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臨空經濟區隸屬于濟南高新區,處于濟南高新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地段。該區深知“三區疊加”下的政策紅利,緊抓機遇,聚集優勢資源,打出“科技+人才+金融+土地”組合拳,實現生態賦能發展。
6月初,地處濟南臨空經濟區(以下簡稱臨空區)的濟南翼菲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翼菲自動化)收獲了兩個好消息:進入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獲得了數億元融資。
作為土生土長的濟南企業,翼菲自動化的成長帶有典型的“臨空區印記”,即獨辟蹊徑選擇賽道,掌握核心獨門絕技,政府打造發展生態進行呵護支持,最終政府與企業合力,催生“小巨人”。
臨空區隸屬于濟南高新區,處于濟南高新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三區疊加”地段。臨空區深知“三區疊加”下的政策紅利,我們看到,該區緊抓機遇,聚集優勢資源,打出“科技+人才+金融+土地”組合拳,實現生態賦能發展;同時,鼓勵企業聚焦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提升自身能級,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小巨人”“瞪羚企業”日漸崛起。
“清洗工”做出大市場
一輛汽車在出廠之前需要將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裝到一起。由于后者的清潔度影響著其精密度,工業清洗便成為重要環節。但傳統的清洗工藝與技術設備費工、費時、效率低。
“破解行業痛點,我們成立專項研發小組,運用自動化技術,深入研究超聲波清洗工藝。”說這話的是濟南巴克超聲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克超聲波)負責人徐濤良。經過長時間攻關,他們開發出了上位機信息通訊機械人全自動超聲技術、數控全自動高壓清洗技術、多工位全自動改性醇超聲技術三項技術,一舉破解難題。
徐濤良表示,在工業清洗領域,國內同時掌握三項技術的企業并不多,這使他們拿到了打開廣闊市場的鑰匙。
記者了解到,作為航空航天、機械、汽車等行業的上游企業,巴克超聲波瞄準“全球最大工業清洗設備供應商”目標,已與全球80多個國家合作,整機出口到32個國家,并為中國航發、中國重汽、吉利汽車等提供服務。
在嘗“先”的道路上,這家科技型企業沒有止步,而將視野投向細分領域,醫藥級真空超聲波清洗機、石墨烯超聲波分散清洗機等新技術應運而生。
“我們專一、專注,在別人容易忽略的細節上發力。”談起經驗,徐濤良認為,正因為深耕工業清洗領域21年,才使得其超聲波清洗設備收獲了大量市場訂單。
在臨空區1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類似的扎根“冷門領域”的企業還有不少。行業不分大小,掌握核心技術成為關鍵招式,本文開頭提到的翼菲自動化便是一個例子。
大約十年前,從濟南走出去的“學霸”張賽在職業生涯的上升期返回家鄉,創立了翼菲自動化。創業之初,串聯機器人是主流,但國內部分企業比如伊利、蒙牛已經開始嘗試用并聯機器人做牛奶裝箱,張賽認為這種應用會在未來爆發,于是他選擇了偏冷門的并聯機器人。
相比串聯機器人,并聯機器人具有高精度、高速度、輕負載、靈活性強的優勢,在物料搬運、分揀、包裝等環節有著高度增長的需求空間。
一方面,張賽選對了賽道,避開了激烈競爭,成功預測到了“風口”的到來;另一方面,他帶領著同事們沉下心來,深耕算法、控制器、本體技術、視覺、軟件等基礎研究領域,常年保持著千萬級別的研發投入,以此換來底層技術上的深厚積淀,這使其保持著獨特競爭力。
現在看來,張賽“押對了寶”。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濟南人張賽返鄉創業,除了家鄉情懷,還看中了當地的創業環境,比如當地安排的專職創業助理,將翼菲自動化需求分門別類找到對口部門,將政策扎扎實實落地到企業;而巴克超聲波更多地看中了當地生態——他們服務的航空航天、機械、汽車等行業,或多或少都能在當地找到標桿性企業。
尋找“小巨人”企業的崛起秘密,記者有了更多發現。
最近,熟悉臨空區的人突然發現:在中歐制造國際企業港的一角,多了一個醒目的紅色標志——大兵救援。
