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宿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月10日 王啟榮)

2022年03月03日 17:20   來源:拂曉報   

  ——2022年1月10日在宿州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長 王啟榮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和過去四年工作回顧

  2021年,全市上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苦干實干創新干,爭先爭優爭一流,較好地完成了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初步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9.2%;經濟發展呈現穩中有升、穩中向好態勢,各類風險總體可控,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聚力蓄勢賦能,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全面落實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30條”等系列政策,高質量發展根基進一步夯實。項目建設推動力顯著增強。嚴格落實“四督四保”“三個走”等工作機制,創新實施項目建設“十個一”調度機制,752個省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95億元,宿馬園區中鷹包裝紙等項目開工建設,黃淮海智慧物流產業園鐵路貨運中心項目建成,宿州經開區生物醫藥科技園等項目竣工投產。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1.3億元用于支持90個項目建設。工業經濟支撐力持續提升。完善十大重點產業“鏈長”“鏈主”雙鏈推進機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比提高3個百分點,省級云計算戰新基地產值增長35%。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行業高速增長。新建成5G基站1551個,省內首個5G連片試驗區已成規模。泗縣智能農機裝備重大新興產業工程、市高新區航空材料重大新興產業專項分別獲批。綠色家居、鞋服制造等傳統產業智能化加速,技改投資增長25%。現代服務業新活力逐步釋放。8家省級服務業集聚區總營收突破百億元。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12.7%,直接融資137億元,發放擔保貸款77.6億元,新增輔導備案企業3家。參與構建黃淮海地區基金“叢林”,設立總規模70億元的基金4支。旅游業綜合恢復率超80%、各項指標平均增幅超30%;新汴河景區成功入圍國家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現代農業供給力穩步提高。新建高標準農田60萬畝,建成農作物國家級綜合試驗站4個,糧食總產453.5萬噸、實現“十八連豐”,超額完成生豬存欄、出欄任務。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增長8%,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到326家、全省第一,新增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林業總產值連續七年全省首位,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30家。在全國整建制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市農業農村局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集體”。碭山縣先行試點鄉村振興數字化改革。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全國農村創業園區(基地)”。縣區園區硬實力漸次顯現。接續實施縣域經濟振興發展“十大工程”,埇橋區獲評2021中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百強,縣區、園區完成首位產業產值1300億元。宿州經開區產城融合增勢發力,宿馬園區擠入省級開發區30強,市高新區數字經濟生態集群初具雛形。民營經濟擴張力充分迸發。新登記市場主體9.69萬戶、增長21.8%,民間投資增長12%,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達65.1%。百麗鞋業、林平紙業等4家企業分別入選2021省民營企業營收百強、制造業綜合百強。

  二是聚力等高對接,一體化發展漸入佳境。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與徐州協同落實《全面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杭州結對幫扶宿州全面啟動。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提標加速,滬蘇浙轉移產業項目188個、投資規模502.2億元,9個產業合作平臺有序推進,宿徐現代產業園承接項目145個,張江蕭縣高科技園累計入駐企業92家,蕭縣與上海科技交流中心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共建的宿州現代農業研究院開展成果轉化。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有序啟動。徐州-蕭縣市域鐵路列入長三角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與長三角14家醫療機構簽訂醫聯體等共建協議,在長三角地區就醫門診費用均可直接結算。營業執照等200余種證照互認互通。同徐州、宿遷等城市探索建立奎濉河、新汴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三是聚力提標擴面,城鄉融合步伐加快。“大宿城”戰略接續實施,老城區、城東新區、汴北新區和城南新區統籌聯動發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方案初步完成,在全省率先實現建設用地市級審批,全年獲批建設用地200批次4.2萬畝。實施城鄉建設重點工程272項、完成投資379.7億元,銀河一路東延通車,大外環全線貫通,新汴河航道疏浚完成,京滬鐵路宿州站綜合改造、淮宿蚌城際鐵路等項目多點齊發。改造完成老舊小區38個,建成棚改安置房1.9萬套,新增、提升城南公園等綠地面積40萬平方米。一體推進“五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鞏固提升。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有序建設,停車泊位管理信息化平臺建成投運,城市管理智慧化全面提速。16個鄉改鎮獲省政府批準,新設街道3個,農業人口轉移10.67萬人。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安排財政銜接資金18.55億元,實施項目2465個。全面加強易返貧致貧人口精準監測幫扶,“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持續開展農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動”,74個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成效突顯,4個特色小鎮加快建設。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扎實有序。

