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地帶的惠州潼湖濕地,一個定位于“廣東硅谷”的生態智慧區正在崛起——今年2月,經廣東省政府同意,廣東省發改委正式印發《廣東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發展總體規劃(2017—2030年)》,明確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國家綠色生態城市示范區、廣東高端創新要素集聚區、大珠三角融合發展先行區,打造“廣東硅谷”。從去年6月起,短短1年時間內,這里已引進了思科潼湖科學城、華大基因(惠州)基地、中關村科技金融小鎮等20多個國內外重點項目、企業研發基地、高端研發機構。
近日,計劃3年投入300億元的廣東省首個科技小鎮示范項目碧桂園創新小鎮動工興建。記者了解到,創新小鎮定位為世界級的物聯網和智能控制產業基地,以“城市編織”為規劃理念,沿綜合科技發展帶將串聯建立3大特色科技產業組團。東部組團以智慧城市+科技服務為核心,中部組團以智能制造+智能控制為核心,西部組團則以物聯網+大數據為核心。
對于入駐創新小鎮后的發展前景,不少簽約企業都表達了信心。入駐企業代表軟通動力是中國領先的創新型技術服務商,軟通動力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余偉杰表示,將以惠州當地支柱產業,特別是大數據產業作為切入點,搭建和運營包括大數據產業園等眾多模塊的綜合服務平臺。而另一家簽約機構代表——華興資本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新衛則表示,在促進產城融合的過程中,華興資本可以在金融對接和產能服務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并且未來這種合作會越來越多。
在日前舉行的“廣東硅谷”創新發展論壇暨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發展研討會上,來自聯合國、國家部委和廣東省的相關專家學者積極把脈支招。專家表示,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有很多優勢,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可吸引全球創新資源進行成果轉化。
據惠州市常務副市長、潼湖生態智慧區規劃建設指揮部總指揮范中杰介紹,在潼湖生態智慧區,惠州先后啟動了創新與總部經濟區、國際合作產業園和創新園等起步區建設。
去年下半年以來,潼湖生態智慧區已引進來自美國、比利時、韓國、中國香港以及內地共20多個高端創新項目,并集中吸引了大批新型研發機構和創新團隊,有希望在深圳周邊率先實現功能一體化、交通一體化、配套一體化、服務一體化的世界級創新產業集聚地。
據了解,目前潼湖生態智慧區落戶高端科研院所13家,如教育部中國高校(華南)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南方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研究中心、移動互聯網及智慧城市應用研究中心、無人機遙感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等;同時,引進創新產業項目7宗,除碧桂園創新小鎮,還有思科潼湖科學城、華大基因(惠州)基地、中關村科技金融小鎮、萬城智慧項目等;研發項目7宗,包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南創新基地、TCL集團智能互聯網全球研發基地等,還有萬城集團總部、勝宏科技業務總部、贏合科技研發總部等總部項目。
惠州副市長陳高燕向記者介紹,目前,潼湖生態智慧區產業集聚凸顯,項目總投資達到近3000億元,在智慧區約38平方公里的建設用地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投資達76億元。惠州正制定3年初具規模、5年基本成型的工作方案,高標準高起點建設綠色智城、廣東硅谷。(經濟日報 記者 張建軍)
(責任編輯:宋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