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荊門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6日 陳家偉)

2023年03月20日 16:34   來源:荊門市政府網   

點擊查閱更多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月6日在荊門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陳家偉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荊門發展史上極為艱難、極具挑戰、極其難忘的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在市委堅強領導下,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克難攻堅、頂壓前行,努力營造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實現了新一屆政府工作良好開局。全市主要經濟指標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民生底線兜牢兜實,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邁穩“第一步”、見到新氣象,交出了一份難中求成、殊為不易的答卷。

  這一年,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和我市石化、磷化、建材、農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艱難轉型的復雜局面,我們堅持應急與謀遠相結合,實施了一系列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的過硬舉措,明確了“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總體思路,在極為特殊和困難的條件下穩住了經濟基本盤,邁上了轉型新征程。

  這一年,面對激烈的區域競爭,我們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實施了一批改變產業格局、交通格局的重大支撐性項目。長城汽車量產,產值逼近百億;億緯產值突破150億元,動力電池產能達到111.5GWh,建成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荊荊、武荊宜高鐵建設提速,襄荊高鐵開工建設,荊門“高鐵時代”呼之欲來,“荊楚新門戶”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這一年,面對新冠疫情反復沖擊和近十年來最嚴重伏秋冬連旱,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團結拼搏,用最短時間最小代價戰勝多輪輸入性疫情,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千方百計抗旱保豐收,實現糧食、蔬菜、水產品等穩產保供,最大限度減少了旱情對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影響。

  這一年,面對大規模減稅降費、減收增支帶來的財政運行困難,我們堅持民生投入不減、為民辦實事優先,財政民生支出占比達到80.2%;扎實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一年來,我們保持闖勁拼勁韌勁,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難,在非常之年取得非常之績,主要做了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穩增長促發展,經濟承壓前行、恢復態勢明顯。全面快速落實中央、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因時因勢推出256條穩增長措施;出臺支持現代服務業、建筑業、物流業、電子商務發展和促進住房消費、文化旅游消費等多項政策措施,有力有序推動經濟復元重振。前三季度GDP增長4.7%,與全省同步,高于全國1.7個百分點。深化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28個,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50個,長城汽車(二期)、一道新能源光伏組件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戶。扎實推進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060個,其中新開工入庫項目500個;天順風能、海太歐林等400個億元以上項目建成投產,碾盤山水利水電樞紐工程首臺機組具備發電條件。深入開展“解穩促”活動,建立線上服務平臺,打造產銷對接“工業淘寶”,企業滿意度98.5%。推出促進消費實施細則,發放汽車消費“大禮包”,擴大城鄉消費,激活新型消費,鄂中電商直播基地、泰康京山農場(二期)投入運營。成功舉辦湖北省第三屆園博會、油菜花旅游節等節會活動,全年接待游客258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50億元。

  (二)全力調結構提質效,產業加快轉型、動能提檔升級。荊門獲批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鐘祥躋身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儲能與動力電池實驗室升級為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動力儲能電池產業集群入選全省創新型產業集群。“荊門造”AG50亮相珠海航展,收獲訂單13架;AG600M(滅火型)在荊門完成投汲水試驗。荊楚科創城加快建設,科創社區投入運營。創新型企業加快成長,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8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852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長城汽車公司獲批國家級“數字領航”試點示范企業,格林美、宏圖公司被評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全市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10億元,增長121.3%。實施新一輪綠色技改“三年行動”,完成技改投資425億元,增長19%。荊門石化首套高溫合成導熱油項目投產,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新洋豐5萬噸磷酸鐵項目建成投產,傳統化工產業轉型取得突破。我市躋身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數字賦能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6家企業入選省級智能制造試點,17家企業成為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實施服務業“五個十工程”,荊楚520數字文化產業園開園,申通快遞區域分撥中心投入運營,綠林山景區完成改造升級,金融保險、研發設計、信息科技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

  (三)全力推改革擴開放,營商環境優化、發展活力增強。25項改革事項、32個試點上榜“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東寶深化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鐘祥推進企業年報自主公示典型經驗在全省推廣。