  四是聚力綜合防治,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強化科技治污、系統治污,建立完善大氣、水、土壤等生態要素現代化監測管控體系。嚴格落實“五控”措施,PM2.5平均濃度下降12.3%,優良天數比率較上年改善6.2個百分點。推深做實河湖長制,主城區150個小區、23條街巷完成雨污分流改造,13個國考斷面全部達標,優良水體比例38.5%,無劣Ⅴ水體。治理完成9個農村黑臭水體,89個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運。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實施“五大森林行動”,人工造林4.78萬畝。持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啟動編制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生態環境部掛牌督辦問題和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完成年度任務。

  五是聚力創新求變,改革開放釋能發力。科技創新“151”工程高效實施,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5%。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77.4%。頂格推進“雙招雙引”,編制十大重點產業“兩庫三圖”,組建10個駐點招商小隊、10個產業招商小分隊,聚焦長三角、京津冀精準招商,開展各類招商考察活動481次,省外投資到位資金增長30%。深度參與2021世界制造業大會,促成合作項目45個、總投資260億元。泗縣、碭山縣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等開放型平臺加快建設,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20%。“放管服”改革迭代升級,企業開辦實現不見面、零成本、一日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至“863”工作日內。深入實施“營商環境提升年”20項行動,精準開展“四送一服”,創辦沙龍破解企業發展難題,組建“宿事速辦”平臺,一體化推動便民利企工作創新做法在中央黨史學習教育簡報刊發。蕭縣上榜全國營商環境樣本百強縣。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政務服務滿意率持續提升。城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排名全國地級市第一方陣。地方金融監管體系不斷健全,高風險金融機構全部出清。農村“三變”改革實現鄉鎮全覆蓋,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強村168個。國資國企、醫保、文化、價格等重點領域改革同步實施。

  六是聚力民生福祉,社會事業欣欣向榮。33項民生工程扎實有效,財政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85.6%。城鎮新增就業2.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1%。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及中小學90所,“雙減”工作初見成效。啟動宿州學院創建大學、3所高職院校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工作。宿州城市規劃館對外開放,靈璧縣獲評“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運動員王春雨在全運會摘得兩金一銀。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做好疫苗接種等工作,果斷處置輸入型零散突發疫情,宿州全域已為低風險地區。市立醫院新區建成使用,省級心血管病、兒童區域醫療中心項目落戶我市,“醫養結合”機構達25家。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率102.6%,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100%。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持續健全,宿州美術館基本建成。獲評“中國好人”10人、“安徽好人”4人、安徽省道德模范1人,蕭縣王迪獲評“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1449個。開展線上招工等活動239場,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走深走實。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卓有成效,掃黑除惡斗爭常態化推進,探索建設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做法全國推廣,獲評平安中國建設先進個人1人。圓滿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民族廣場建成開放,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宣教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全面加強。健全領導干部公開接訪和閱批群眾來信制度,進京訪、去省訪總量實現“雙下降”。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婦女兒童、工會、共青團、紅十字、殘疾人、關心下一代等事業健康發展。外事、宗教、僑務、對臺、氣象、供銷、科普、地震、人民防空、防災減災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同時,我們始終高度重視政府自身建設。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規范化常態化開展黨內政治監督談話,從嚴從實開好民主生活會。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行政機關負責人“100%出庭應訴”,重大事項合法性審查、公平競爭審查等制度不斷完善。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52件、政協提案350件。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建設,從嚴從快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常態鞏固基層減負成果,政府系統政治生態持續凈化優化。

