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北上廣不再是首選 年輕人為何涌向新一線城市?

2022年04月07日 09:32   來源:成都商報   

  北上廣不再是首選 年輕人為何涌向新一線

  “如何留人”成為各地重點思考的新命題

  誰在增長

  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成都、杭州2021年凈增人口分別為24.5萬和23.9萬,位列前二;排名前十的,還有青島、鄭州、寧波、南京等“新一線城市”。一線城市北京人口負增長0.4萬,上海人口增長1.07萬,廣州人口增加7.03萬。

  為何增長

  新一線城市既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可以提供充分的職業機遇;也有咖啡館、書店、劇本殺、酒吧這樣的文化娛樂空間,足夠好玩、有趣;另外,這些城市的購房壓力相對較小,也為年輕人提供了體面的生活感受。

  在“北上廣深”和“其他城市”之間,年輕人的落腳處如今又多了一種選擇——新一線。

  近日,各省區市陸續公布了2021年常住人口增量。根據已公布的29個重點城市數據排名來看,成都、杭州2021年凈增人口分別為24.5萬和23.9萬,位列前二;排名前十的,還有青島、鄭州、寧波、南京等“新一線城市”。

  老牌一線城市“北上廣”的人口增量遠不如“新一線”,2021年北京人口繼續負增長0.4萬,上海人口增長1.07萬,廣州人口增加7.03萬。

  紅星資本局采訪發現,人口越來越趨于向省會城市或省內重點城市流動,這也是近十年來出現的重要特征。 而“城市搶人大戰”也更加白熱化,“如何留人”也成為當下各級主政者需要重點思考的新命題。

  中國年輕人“想開了”

  “北上廣有的這兒幾乎都有,但那些城市沒有這里獨有的煙火氣。”小杰是山東人,兩年前從上海來到成都定居。來這之前,他聽過一個段子:手機只有5%的電,別的地方的人可能就著急充電了,但成都人還可以不慌不忙拿手機聽會歌。這讓他對成都充滿好奇。

  定居成都純屬偶然,此前他本有機會落戶上海,但過高的房價讓他退卻了。恰好出現的工作機會,讓他把目光投向成都。最打動他的也是房價——天府新區精裝新房的價格,絕對“吊打”北上廣。

  此前他在上海從事文娛方面的工作,從職業選擇來說,小杰認為成都“前景可期”,“機會上是比一線城市少一些,但創新創業的氛圍比較濃。”

  選擇定居杭州的小愛,畢業后輾轉過三個城市,既當過滬漂,也當過北漂,“我備選定居的城市有4個,杭州是綜合考慮的結果。”

  來自甘肅的小愛大學畢業在武漢,戶口沒有遷出,想著出去漂幾年再回到武漢定居,那時她從沒關注過杭州。“我當時唯一的念頭就是去上海。”

  但從上海到北京漂了幾年,小愛決定重新規劃。她說,這兩個城市哪里都挺好,唯一的不足就是“生活成本太高”。

  趕上“新一線”的概念正興起,小愛選擇了杭州、武漢、西安、成都這四個城市作為備選,“雖然情感上偏向武漢,但對我來說就業崗位沒有那么多合適的。”除了個人發展因素,她還看重城市居住的舒適度,最終選擇了“互聯網之都”杭州。

  小愛注意到,原來和自己同為“滬漂”“北漂”的朋友,在工作幾年后,都已經重新考慮未來落腳點。

  “現在大家對城市的選擇不再只有北上廣深了。”小杰發現,身邊也有很多朋友跟他打聽成都的生活狀態,對來成都定居也是“躍躍欲試”。

  獵聘的《2022新一線城市人才吸引力報告》顯示,從2017-2021連續五年來中高端求職者投遞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占比來看,一線城市呈下降趨勢,從2017年的45.33%下降到2021年的36.87%;與此同時,新一線城市的投遞占比則從31.52%上升到2021年的35.03%,越來越趨近于一線城市。同一時間段,應屆生投遞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也呈現相似的趨勢。

  無論是職位發布量還是投遞人數,杭州、成都、蘇州都是穩居前三的城市,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

  10年10座城人口增超200萬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到十年,新一線城市的人口增量也有追趕一線城市的勢頭。

  紅星資本局對比“六普”和“七普”的數據發現,新一線城市中增量最多的是成都市,10年間常住人口增量達581.89萬人,在全國所有城市中,這一增量僅次于一線城市深圳和廣州,位居第三。

