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月11日 覃衛國)

2022年03月03日 16:47   來源:淮北日報   

  ——2022年1月11日在淮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市長 覃衛國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1年和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淮北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偉大時刻,我們滿懷豪情踏上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全市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開局即決戰、起步即沖刺的決心,頂住下行壓力、克服轉型陣痛,全力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預計,全市生產總值再跨百億臺階、突破1200億元、增長3.2%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8.7億元、增長10.8%,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9%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17.5億美元、增長70%以上,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11.6%。

  (一)轉型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構建“五群十鏈”現代產業體系,“五群”“十鏈”產業產值預計分別增長8%、12%。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陶鋁新材料入選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項目庫,智能化豎井鉆井裝備獲省重大新興產業專項,戰新產業產值預計增長40%,穩居全省前列;新增產學研合作項目200項,登記科技成果425項,建成雙創平臺13個。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7家,同比增長44%,增幅居全省第1。實施工業轉型升級和技改項目195個。累計組織10次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實施重點項目400個、完成投資630億元。50萬噸甲醇竣工投產,60萬噸乙醇、寧億泰、華潤金蟾中藥配方顆粒等項目加快建設。濉溪石板街、龍溪奧萊廣場等特色街區、商業綜合體建成運營。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0條”,新增規上工業企業89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09家。全面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成功加入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聯盟,新增42家企業在省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掛牌。

  (二)改革開放釋放強大動能。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長三角41個城市、88個事項異地通辦。歸并14條政務服務熱線,打造“12345政務服務總客服”;舉辦企業家沙龍6場,解決企業反映問題65個;在全省率先出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10條”,節約企業用電成本1.86億元;工業建設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30個工作日以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出清“僵尸企業”83家、盤活低效閑置土地6059畝。“數字治超”模式獲國務院肯定。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成立市交通控股集團、市科技產業投資公司,助力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組建102個縣干招商組,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開展精準招商,光明乳業、國軒新能源、海石花高端環保新材料、諾訊智能制造等一批大項目成功落地,全年新簽約工業項目220個,協議總投資402億元。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與徐州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高水平謀劃建設段園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濉溪開發區列入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6+2”試驗區。開通淮北至上海港、南京港、江陰港海鐵聯運班線,進出口總額增速居全省第1。實際利用外資3.5億美元、增長10%,增幅居全省前列。

  (三)城鄉建設譜寫嶄新篇章。淮-宿-蚌和淮-阜城際鐵路、淮徐快速通道、臨渙船閘、孫疃碼頭加快建設。徐淮阜高速公路即將開工。淮北-商丘高鐵聯絡線納入省“十四五”規劃。系統論證,科學選址,加快城鄉飲用水源地及地表水廠項目進度。加速城市更新行動,實施77個老舊小區改造,建成3918套棚戶區改造住房,實現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零突破”。啟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完成建成區內燃氣、橋梁、供水、排水項目風險評估。加快實施城市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新投運新能源公交車250臺,新增停車泊位28634個,改造提升城市綠地140.9萬平方米。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我市全域列入省試驗區范圍。深化農村“三大革命”“三大行動”,完成農村改廁14297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穩定在98%以上,農村危房改造實現動態清零。加快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高標準農田22.5萬畝,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獲中央種業發展專項獎勵1.5億元,50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強村達65個。杜集區南山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

  (四)生態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創新運用市場化方式推進采煤沉陷區、采石宕口生態修復,成功舉辦全國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暨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經驗交流現場會,綠金湖礦山地質環境生態修復項目入選中國生態修復典型案例,采煤沉陷區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建成垃圾投放收集點161個,東湖存量垃圾治理成為全國環衛行業示范。在全省率先推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監督長制,全力推進中央及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全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15.8%、優良天數比例達78.4%,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2。推深做實林長制、河(湖)長制,完成營造林3.3萬畝,相陽溝等8條水體通過住建部“長制久清”審核,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獲省政府通報表揚,成功獲批國家節水型城市。強化能耗“雙控”,22家重點用能企業實現能耗在線監測。全力保障能源安全,長協煤供應量2065萬噸,總發電量225.3億千瓦時、增長9.5%,外送電量占64.7%。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長26.2%,濉溪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列入全國試點。