  本屆政府任期以來,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宏觀形勢,夯基固本、蓄勢謀遠,推出了一系列基礎性、創新性、戰略性舉措,辦成了一系列關乎全局的大事、著眼長遠的要事、惠企利民的實事、彰顯擔當的難事,兩個五年規劃順利銜接,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現代化新宿州建設邁向高質量奮進的歷史階段。

  ——這四年,我們堅持創新驅動、工業立市,綜合實力顯著躍升。地區生產總值連跨7個百億元臺階、有望達到223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9.8%。十大重點產業集群建設全面發力,固定資產投資、戰新產業產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12.4%、22.3%、26%,高新技術企業達252家,華為、騰訊、京東、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會聚宿州,“中國云都”名片越擦越亮。集聚一批高端人才來宿創新創業,獲批省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6個。縣域經濟“十大工程”做法全省推廣,2020年度縣域經濟考核全省第六、園區轉型升級綜合考核全省第七。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2%。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激增,2020年度發展民營經濟考核全省第三。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韌性進一步增強。

  ——這四年,我們堅持盡銳出戰、精準脫貧,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舉全市之力攻克貧困堡壘,四縣一區全部摘帽、35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1.2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畫上句號。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一次、組織創新獎兩次、貢獻獎兩次,是安徽唯一四年連獲全國脫貧攻堅獎項的省轄市,扶貧小組長、駐村幫扶、電商扶貧、“旗牌星”聯動、“一自三合”金融扶貧等典型經驗全國推廣,涌現出李娟、曾翙翔等一批先進典型。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形成“兩區一園”現代農業發展格局,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模式連續三年寫入中央一號文件,阿里巴巴長三角首個“數字農業”產供銷一體化項目落戶宿州,新時代農業農村正在萌發新的生機。

  ——這四年,我們堅持綠色發展、源頭治理,生態系統全面優化。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火力全開,PM2.5平均濃度下降42%,空氣優良率達79%,獲評全國首批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落實河長、湖長、林長、田長制度,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統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十三五”能耗雙控考核優秀。天藍、水清、地綠的美麗生態加速構建,正在繪成宿州最耀眼的底色。

  ——這四年,我們堅持要素互補、建創并舉,城鄉關系更加協調。突出以城建帶創建、以創建促全面,全力攻堅系列專項行動,全國文明城市首創首成,群眾滿意度連續三年居全國前列。年均實施城建項目超200個,主城區建成區面積90平方公里。統籌“路”“水”“園”“房”建設,主城區建設各類道路121公里、道路“白改黑”200余萬平方米,建成停車泊位21萬個,建設棚改安置房15.7萬套,建成公園游園120余個、總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改造完成老舊小區312個、惠及群眾4.89萬戶。“五館一中心”等建成使用。43.9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29個百分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提升行動圓滿收官,建成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184個。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內涵氣質日益提升,宿州形象播譽八方。

  ——這四年,我們堅持改革挖潛、開放賦能,外向經濟蓬勃發展。40項國家級改革試點、36項省級改革試點取得重大成果,人地掛鉤、“勸耕貸”等改革做法全省全國推廣,投融資、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科技體制等重點領域改革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考核連續四年全省第一。黃淮海經濟區核心區城市高頻互動,協同發展走深走實。正式加入長三角“朋友圈”,產業協同發展、園區合作共建、基礎互聯互通、民生共建共享、污染聯防聯治成效明顯。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年均增長25%,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9%。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宿事速辦”全面推開。存量市場主體年均增長20.8%,社會創造力得到更加充分釋放。

