。1-11月完成民間投資同比增長2.2%。
三是創新創業環境更加優越。出臺《北京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權屬改革等實現制度性突破。全面落實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全年為企業和社會減負約1800億元。通過推行開辦企業免費刻制公章,小微工程供水、供電、供氣“三零”服務,建設工程招標全過程電子化等措施,直接為企業節省經營成本約20億元。
四是法治環境更加公平公正。商事案件司法保障不斷強化。實行商事糾紛網上立案、處置財產網上拍賣等措施,實現執行合同平均時間由510天壓縮為227天。在全國首批成立專門破產法庭,全市破產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由620天壓縮至300天左右,破產成本由22%降低到17%。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的改革成果距離企業的訴求和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在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統一、公開透明的監管制度、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推進改革政策落地見效等方面依然存在著很大的改進空間。我們將大力度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力爭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