  全域推廣招投標“評定分離”改革,我市入選首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扎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一網通辦”“一窗通辦”實現全覆蓋,“一事聯辦”申報材料、辦理時限壓減40%以上。在全省率先設立“企業家日”,成立企業家聯合會,創新開展“政企早餐會”。全面推行“免申即享”,兌現惠企政策資金60.1億元。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7.51萬戶,增長173.6%,增幅居全省第2位。加快對外開放平臺建設,荊門國際內陸港開港,荊漢(歐)國際物流班列常態化運行,保稅物流中心(B型)進出口貨值2.64億美元,增長82.4%,總量居全省第2位。全市進出口總量突破200億元,增長48.7%,增幅居全省第3位。積極融入宜荊荊都市圈建設,打通207、348國道和沙洋漢江二橋等快速通道,謀劃推進武荊宜高速等重點項目221個,30個項目納入全省推進區域發展項目清單。

  (四)全力拓空間補短板,城市功能完善、品質形象提升。扎實推進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和“一張圖”建設,完成“三區三線”劃定,新增城鎮發展空間68.7平方公里。加快城市更新,重點調度中心城區和縣市城區城建項目343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61個,市博物館新館、圖書館新館、城市規劃展覽館等公用工程投入使用,白云大道、月亮湖北路改造通車;沙洋江灘公園開園,鐘祥“一江兩湖”生態綜合治理加快推進,京山京源大道完成綜合改造。用“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建成智慧城市大腦,城市運行管理平臺投入使用,中心城區數字化管理全覆蓋,荊門靜脈產業園全面投入運營。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沙洋上榜全國農產品百強縣,鐘祥榮膺中國縣域投資競爭力百強縣、中國縣域旅游百強縣,京山獲評全國縣域旅游發展潛力百佳縣,東寶躋身全省十強消費縣市區,荊門高新區被確定為國家火炬動力電池特色產業基地。

  (五)全力強基礎惠三農,鄉村振興加快、脫貧成果鞏固。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扛牢扛實糧食安全第一責任,新增高標準農田37.69萬畝,糧食總產量289.51萬噸,穩居全省前三。實施漢江堤防加固三期工程,整治病險水庫122座。建成全省首個農機裝備產業園,推廣北斗終端利用,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2.8%,居全省第2位。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傅廷棟院士工作站加快建設,新增29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創建1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深化鄉村建設行動,基本完成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1200公里,建成五洋線、環惠亭湖、鐘祥旅游環線、漳河環庫生態圈等美麗鄉村示范片,新增美麗鄉村示范村58個。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138個村完成“政經分離”試點,負債50萬以下的村實現債務清零。

  (六)全力辦實事增福祉,社會事業進步、民生保障有力。城鎮新增就業4.89萬人,新增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7735人,我市入圍全國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實施城市。養老、醫保、住房公積金實現“一事聯辦”,慢性病補助“隨到隨辦”、生育保險“免申即享”,長護險試點提檔升級,建成95個社區養老服務驛站、30個幸福里食堂。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30所、新增學位16074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校生占比由10.9%降至4.56%。出臺優化生育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一攬子政策。國家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創建通過省級審核。完成適齡婦女宮頸癌免費篩查8萬人次。市疾控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鐘祥市人民醫院創建為三級甲等醫院。屈家嶺遺址公園獲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京山入選全國第一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市、區),圣境山滑翔基地被評為首批國家體育科普基地。

  (七)全力守底線護安全,風險防范有力、社會和諧穩定。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早發現、主動防、快處置,筑牢常態化疫情防控屏障;科學精準落實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及時緩解群眾購藥難、就醫難問題,全力保健康、防重癥,防控工作平穩轉段。科學編制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系統推進漢江荊門段綜合治理,水環境質量完成省定考核目標。鐘祥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東寶獲評湖北省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開展安全生產“百日雙掃”整治行動,聘請第三方評估機構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安全技術復核,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探索打擊整治新型犯罪工作新機制,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實施金融、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到1.5%以內,“保交樓”樓盤全部復工,社會大局保持安全穩定。

  (八)全力轉作風抓落實,治理依法有序、效能不斷提高。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始終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全過程各領域。堅持依法行政,規范政府重大行政決策行為,出臺、修訂3部政府規章,推進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成立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和各方面監督,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地方性法規議案2件,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96件、政協委員提案279件。修訂市政府工作規范,進一步完善周碰頭、月調度、季拉練等工作機制,強化求實務實抓落實的鮮明導向。持續加強政府審計,堅決糾治“四風”,嚴防嚴控廉潔風險,勤勉履責、高效干事的氛圍更加濃厚。