  ——這四年,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共建共享,群眾獲得感空前增強。滾動實施33項民生工程,累計投入資金535.4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6%,城鎮累計新增就業27萬人。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實現全覆蓋,學前教育“985”目標超額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常態化防控體系完備高效。獲評省級衛生城市,連獲10次“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城市”稱號。獲評全國文明單位11個、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4人、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1人、中國好人34人,涌現出許啟金、王於昌等一批先進代表。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4個項目入選國家“十四五”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應急管理體系持續完善。獲評“省食品藥品安全城市”。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國雙擁模范城實現“八連冠”,軍政軍民關系持續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省先進,公共安全防控體系緊密高效,信訪形勢總體穩定,平安宿州、法治宿州建設邁上新臺階。公共服務供給向高質量轉型,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各位代表!數年積勢聚力,幾度春華秋實,今天的宿州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深刻蝶變。經過多年接力奮斗,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厚積薄發的強勁態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愈加清晰。隨著國家重大戰略疊加賦能,宿州已從“內陸腹地”轉向“戰略要沖”,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格局中的位勢日益凸顯,將會獲得加速發展的更多機遇。城鄉基礎設施提能升級,營商環境革故鼎新,城市影響力空前提升。面對急難險重,全市上下大戰大捷、大考大勝,磨礪了開拓奮進的精氣神,蓄足了跨越發展的正能量,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氣更足、決心更大、動力更強,正以堅定自信的鏗鏘步伐,踏上新的征程、邁向新的目標!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市委統攬全局、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鼎力支持的結果,是歷屆政府承上啟下、接續奮斗的結果,更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宿部隊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隊伍指戰員,向海內外企業家和廣大客商、援宿干部、駐村干部,表示衷心感謝,致以崇高敬意!

  二、未來五年戰略規劃

  未來五年,是宿州乘勢而上的關鍵時期。站上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必須抓住用好新的重大機遇,積極應對新的困難挑戰,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奮進新征程,實現新跨越,全力以赴把現代化新宿州的建設事業推向前進。

  奮進新征程,實現新跨越,必須準確把握宿州發展歷史方位。回顧奮斗足跡,發展步伐堅定堅實。經過不懈努力,我們實現了“貧困帽”“文明帽”兩頂帽子成功轉換,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兩只輪子有效驅動,長三角一體化、淮海經濟區兩個圈子深度融入,中國云都、中部鞋都兩塊牌子越擦越亮,宿州發展的基礎越夯越實、成色越來越足、動能越積越強。我們必須從自身發展軌跡中看清規律性、趨勢性變化,堅定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定力。綜觀時代大勢,發展制約趨多趨緊。全球疫情影響深廣,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區域競爭日趨激烈。審視宿州,經濟總量偏小,一產不強、二產不大、三產不優,人均水平偏低,綜合實力偏弱。“四化同步”程度不高,發展質量有待提升;城鄉融合較慢,城鎮化率全省靠后;縣域經濟能級不高,首位產業亟待做強;高水平對外開放格局尚未形成,亟需體制機制創新;節能降耗壓力加劇,生態向好態勢仍需鞏固;社會治理、風險防范等領域仍有弱項,補齊民生短板還要深化細化;思想解放深度不夠,營商環境尚需優化提升;少數干部學習賦能不夠、使命擔當尚需錘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土壤仍存,正風肅紀還要加力。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鐵腕除弊、破繭突圍、逆境奮起,想方設法把發展落差轉變為發展空間。瞻望趕考征程,發展圖景漸行漸明。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仍是大勢所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皖北地區高質量發展“四大機遇”疊加賦能,宿州杭州、宿州張江、宿州馬鞍山、宿州徐州“四大合作”梯次展開,我市區位交通、人文資源、農業基礎、市場潛力“四大優勢”必將得到充分發揮,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必將得到深度推進,我們完全有條件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完全有潛力跑出后來居上的加速度。

  奮進新征程,實現新跨越,必須認真遵循宿州發展指導思想。根據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第六次黨代會精神,全市未來五年發展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四化同步”,打造“一城兩區三基地”,奮力沖刺全國百強市,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努力在強化“兩個堅持”、實現“兩個更大”中奪取新的勝利。