就在近日,大兵救援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多用途水槍系統通過了公安部科信局驗收,驗收報告指出:“智能多用途水槍國內尚無同類產品,屬國內首創,在消防裝備技術方面居國際先進水平。”
“國內首創”背后的研發者是被譽為“業內傳奇”的劉磊。他是公安部“滅火勇士”稱號獲得者,國家二級英模;曾服役于公安消防支隊,先后參與了3000余次抗險救災滅火救援工作。
劉磊做應急救援產業,將“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理念詮釋得淋漓盡致。
“我有一個習慣,每次救援結束,我會從救援的效果、設備的效率、救援的方式等方面總結,在提升自己救援能力的同時,也開始思考、設計更利于實戰的救援裝備。”劉磊說,正是因為這種鉆研態度,2017年自主擇業后,他創辦了大兵救援公司,開展應急、消防救援裝備研發,應急救援服務以及應急、消防相關培訓業務。
大兵救援的創業想法與臨空區不謀而合。后者“一事一議”“一企一策”,以打造應急產業園為依托,為大兵救援提供辦公場所補貼等精細化服務。如今,他們共同的心愿是在濟南打造一座安全應急綜合產業園區。
打造安全應急綜合產業園區,既需要大兵救援公司的拔地而起,更需要實力企業的百花齊放,這時候,頂層設計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
前不久,重慶地鐵部分區域因不明液體泄漏導致部分停運,臨空區企業濟南本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安科技)火速援助,幫助重慶解決燃眉之急。
作為消防行業的高企,本安科技致力于消防行業前沿技術的研發及行業產業鏈的配套服務,也是山東“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在本安科技崛起過程中,該企業副總經理張洪海還記得兩件事:第一,當現有廠房不能滿足需求時,臨空區堅定不移為產業大發展騰空間,為本安科技爭取到了寶貴的發展空間;第二,趕上了“多測合一”政府購買服務的施行,讓本安科技省了錢,更省了心。
新政為企業紓困解難
“多測合一”是指整合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自然資源和規劃、住房城鄉建設、人防等行政審批所需全流程測繪中介服務,實現“多項測繪、成果共享”。
2021年底,濟南高新區在濟南率先完成“多測合一”政府購買服務落地,以本安科技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成為受益者。
“我們這個項目的測繪費用大約要30萬元。在‘多測合一’政府購買服務新政之下,這筆錢算是省下了。”張洪海說,測繪費用由政府買單,企業就省去了磋商、比價、評估的各個環節,而且審批部門選擇的都是測繪機構中的頭部企業,對他們也有監管,企業用著也放心。
如果說“多測合一”為本安科技省了錢,那么,濟南格茵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茵機械)的實踐則是政府介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代表性案例。
記者了解到,位于臨空區的格茵機械剛剛通過14件實用新型專利質押融資,成功獲得500萬元銀行貸款,這是采用純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的又一成功案例。
創建于2005年的格茵機械是一家注重研發、技術先進的智能機械設備制造企業,今年剛剛獲得濟南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疫情防控期間,資金成為制造行業的最大難題之一。臨空區在了解到格茵機械的融資需求后,第一時間聯系山東齊魯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此后,臨空區、上述交易中心主要負責人現場調研格茵機械,了解該企業目前的生產經營、知識產權及資金需求情況,提供全過程、高標準專業服務與指導,最終,協調濟南農商銀行提供了純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
無論打造“小巨人”還是“瞪羚企業”,都需要市場大環境下政府與企業的“雙人跳”。在臨空區,企業群體另辟蹊徑,政府部門貼身服務,催生出一批新賽道上的優秀企業。
(責任編輯:石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