  與此同時,我們統籌推進政府其他各項工作,國防動員、國防教育、人民防空、后備力量建設、軍民雙擁共建、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等工作提質提效,統計、仲裁、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港澳臺、機關事務、新聞出版、保密、地方志、檔案、科普、氣象、移民、防震減災、對口援建等工作扎實推進,工會、婦女兒童、青少年、社會科學、文藝、老齡、殘疾人、紅十字會等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成之惟艱,極其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關心關懷的結果,是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拼搏奮進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向駐荊部隊、武警官兵、中央和省駐荊單位,向關心支持荊門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總量不大與發展后勁不足并存,傳統產業“量大勢弱”與新興產業“勢強力弱”并存,中心城區首位度不高與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增長乏力并存,實體經濟經營困難加大與市場消費信心不足并存;生態建設和污染防治任務艱巨,中心城區大氣污染、部分流域水環境污染等問題仍然突出;就業、養老等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配置不夠均衡;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攻堅克難的能力不足、斗爭精神不強等問題仍然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加大工作力度,認真加以解決。

  二、2023年工作安排

  黨的二十大科學謀劃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描繪了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宏偉藍圖,賦予荊門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的新定位新使命。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全力建設“示范區”、建功“先行區”。

  ——必須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作為根本原則,堅定不移答好中國式現代化“荊門卷”。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我們要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始終把忠誠核心、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緊跟核心作為最大政治,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把荊門各項工作放在全國、全省的大格局中謀劃推進,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荊門篇章。

  ——必須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堅定不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發展是生命線,轉型是硬道理。我們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找準荊門定位,在貫徹落實國家、省重大戰略中展現更大作為,在深度融入全省“三高地兩基地”建設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力爭通過3年努力,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0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6000億元,“4211”產業體系初具規模,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果。

  ——必須把共同富裕作為奮斗目標,堅定不移建設民生幸福標桿城市。為政貴在行,民生重在實。我們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以共同締造理念解決群眾所急所困、所需所盼,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穩步推進全民富裕、全面富裕、共建富裕、逐步富裕,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必須把統籌發展和安全作為基礎前提,堅定不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我們要認真落實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推動四化同步發展,堅決守牢水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大氣環境安全和社會穩定安全底線,確保江河安瀾、社會安寧、人民安康。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荊門建市四十周年和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的攻堅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從國內外發展大勢看,雖然受逆全球化、俄烏沖突和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等影響,發展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隨著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從我市情況看,乘借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深度融入宜荊荊都市圈的東風,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實施,一大批新增長點正在形成,荊門的城市空間格局、產業格局、交通格局正在發生歷史性變革。荊門的希望在未來,未來就在明天。我們既要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做好應對風高浪急重大考驗的準備,又要增強信心、激揚斗志,在新起點新征程上奮力書寫新的精彩華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好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力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以優異成績迎接建市四十周年。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生態環境質量鞏固提升,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糧食總產實現58億斤以上。

  今年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定不移促進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筑牢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底盤

  始終把發展實體經濟作為重中之重。推進制造強市建設,認真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紓困政策,進一步提振企業信心,全年新增“四上”企業4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50家以上。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做好原材料保供穩價,強化用工、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加強地產品銷售對接,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優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機制,強化政銀企合作對接,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全年新增信貸200億元以上。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新增上市公司1家。大力實施質量強市戰略,培育一批質量標桿企業,支持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建設。做好第五次經濟普查工作。健全企業需求對接、訴求辦理“直通車”機制,對招商引資企業和本土企業一視同仁、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平等對待,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發揮企業和企業家創造性,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始終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重要引擎。充分發揮投資對穩增長、優結構的關鍵性作用,進一步提振投資信心,力爭全年完成投資2100億元,增長12%。緊盯國家、省重大戰略,謀劃建立產業轉型、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保障項目庫。堅持以招商看發展論英雄,增強“選礦”意識,優化駐點招商機制,聚焦主導產業、領軍企業、高科技企業、成長型企業,強化產業鏈招商,力爭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40個,其中20億元以上項目60個、百億元項目3個。聚焦省市重點、地方政府債券等六類重點項目,建立健全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確保北山抽水蓄能電站等520個億元以上項目開工,420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切實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