  奮進新征程,實現新跨越,必須科學錨定未來五年奮斗目標。

  一是圍繞經濟更強,建設多鏈融合的創新宿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500億元、力爭翻一番,經濟社會發展質效實現較大幅度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等創新指標明顯上升,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家,制造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均提高到30%,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0%。

  二是圍繞城鄉更美,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宿州。“大宿城”戰略全面實施,市域基礎設施、產業體系、公共服務深度聯通融合,城市更新行動取得重要進展,人居條件和創業環境顯著改善,城鎮化率與全省差距持續縮小,城鄉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主城區建成區面積超過110平方公里,全市城鎮常住人口超過280萬人。

  三是圍繞底色更綠,建設山清水秀的生態宿州。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持續優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落實好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

  四是圍繞活力更足,建設要素融通的開放宿州。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縱深推進,宿杭結對合作互促共贏,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建設成效顯著,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宿事速辦”持續深化、“一次辦好”全面提效,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

  五是圍繞百姓更富,建設有得有感的幸福宿州。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拓展,鄉村振興取得積極進展,低收入群體收入進一步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六是圍繞治理更優,建設善治善為的和諧宿州。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持續增強,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高,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加有力,更高水平的平安宿州、法治宿州建設不斷深化,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

  奮進新征程,實現新跨越,必須緊緊抓住未來五年戰略重點。

  一是堅定不移打造皖蘇魯豫交匯區域新興中心城市。統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市戰略、人才強市戰略,全力推動制造強市、質量強市。堅持內外兼修、統籌聯動,深化城市更新行動,謀劃實施城市南北、東西高架項目,建成淮宿蚌城際鐵路、合新高鐵泗縣段,落成市奧體中心,加快學校、醫院等項目建設,推動中心城市大幅提能升級。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統籌傳統消費提升和新型消費培育,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打造長三角強勁活躍增長點。

  二是堅定不移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實施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三年倍增計劃和傳統產業新型化改造計劃。發揮好“兩區一園一基地”作用,推進鄉村特色產業提升行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市。圍繞十大重點產業,重點打造綠色食品暨農產品加工、輕紡鞋服兩個千億級產業以及高端裝備暨智能制造、綠色家居建材、新材料三個五百億級產業,加快構建核心競爭力更強的現代化產業集群。認真落實《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深化與杭州合作對接。依托“一中心四平臺”和省際產業合作園區,聚焦滬蘇浙區域定向引資引智引技,動態、升維承接優質要素溢出和產業項目轉移,實施“雙百博士智匯宿州”、“個十百千”人才工程,打造皖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樣板。

  三是堅定不移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協同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爭取增設市轄行政區,支持有條件的鎮改街道、村改社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促進園區產城融合,支持有條件的園區爭創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高新區。培育壯大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振興縣域經濟,提升縣城綜合功能。

  四是堅定不移打造長三角區域重要的數字經濟基地。瞄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以打造全國重要的云計算大數據基地為引領,深化與杭州數字經濟領域合作,加快阿里巴巴犀牛智造、宿州未來城市創新中心、數字應用基地、算力中心建設,推進農業、制造業、服務業數字化升級,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形成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基地。

  五是堅定不移打造長三角區域重要的現代物流基地。加快黃淮海智慧物流產業園、宿州南部物流產業園建設,推動宿徐毗鄰區綜合物流園及碭山、靈璧綜合物流園建設,加強冷鏈物流、快遞電商物流、城鄉配送等重點領域項目謀劃推進,培育壯大A級物流企業,推動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打造“公鐵水空”聯運綜合性國家級物流樞紐工程,形成“兩核三園多點”物流空間格局。

  六是堅定不移打造長三角區域重要的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圍繞特色農副產品和糧食產品深加工等重點優勢領域,實施“158”行動計劃,開展“一縣一業”全產業鏈示范創建,推廣阿里巴巴“數字農業產業帶”建設模式,打造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優勢特色產業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到360家,形成千億級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打造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肉鋪子”“金種子”和“中央廚房”。