  (五)社會事業實現長足進步。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松懈,累計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種372萬劑次,全程接種率達98.1%,防輸入防風險成果持續鞏固。常態化開展“2+N”就業招聘活動,城鎮新增就業3.8萬人。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0所,新投用中小學校7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5230個。市一中新校區完成建設,淮北衛校新校區投入使用。淮北理工學院當年建成、當年招生。精準落實“雙減”政策,中小學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市中醫院躋身全國百強,濉溪縣入選全省唯一的全國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推進智慧醫保建設,異地門診費用直接結算覆蓋滬蘇浙地級市。關心關愛“一老一小”,推進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改造提升,新建5家嵌入式養老服務示范機構、11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累計建成普惠性托育機構41家,普惠性占比達95%。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投入1.2億元實施農業特色產業項目46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187家,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深入開展“1+11+N”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工作居全國前列。豐富市民“文化菜單”,成功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和市第十一屆運動會。

  落實領導干部接訪下訪和閱批群眾來信制度,推廣“一杯茶調解法”,有效化解基層矛盾糾紛。常態化機制化推進掃黑除惡斗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群眾安全感持續增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穩步推進,軍民融合深入發展,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有力。婦女兒童、殘疾人、慈善、紅十字等事業實現新發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地方志、檔案、公積金、供銷、科協、機關事務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六)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征集“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議500余條。堅持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政府常務會議第一議題和首要內容,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持依法行政,《淮北市建筑裝飾裝修管理條例》《淮北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正式出臺,《淮北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淮北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進入立法程序,行政機構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到100%。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各方面監督,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200件,市政協提案192件。深化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中央及省委市委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抓好新一輪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規范開展黨內政治監督談話,從嚴整治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制約發展的“中梗阻”。嚴格目標管理,發揮政府督查、審計監督、統計監督作用,全面推行“月督導”工作機制,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動工作落細落地落實。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我們直面新冠疫情、經濟下行等巨大挑戰,統籌處理能耗“雙控”與煤電保供的關系,以環保督察整改倒逼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在“難”的環境下迎難而上、破難前行,較好完成各項目標任務,交出了高質量的政治答卷、發展答卷、民生答卷,為本屆政府工作畫上圓滿句號。

  本屆政府以來的四年,淮北發展極不尋常、極為不易,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文明創城夢、高鐵開通夢、跨湖發展夢、淮水北調夢、煤化工振興夢、棚改安居夢“六大夢想”相繼實現、持續升級。人民生活實現了由總體小康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轉變,產業結構實現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城市形象實現了由黑灰煤城向生態美城的歷史性轉變,為開啟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北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年拼搏實干,我們抓轉型、調結構,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全力以赴擴總量、優存量、提質量。全市生產總值連續跨越三個百億元臺階、突破千億元關口,預計人均生產總值達6萬元左右。財政綜合實力逐步增強,收入質量穩步提升。陶鋁新材料創新成果獲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成功獲批2個省級重大戰新產業基地,戰新產業占比提高12.4個百分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2.3倍。我市轉型經驗做法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四年拼搏實干,我們抓改革、強動能,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堅持把改革創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強決心、更大力度抓落實,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商事制度、區域評估等改革成效明顯,“房企破產和解淮北模式”“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等改革享譽全國。全力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賦能,累計新增減稅降費60.3億元。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大力抓招商、引項目,高標準建設產業合作園區,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20個、到位資金523億元。

  四年拼搏實干,我們抓統籌、促融合,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堅持全域統籌、組團發展、有機融合,拉開城市框架、優化空間布局,東部新城趨于完善,中心湖帶蓄勢待發,城鄉發展協同并進。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展至9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64.16%,居全省第5、皖北第1。新增一級公路57公里,打通13條城區道路,形成100公里大外環。新建擴建公園10座,新增綠地406萬平方米。市城市展示館及歷史檔案館建成使用,萬達、吾悅廣場開業運營,隋唐運河古鎮獲評長三角夜間文化和消費樣板街區。建成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64個,農村基礎設施顯著改善,人居環境整治取得重要成果。