  始終把釋放消費潛力作為關鍵抓手。落實擴大內需戰略,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出臺批零住餐業支持政策,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力爭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優化商業網點布局,推動縣域商業體系建設,改造升級專業市場,擴大優質商品供給,釋放消費潛力。落實“三穩一保”系列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支持新能源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促進養老育幼服務消費,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發展數字文旅、智能體育、智慧醫療等新業態。大力發展電商經濟、網紅經濟,支持鄂中電商直播基地、共道數字荊門產業園等平臺做大做強,力爭更多“荊門產”走出湖北、走向全球。

  (二)堅定不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支撐

  加快傳統產業強鏈提質。深化“千企千億技改”工程,實施重大技改項目100個,完成技改投資450億元。推進化工專業園區申報認定,抓好荊門石化“兩個百萬噸基地”、謙信化工60萬噸醋酸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石油化工由煉油主導型向煉化特一體化轉變。以洋豐氟基硅基鈣基新材料產業園、鄂中生態磷酸鐵等項目為依托,推動磷化產業由肥料主導型向高效專用肥料與磷系新材料相結合轉變。支持湖北弘諾光伏壓延玻璃等項目建設,推動建材產業向綠色化、高端化轉型。大力開發長壽食品、預制菜等特色產品,推動農產品加工產業向特色化、品牌化發展。

  加快新興產業補鏈建群。堅持全產業鏈謀劃培育,完善雙鏈長制工作體系,突破性發展新能源電池、汽車裝備、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勇于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推動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支持產業鏈向縣市延伸,開工建設曙光汽車產業園;加快長城汽車(二期)建設,力爭“荊門造”車型增至5款、產能30萬輛以上。加快億緯動力儲能電池、格林美鎳化工產業園、恩捷隔膜、科達利精密結構件、雄韜鋰能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全國動力儲能電池產業示范園區、華中鋰電之都。推進荊門航空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大力發展研發制造、航空服務、應急救援等全產業鏈,高質量建設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

  加快現代服務業延鏈擴量。堅持做大總量與提高質量并重,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進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著力補齊現代物流業短板,打通國際內陸港與漢江組合港多式聯運通道,申報建設綜合保稅區,確保綜合服務區二期、公鐵作業區二期投入運營;培育專業物流園區,支持物流企業向供應鏈物流轉型,鼓勵商貿流通和快遞龍頭企業設立集散中心、分撥中心,打造電商物流區域性總部基地。大力發展研發設計、科創服務、信息應用、金融保險、高端商務、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創優旅游品牌,力爭明顯陵創成5A級景區,極客公園、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圣境山旅游區創成4A級景區,擦亮愛飛客“一飛沖天”、圣境山“一傘浪漫”、京山“一網情深”等運動品牌,創建國家體育消費示范城市。

  加快數字經濟擴鏈賦能。推進5G基站、“雙千兆”網絡、工業互聯網平臺、移動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建設,支持重點行業、企業建設5G專網,推進工業運行分析中心、產業駕駛艙中心、精準招引中心和企業服務中心等項目落地。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中小微企業“上云用數賦智”,創建國家兩化融合貫標企業5家、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5家、省級上云標桿企業2家,梯度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帶動力、競爭力的數字化龍頭企業。

  (三)堅定不移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增強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動能

  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實施荊楚科創城核心區項目滿園、人才滿園工程,加快推動(光谷)離岸中心建設。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做實做優格林美國家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航特飛所國地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建設儲能與動力電池、藥物合成與優化等省級重點實驗室。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在荊楚科創城建設產業發展共性技術研發中心,聯合上下游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10家以上。

  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生態。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制定供給、需求、應用“三張清單”,精準實施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荊楚科創城建設成果轉化基地,全年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60億元,轉化科技成果100項。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嚴厲打擊侵權假冒行為。實施科技金融“滴灌行動”,引進天使投資、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等社會資本,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推行科技企業主辦行制度,全社會研發經費占比達到2%以上。