  七是堅定不移在奔向共同富裕中沖刺全國百強市。深入實施跨越趕超戰略,力爭挺進全省第一方陣、邁入長三角中游水平、躋身全國百強市行列。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工程,落實就業優先政策,繼續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深化污染防治,推動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循序推進鄉村振興。提高民生工程精準度,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生育、基本養老、社會救助等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文化軟實力。

  八是堅定不移在健全社會治理體系中建設現代化新宿州。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打造經濟更強、城鄉更美、底色更綠、活力更足、百姓更富、治理更優的新宿州。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完善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深化政府系統反腐敗斗爭,淬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府系統干部隊伍。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系統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增強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鞏固掃黑除惡斗爭成果,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一體建設法治宿州、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高現代化治理水平。

  三、開局之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隆重召開之年,是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我們將全面貫徹中央及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全力克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主動作為、勇毅進取,力爭新年開門紅、全年穩增長。綜合考慮,今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左右;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同步;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節能減排完成年度任務,主要動態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努力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

  一是抓產業、強支撐,培育經濟發展動能。

  推動一產“兩強一增”。推進科技強農,建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支持碭山縣在全省率先開展數字鄉村和農業產業互聯網建設。推進機械強農,支持泗縣發展農機裝備制造產業,提高現代農業裝備水平,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99%。開展工資性收入倍增、財產性收入擴量、經營性收入壯大、轉移性收入提升等具體行動,培育休閑觀光農業、民宿經濟、康養體驗等新產業新業態,增加農民收入。

  推動二產“提質擴量增效”。做深做實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工程,落實“兩庫三圖”,支持省級云計算基地和市級戰新基地發展壯大,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左右,戰新產業產值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0%、13%。全面實施“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傳統產業改造工程、數字經濟壯大工程,打造五大工業互聯網平臺。新建5G基站1000個,加快數據中心建設。堅持項目為王,實施省億元以上重點項目755個,促進宿馬園區中鷹包裝紙、宿州經開區開元制藥、阿里巴巴新制造產業園、蕭縣海螺綠色建材產業園、碭山邁瑞醫療科技產業園等項目提速建設,做強實體經濟支撐。

  推動三產“鍛長補短”。加快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創建“兩業”融合試點。推進韻達智能物流產業園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物流業布局。接續實施旅游強市三年行動計劃,培育省級特色旅游名村、文化旅游名鎮,加速符離大道沿線景觀、新汴河生態文化廊道、蕭縣融創皇藏峪文旅康養小鎮、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等項目建設,共建京滬杭3小時高鐵旅游圈。加快實體商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做強農村電商產業,開展“皖美消費·樂享宿州”促銷活動,爭創省級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支持碭山電商升級發展,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

  推動縣域經濟加速振興。深入實施縣域經濟振興發展“十大工程”,支持各縣區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圍繞“一縣一產業、一縣一集群”,構建特色產業體系,做優做強埇橋智能裝備和綠色家居建材、碭山果蔬食品、蕭縣功能性新材料、靈璧軸承制造、泗縣汽車零部件等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加快“3個10”項目建設。促進埇橋種業等創建省級微型產業集聚區,推進碭山酥梨小鎮、泗縣運河小鎮高質量發展。

  二是抓創新、促一體,激發改革開放活力。

  大開放借力賦能。深化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強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落實與杭州結對合作幫扶“1+7”重點任務,推動共建產業合作平臺。強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標準地”改革,推進“畝均效益”評價。聚焦“1234”平臺,謀劃建設埇橋-銅山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做強長三角區域重要的現代物流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支持宿馬園區、市高新區、宿州經開區爭先進位,高水平建設四個縣級園區。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第一戰場,完善十大重點產業“雙招雙引”機制,發揮好招商小分隊、行業商協會和龍頭企業作用,實施基金招商、線上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力爭實際到位內資增長超15%,實際利用外資結構繼續優化。加快張江蕭縣高科技園鳳城項目進度。申建安徽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加強與江蘇自貿試驗區連云港片區交流合作,擴大經濟外向度。