  人口增量在全國排名第四的則是另一個新一線城市西安。2010至2020十年間,西安人口增加了448.51萬人。算上成都和西安,人口增長超200萬人的新一線城市,這10年內共有10個。

  過去一年,城市人口增量的排行榜上,新一線城市也處于C位。前十名當中,青島、寧波、鄭州、南京的人口增量,均在10萬人以上。

  年輕人喜歡一座城市的原因有哪些?《2021新一線城市Z世代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超過70%的人將“生活悠閑、歸屬感強,煙火氣十足”擺在首位。

  報告認為,受Z世代歡迎的新一線城市有三大顯著特征:它們既有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可以提供充分的職業機遇;也有咖啡館、書店、劇本殺、酒吧這樣的文化娛樂空間,足夠好玩、有趣;另外,這些城市的購房壓力相對較小,也為年輕人提供了體面的生活感受。

  小杰指出,很多身居成都的外地人說起選擇成都的原因時,都會提到一點:即城市的“包容性”。“愛染黃毛染黃毛,愛穿旗袍穿旗袍。”小杰說,當地的步行街春熙路上,你會看到各種奇裝異服,但沒人覺得驚訝。

  “在這里年輕人更能放開做自己。而且這里的人不排外,這點很重要。”他認為,這也是成都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轉變過去“寧做鳳尾、不做雞頭”的想法。他們不再盲目扎堆一線城市,而是更注重一座城市是否適合自己。

  小愛不太認同老生常談的“逃離北上廣”,“不如說年輕人正在舍棄‘北上廣’,選擇維度也多樣了。”他們選擇城市不僅僅是看城市GDP、經濟排名等宏觀指標,而是更看重微觀體驗上的物價、文化氛圍等是否“合胃口”。

  搶人大戰愈發白熱化

  在這次城市排名中,老牌一線“北上廣”的風光不再——2021年三座城市常住人口增長只有7.7萬人,不及成都、杭州單個城市人口增量的三分之一。而在過去十年,這三座城市平均每年人口凈增加起來超過百萬人。

  盡管增速明顯放緩,甚至人口流失,但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舸認為,傳統一線城市的吸引力并未下降,而是一種人口主動調節的結果。“過去新型城鎮化規劃中,對一線城市都有人口紅線的劃定,其中北京上海比較嚴格,廣東深圳到紅線還有距離,所以人口調控相對寬松。”

  楊舸指出,京滬人口流動情況的一個明顯特征是外來人口的減少,“常住人口當中,外來人口的比例以及總量都在明顯的下降,而且它是更早于且更快于常住人口的下降。”這源于北京、上海采取一系列的疏解措施。比如北京,2014年提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后,制造業、批發市場等退出北京,這也導致大量流動人口流向其他地方。上海前幾年也有相應的“產業結構負面清單”出臺。

  放到全國大背景來看,人口增速放緩也是普遍現象。“即便是以前增長特別快的地區,增速也在下降,這是總人口態勢決定的。”楊舸說。

  在此背景下,人口流動特別是年輕人的流向,無疑將是城市乃至區域發展格局變化的重要因素。“這意味著,不只是北上廣深、新一線,現在二線城市甚至三線城市都有很強的動力加入新一輪的搶人大戰。”楊舸說。

  今年2月,浙江率先發動,出臺了三個政策,包括本科學歷可在杭州市“隨意落戶”;到浙江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2萬到40萬不等的生活補貼或購房租房補貼;大學生創業可貸款10萬到50萬,如果創業失敗,還有“政府代償”措施。

  最難落戶的北京上海,也在這兩年相繼放寬落戶門檻引才——上海對在滬“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均可享受和“清華北大本科應屆畢業生”同等落戶政策;北京落戶門檻放寬至部分本科,針對7所世界前200高校和“雙一流”建設學科碩士研究生,可以“計劃單列落戶”。

  今年城市落戶限制將繼續放開。《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提出持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城市落戶門檻繼續降低。

  除落戶放寬以外,還有城市直接打折房價以吸引人才。但楊舸認為,當下的“搶人大戰”涉及的范圍會更廣,重金引才的方式有可能會“失靈”,“盲目用金錢激勵,短期有效果,但長期不利于人才發揮應有作用。”

  “現在對城市來說,更重要的是轉變環境。”楊舸舉例,包括產業環境、人才培育的環境等,以及城市的文化和公共服務這些總體的改善,“用這些來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人才。”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田

 

(責任編輯:宋雅靜)

精彩圖片

北上廣不再是首選 年輕人為何涌向新一線城市?

2022-04-07 09:32 來源:成都商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