  構建“引育用留”的人才保障體系。實施“才聚荊楚·智匯荊門”工程,推出“荊英卡”,引進高層次人才1000人,其中理工類人才50%以上。深化“專業人才智匯基層”活動,選派30名“科技副總”、100名“農博士”、500名科技特派員,到企業和農村開展科技服務。開展“菁英學子看家鄉”活動,支持校地共建大學科技園免費向在校大學生開放,支持各類孵化器引進高校畢業生雙創團隊,新增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10000人,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熱土,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潛能。

  構建“以德為先、學用結合”的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支持荊楚理工學院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加快荊門職教城建設,提高縣域職校辦學水平,推動專業學科與地方產業充分對接,做實訂單班、實訓基地、創新工廠等校企聯合運作實體,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快補齊城區中小學教育資源短板,新改擴建一批公益性普惠幼兒園。推進市實驗小學遷建,年內開工建設。加強縣域教聯體建設,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持續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鞏固民辦義務教育規范發展成果,多措并舉落實“雙減”政策,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切實提升教育滿意度。

  (四)堅定不移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提升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顏值

  推動城市更新。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落實落地,優化城市空間、用地、產業布局,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實施中心城區城建項目226個,完成年度投資100億元。加快荊楚科創城、高鐵新城等重點片區建設。打通羅漢山隧道,連通荊山大道,實現二環線全線貫通。堅持“一步規劃、分步實施”,系統推進中心城區和縣市城區地下管網、停車場、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城鎮適老化建設改造,完成老舊小區改造207個。推進中心城區集中供熱,全面完成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實施民主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項目,加強城市風貌管理,提升城市文化內涵。

  深化產城融合。圍繞“產業先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功能完善”,推進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共榮。優化產業布局,拓展發展空間,支持荊門高新區與4個省級經濟開發區聯動發展,探索“一區多園”飛地經濟發展模式,高標準建設國際能谷·鋰電小鎮和長城汽車小鎮。統籌規劃建設愛飛客小鎮、高鐵新城、長寧新城。謀劃創建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專業示范園區。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提升電力、燃氣、供水、供熱、公交等保障水平,加快優質教育、醫療、文體設施和商業綜合體等建設,打造產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未來新城。

  創新城市治理。以“智慧荊門”建設為引領,加快城市治理數字化轉型。堅持數字賦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深度保潔和美麗街區創建,實行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市政設施安全性,健全基層應急管理體系,提高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能力。加強數據整合,打通“信息孤島”,推動智慧城市大腦高效運行,支持縣市建設城市運管平臺,實現“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實施增綠提質行動,做好國家園林城市復查迎檢。把共同締造理念貫穿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全過程,實施思想政治引領、文明素養養成、城市治理提升、傳統文化浸潤等行動,讓城市文明持續“保鮮”、常態“光鮮”。

  (五)堅定不移推進鄉村振興,夯實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基礎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實施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新建高標準農田37.55萬畝;大力發展高油酸油菜,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增加優質農產品供給,守好人民群眾的“米袋子”“油瓶子”“菜籃子”。

  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擦亮“中國農谷”金字招牌,實施產業強農行動,

  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六個一”工程,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全鏈條升級。加快京山現代農業產業園、江漢平原油菜產業集群、華中花卉苗木交易市場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提升荊門高油酸菜籽油、京山橋米、鐘祥壽鄉食品等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著力打造“全國油菜產業發展第一市”。實施科技強農行動,推進橋米品種提純復壯、抗根腫病高油酸油菜品種聯合攻關,建設農機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爭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實施綠色強農行動,持續抓好長江“十年禁漁”,落實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大力實施強縣工程。加快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就地城鎮化和以縣域為單元的城鄉統籌發展。實施縣城品質提升行動,支持沙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鐘祥、京山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施縣域產業提振行動,支持荊門高新區·掇刀區當好市級領跑龍頭,做大做強綠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制造三大千億產業,沖刺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支持沙洋縣發展綠色食品、功能玻璃、新能源裝備等產業,力爭在全省爭先進位,建設城鄉統籌發展先行區;支持鐘祥市發展精細磷化工、裝備制造、長壽食品等產業,奮力躋身全國百強,建設漢江生態經濟發展先行區;支持京山市發展智能裝備制造、綠色稻米、文旅大健康等產業,加快沖刺全國百強,建設“兩山”理論實踐創新發展先行區;支持東寶區發展綠色建材及家居、電子信息等產業,確保全省縣域經濟考核排名重返一類第一梯隊,建設現代產業發展先行區;支持漳河新區發展航空制造、現代服務業,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支持屈家嶺管理區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推進農文旅融合,打造“中國農谷”核心區。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強化“兩業”幫扶、兜底保障,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讓脫貧群眾生活更上一層樓。構建統籌縣鄉村的三級服務體系,推動鎮村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平臺實質性運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建立緊密型“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大力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村級債務化解率100%,村集體經營性收益過10萬元村達1055個。實施擦亮小城鎮和鄉村建設行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健全政府、社會、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系,推廣應用紅管家、紅領章等數字化、積分制管理辦法,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引導群眾革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