  深改革挖掘潛能。常態化開展營商環境對標滬蘇浙專項行動,完善提升“宿事速辦”平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反壟斷,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實現個人事項100%全程網辦。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新增貸款超320億元,新發放“4321”新型政銀擔貸款80億元,實現直接融資超100億元,力爭輔導備案企業2家,新三板、省股交中心掛牌企業超60家,努力實現上市企業“零”突破。加強金融風險管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嚴控并逐步化解隱性債務風險。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升醫保、教育、文化等重點領域改革成效。

  勇創新催生動能。加強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和關鍵技術聯合攻關,主動對接合肥、上海張江綜合性科學中心及G60科創走廊,積極對接國內名校,建好用好南京農業大學宿州現代農業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建設創新平臺。深入實施科技創新“151”工程,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省市級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突破30個。健全完善“1+N”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加快科技市場建設。實施人才栽樹工程,推動更多人才資源匯聚宿州。

  三是抓規劃、擴能級,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做大增量,優化城市空間格局。積極落實“大宿城”戰略,聚焦“一主兩星”空間結構,拉大城市“東進、北擴、南展、西優”發展主框架,提升老城區品質,加快城東新區、汴北新區建設,完善城南片區功能,啟動西站片區建設,聚力打造符離片區、宿馬園區2個城市副中心,實施重點工程318項、年度投資471.5億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力爭提高2個百分點。

  做優存量,強化城市核心功能。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確保京滬鐵路宿州站綜合改造工程建成使用,推動徐淮阜、宿固高速公路宿州段建設,促進銀河一路西延、唐河路東延、紡織路東延等項目建設。加緊沱澮河航道整治工程及沿線港區建設,建成碭山、泗縣通用機場。改造提升老舊小區53個,新開工棚改安置房1.4萬套,提升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服務水平。主城區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校18所、公辦幼兒園16所。建設大運河歷史文化公園、街頭游園,加快形成“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公園綠地系統。統籌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系統抓好水、暖、電、氣、老舊管網提質改造。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積極建設“城市大腦”,打造智慧城市。

  做強變量,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優化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加快推動縣城提質擴容、產城融合。支持泗縣爭創縣級全國文明城市,加快建設國家和省級新型城鎮化示范縣城,強化重點鎮、衛星鎮、特色小鎮建設。推進保障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合理住房需求。深入落實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1+1”政策和細則,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治理效能。

  四是抓防治、優生態,著力擦亮發展底色。

  打好綠色低碳循環攻堅戰。深入推進碳達峰行動,探索開展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深入實施節能環保“五個一百”提升行動,培育壯大循環經濟、清潔能源等綠色新產業新業態。鼓勵綠色消費,推廣“生態美超市”模式,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提升發展“含綠量”。

  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化新一輪“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級版。強化大氣污染防治,落實“五控”措施,提升空氣質量優良率。規劃建設城市地表水源地和地表水廠,開建4條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果,促進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開展沱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實現國考斷面穩定達標。狠治農業農村面源污染,管控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嚴懲跨界傾倒危廢行為,建設“無廢城市”。

  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啟動采煤沉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廢棄礦山修復,抓好碭山縣黃河鯉保護區禁捕退捕工作。深入開展“五大森林行動”,培育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加強“智慧環保”系統建設,推廣“環保管家”模式。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引導資本向環境治理、綠色經濟等領域流動。

  五是抓三農、重銜接,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拓展成果有序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責任追究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入推進鄉村三次產業融合,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效益。繼續保持兜底救助類政策總體穩定。落實好教育、醫療、飲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謀劃推進銜接項目建設,強化扶貧項目資產和銜接資金項目監管,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等取得實效。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啟動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建設,銷往滬蘇浙地區優質農副產品超過400億元。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深化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拉動作用。做深做實“五個一批”工程,高位推動預制食品產業發展。大力實施符離集燒雞振興工程,因地制宜發展蕭縣葡萄、泗縣金絲絞瓜等特色種植,做響碭山酥梨、蕭縣白山羊、埇橋大豆等一批區域品牌。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提升“勸耕貸”成效。