  四年拼搏實干,我們抓治理、創品牌,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強有力的制度約束和創新舉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能耗“雙控”目標全面完成。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有力推進,PM2.5平均濃度下降35.8%,優良天數比例提高25.8個百分點。全面實施城區雨污分流工程,改造污水管網38.5公里,建成小區排水管道276.3公里,完成雨污分流75%的工程量。累計建成海綿城市23.4平方公里。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大力推進國土空間綠化,成功創建7個省級森林城鎮、77個省級森林村莊,先后獲評中華環境優秀獎、國家森林城市。

  四年拼搏實干,我們抓民生、優品質,群眾福祉顯著提高。聚焦服務功能提優、生活品質提升,全力打造更有溫度、更具質感的幸福民生。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堅決打贏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2.8%以內。直面矛盾解決房地產歷史遺留“難辦證”問題,累計完成188個項目、119343套房屋不動產登記工作。

  各位代表,四年風雨兼程,我們深刻體會到:無論形勢多么復雜,挑戰多么嚴峻,任務多么艱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政府工作的堅強保證,轉型發展是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題,改革創新是政府工作的不竭動力,人民至上是政府工作的價值取向,擔當實干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前提。

  各位代表!

  四年鏗鏘奮進,所取得的成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市委總攬全局、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鼎力幫助的結果,是歷屆政府勇挑重擔、接力奮斗的結果,更是全市人民開拓進取、頑強拼搏的結果!

  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在各個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市人民,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中央和省駐淮單位以及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消防救援人員,向所有關心、支持淮北改革發展事業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我們也清醒認識到,轉型發展道路上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主要是:綜合實力不強,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戰新產業規模偏小,傳統產業占比較高,做優存量、做大總量仍需奮進;重大項目支撐不足,龍頭企業數量不多,產業鏈條不長、不全,園區畝均產出較低,發展后勁仍需增強;城市能級不高,“四化同步”推進不協調,產城融合互動不夠,對人才、科技、資本等吸引力不強,轉型發展仍需加力;生態環境容量不足,煤電行業能耗占比較高,新能源開發利用水平不高,能源結構急需優化;公共服務配套不完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供給不足,就業、養老、住房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仍需努力;少數干部工作標準不高、視野不寬,進取意識不強,缺乏干事創業激情。有的擔當精神不夠,專業能力不強,抓落實不力,把說的當做了、把做了當做成了的情況仍然存在,政務效能仍需提升。我們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五個淮北”

  今后五年,是淮北補齊短板、爬坡過坎的承壓前行期,是階梯遞進、厚積薄發的積勢蓄能期,是搶占賽道、提升能級的戰略機遇期。多重國家戰略的疊加交匯,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為我們發揮區位優勢、匯聚要素資源,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以“四化同步”發展推動皖北振興,確立我市建設“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城市、國家重要新型綜合能源基地”的城市定位,進一步確立了淮北在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為我們拓展戰略空間、培育競爭優勢規劃了最優路徑。特別是,市第九次黨代會為淮北未來五年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為做好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們必須搶抓機遇、主動作為,以“慢進是退、不進更是退”的緊迫感,只爭朝夕、日夜兼程,努力干出時代風采、拼出美好未來!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按照市第九次黨代會部署,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更高質量轉型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四化同步”為路徑選擇,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五個淮北”。

  今后五年,圍繞市委確定的總體目標,緊盯“五項重點任務”,做好“五項重大工作”,以“26項工程”為抓手,全力推動經濟總量爭先進位,全市生產總值實現2000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突破100億元;工業增加值突破800億元,建筑業增加值突破8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生產總值增速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產總值力爭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城市建成區面積與城市能級相匹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保持全省前列,在皖北地區全面振興中展現更大作為。