  (六)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拓展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空間

  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復制推廣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試點經驗。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深化“一網通辦”“一窗通辦”“一事聯辦”“跨域通辦”,實現高頻事項“免證辦”、高頻證照“免提交”,打造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升級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行“證照分離”“一業一證”“承諾即入”,允許“一照多址”“一址多照”,提升準入準營便利度。優化投資和建設項目審批服務,全面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多測合一”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推行規劃許可“承諾豁免”制度。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推廣“交房即辦證”模式。推進公共資源交易數字化轉型,深化“評定分離”改革,加快平臺整合共享,實現“一網交易”。加強誠信荊門建設,開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深入開展“解穩促”活動,定期舉辦“政企早餐會”,完善“12345”專線訴求辦理機制,推進惠企政策應享盡享、直達快享、免申即享,努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改革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深化市屬國有企業重組改革整合,聚焦主責主業,推動要素資源向優質企業、優勢主業集中。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推進縣域流通網絡服務強縣工程,服務農民生產生活。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規范高效運行。推進沙洋宅基地改革、鐘祥農業社會化服務全國試點工作。完善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制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開展社會組織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回頭看”,清理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

  構建內暢外聯的開放體系。加快“三條高鐵”、漢江沙洋港疏港鐵路、武荊宜高速、沙洋煤炭儲備·集裝箱散改集基地等工程建設,推進鐘祥機場軍民合用改擴建、長荊和荊沙鐵路改造、沙洋2×100萬千瓦火電等項目前期,確保234國道鐘祥城區繞城段、347國道京山段、鐘祥豐樂漢江大橋等項目建成通車。推進漢江航道整治,提升通行能力。以高鐵新城為樞紐,推動各類要素集聚,謀劃發展高鐵經濟。積極發展跨境電商,促進電商平臺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外貿企業擴規壯體,新增出口備案企業80家、出口實績企業25家以上。

  主動融入宜荊荊都市圈建設。推動交通同網、產業同鏈、生態同保,建設互聯互通的高等級航道網、鐵路網、高速公路網;依托磷化、鋰電、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優勢,聯合建設國家級精細磷化產業示范基地、新能源動力電池重要生產基地、綠色農產品深加工基地;組建城市群旅游聯盟,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建立漳河、長湖流域應急聯防聯控機制,協同推進“四水共治”。

  (七)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擦亮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底色

  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生態環境問題集中整治攻堅年行動,突出抓好中央及省生態環保督察等反饋問題整改。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深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和網格化治理,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環境績效升級工作,狠抓揮發性有機物源頭治理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逐企逐問題抓好整改,推動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全面實施河流跨界斷面水質目標考核,推進竹皮河、浰河、天門河、長湖等綜合治理,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確保水功能區水質持續向好。開展涉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風險。

  持續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強化“三線一單”分區管控,構建“一帶兩屏一平原”的國土空間保護格局,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深化河湖長制,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認真落實林長制,精準開展國土綠化,加快城北生態防護林建設,確保森林蓄積量增長3%以上。深入推進石料行業全產業鏈治理,加快礦山復綠、生態廊道建設。

  持續推進低碳循環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實施碳達峰“八大行動”,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禁止新上高污染高耗能高風險項目。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提質升級,深化電子、農林、工業、醫療等固廢循環利用產業鏈,高標準建設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八)堅定不移保障民生福祉,共享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成果