  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加強農田水利灌排體系建設,新建高標準農田52.5萬畝。提質改造農村公路206.6公里。實施“宿州群眾喝上引調水”工程,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步伐。穩步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整治“空心村”,建成美麗鄉村40個。深入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改革,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鞏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和“三變”改革成果,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辦好宿州鄉村振興學院。推廣村級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模式,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促進鄉風文明。

  六是抓穩定、興事業,繼續增進民生福祉。

  多層次構建社會保障體系。接續實施民生工程。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妥善解決房地產領域“上房難”“辦證難”等歷史遺留問題。加強就業創業指導服務,推動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城鎮新增就業2.5萬人。健全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完善養育、教育等政策配套,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大力發展托育服務,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統籌做好社會福利、慈善事業、留守婦女兒童老人關愛等工作,為百姓托起穩穩的幸福。

  大力度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全市新建和改擴建中小學、公辦幼兒園80所。優化集團化辦學規模,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實現智慧教育全覆蓋。加快建設市職教園區,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支持宿州學院建設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推進市體育學校建設,推動縣區完成“五個一”“三個一”建設。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加快推進市二院擴建、市中醫院新院區建設等項目,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建好管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加強網絡文明建設。推進科普為民惠民行動。加快市工人文化宮建設。著力建設“5分鐘便利店+10分鐘農貿市場+15分鐘超市”便民生活圈和15分鐘健身圈、閱讀圈。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促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支持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推進新時代民兵建設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民國防教育。加強退役軍人和雙擁工作。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紅十字會、殘聯等人民團體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扎實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氣象、人防、防震減災、新聞出版、關心下一代等工作。

  全方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嚴格落實“1+9+N”方案體系,健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持續做好疫苗接種工作,完善全鏈條精準防控機制。強化質量品牌建設。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常態化開展“鑄安”行動,完成30個鄉鎮政府專職消防隊建設,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接訪下訪、包案化解、閱批群眾來信等制度。常態化機制化開展掃黑除惡,健全立體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擦亮宿州特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名片,建成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宿州、平安宿州。

  四、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一屆政府,將積極順應新時代要求,全面加強自身建設,深入推進職能轉變,在新任期展現新氣象新作為,為全市人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

  一是始終在黨的領導下忠誠施政。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始終心系“國之大者”,全面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健全貫徹黨中央及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督查問責機制,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及省委巡視反饋問題整改落實,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用心用力用情造福于民。

  二是始終在法治軌道上依法行政。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重點領域立法,健全政府誠信履約機制,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司法行政改革,探索跨領域跨部門綜合執法,做好行政復議和應訴,深入實施“八五”普法規劃。積極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做好人大審議意見落實整改“后半篇”文章,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廣泛吸收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進一步強化審計監督、統計監督,提升政府工作科學化、規范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三是始終在擔當務實中高效理政。深入實施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行動,善用市場的邏輯謀事、資本的力量干事、平臺的思維成事、優化的環境共事,勇于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借鑒滬蘇浙手法步法打法,圍繞“保七爭五”目標,完善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體系,建立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推行一線工作法,改進工作作風。以工業互聯網思維推動政府流程再造,開展好“四送一服”常態化活動,深化頂格服務企業機制,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和領導干部聯系重點企業制度,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四是始終在遵規守紀中廉潔從政。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市委實施細則,馳而不息加強作風建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深入貫徹黨章黨規和《準則》《條例》,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加大懲治腐敗力度,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建設,樹立新一屆政府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呼喚擔當,實干成就夢想。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堅強領導下,堅守初心、勤政為民,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只爭朝夕、砥礪深耕,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宿州努力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宿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月10日 王啟榮)

2022-03-03 17:20 來源:拂曉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