  強化就業優先導向。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建設與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高質量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家門口”就業。全力開展就業幫扶,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有效就業,困難家庭至少有一人穩定就業。建設5個返鄉創業園,扶持創業3000人,帶動就業15000人。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新增擴面2萬人。健全城鄉社會救助體系、重特大疾病醫保和救助制度,全面落實職工醫保門診共濟政策,鞏固提升長護險試點成效,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著力解決新市民、青年人、從事基本公共服務人員等群體住房困難。落實優化生育政策措施,減輕多孩家庭生育、養育、教育成本,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進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試點,發展康養結合養老新模式。

  全面建設健康荊門。穩妥有序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強醫療資源建設,保障好群眾就醫用藥,抓好老年人、孕產婦、兒童和基礎性疾病患者等重點群體防控,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疾控體系改革,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升傳染病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在荊門高新區籌建高水平綜合性醫院,支持京山市、沙洋縣、掇刀區人民醫院創建三級綜合醫院。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開展影響群眾健康突出問題“323”攻堅行動,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社會科學、文學藝術事業,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實施文化賦能、產業強基行動,加快三國文化創意產業園、荊楚映象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培育動漫游戲、網絡視聽、創意設計等文創產業。建設沙洋文化館、博物館和鐘祥公共文化服務綜合體,改造提升鄉村文化廣場。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舉辦紀念郭店楚簡出土三十周年活動。支持群眾性文化團體建設,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精心籌辦愛飛客飛行大會、中國(京山)綠林網球·英雄會、全市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等賽事活動。

  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堅持黨建引領、群眾主體,示范帶動、全域推廣,推動解決問題的范圍從“房前屋后的實事小事”向“基層社會治理各方面”延伸,實行競爭性“以獎代補”,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真正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以共同締造理念建設完整居住社區,開展城市社區補短板行動,配套建設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便民商業服務設施和公共活動空間,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

  (九)堅定不移統籌發展和安全,守牢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底線

  堅決守牢流域安全底線。科學謀劃建設荊門現代水網,圍繞13個三級流域片區、62個基礎管控單元,制定管控負面清單和產業發展正面清單,以“小單元”守住“大流域”。全面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湖泊防洪達標治理、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等工程。全域推進水系聯通,加強漢江、漳河、長湖等流域上下游統籌、左右岸協同、干支流互動,確保一江清水東流、一張水網安瀾、一方發展永續。

  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六項制度”,常態化開展“百日雙掃”行動和專家指導服務,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地質災害綜合防治、消防安全等工作,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堅決守牢安全穩定底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情指勤輿”一體化黨政大閉環運行,完善風險隱患排查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健全以村(社區)為基礎、小組(樓棟)為單元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最大限度把矛盾問題防范在源頭、解決在萌芽狀態,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荊門。全力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深入貫徹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思想,抓好國防動員和雙擁工作,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立足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將牢記“三個務必”,主動作為、勇于擔當、攻堅克難、馬上落實,全面提升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一)筑牢絕對忠誠之魂。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絲不茍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二)提升擔當作為之能。大力弘揚斗爭精神,聚焦發展之難、企業之需、民生之盼,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以過硬能力破解難題、以頑強斗爭開創新局。大力弘揚創新精神,打破慣性思維、跳出固有格局、擺脫路徑依賴,以系統思維、創新思維推動政府工作提質增效。大力弘揚實干精神,謀定快動、求實務實,奮勇爭先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以上率下抓落實,切實把精力集中到“想干事”上,把水平體現到“會干事”上,把效果落實到“干成事”上。

  (三)強化法治政府之基。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規則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深入開展“八五”普法,實施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三年行動”,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加強行政決策執行和評估,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廣泛接受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嚴格執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旁聽庭審制度,確保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四)永葆自我革命之勇。牢記“兩個永遠在路上”的諄諄教導,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建立健全重點領域、關鍵崗位、重大工程廉政風險防范機制,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決壓減一般性、非剛性支出,切實把寶貴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

  各位代表!征程萬里云鵬舉,篤力奮楫開新篇。讓我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踔厲奮發、勇毅前行,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加快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荊門篇章!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荊門市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1月6日 陳家偉)

2023-03-20 16:34 來源:荊門市政府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