  聚力建設創新淮北,推動改革創新向更深層次突破。創新型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培育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集群,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實施重大科技攻關項目100項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幅達到15%以上。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明顯上升。高質量完成一批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任務,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淮北經驗”。

  聚力建設實力淮北,推動城市能級向更高臺階躍升。實施戰新產業三年倍增工程,創建1-2個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戰新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6%以上。實施“五群十鏈”強鏈補鏈工程,每個產業鏈每年至少引進1個10億元以上頭部企業,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培育先進高分子結構材料和精細化工、陶鋁和鋁基高端金屬材料2個千億產業集群,制造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5%以上。實施百億企業培育工程,新增百億規模企業10家左右。實施千億園區培育工程,全力打造2個千億園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經開區。堅持投資和消費雙向發力,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支持更多優質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實現上市公司數量翻番,力爭達到10家。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0%以上,大幅提高經濟外向度水平。

  聚力建設美麗淮北,推動綠色轉型向更可持續發展。以美麗淮北建設為總抓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完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速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單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幅、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完成省下達指標。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奮力在綠色轉型發展中站排頭、爭一流、做示范,建設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城市。

  聚力建設幸福淮北,推動民生福祉向更優品質提升。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學宜游宜養“五宜”之城,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城鎮新增就業16萬人,居民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同步。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顯著提高。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機構床位數、執業(助理)醫師數等指標顯著提高。加快實施重點文旅項目,建設區域性、復合型旅游目的地。持續推動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不斷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中等收入群體比例達40%,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2.2以下,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聚力建設效能淮北,推動治理能力向更高水平邁進。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法治淮北、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干事創業熱情充分激發,工作作風更加務實高效,政府公信力、執行力不斷增強。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能力、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顯著增強,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平安淮北建設不斷深化,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全省領先,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各位代表!

  “五個淮北”藍圖美好,轉型發展任重道遠。我們必須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重任面前敢想敢干、機遇面前敢拼敢搶,努力創造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新業績!

  三、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五個淮北”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九屆二次全會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1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能耗及生態環境質量指標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

  各位代表,沒有等出來的精彩,只有干出來的輝煌。盡管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實現目標任務艱巨。但是,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支持高質量發展的資源要素條件沒有改變。省委、省政府啟動實施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給我們帶來了重大政策利好。同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淮北得天獨厚的“八大優勢”,十分有利我們推進“雙招雙引”、布局新興產業、建設重大項目、拓展發展空間,推動更高質量轉型發展,加快實現城市能級之變。通過縱向分析、橫向比較,綜合考量、科學測算,完成上述目標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底氣!

  今年將重點做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以工業強市為基石,構筑產業升級新優勢。

  全力推動二產“提質擴量增效”,開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開發區提檔升級、工業項目攻堅突破“五大具體行動”,全面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開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行動。加快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一體化,深化與中科院、中科大、上海交大等大院大所、知名高校的戰略合作。緊密對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安徽科技大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科技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機制。實施產學研協同創新工程,完成產學研合作項目220個、省市科技重大專項30項以上。布局建設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高標準建成投用市科創中心,組建新能源、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等新型研發平臺,扶持陶鋁新材料研究院、中科(淮北)產業技術研究院做優做強,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10%。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行動,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40家以上。借鑒“科創飛地”成功經驗,探索研發孵化在外地、產業化在本地的協同創新模式。

  開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行動。加快推動煤電、機械制造、紡織、食品、建材等傳統產業進行 “零增地”技改,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新型智能設備100臺套以上,實施產業升級和技改重點項目140個,確保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均增長10%。實施優質企業引育工程,大力引進產業鏈頭部企業,扶優扶強制造業成長型企業,爭創一批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0家。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戰略,新增“安徽工業精品”5個、新產品10個。實施質量提升工程,推進質量強市建設,加快國家鋁基材料及制品質檢中心批籌工作,支持杜集區、烈山區創建省質量強區。支持濉溪縣全力打造工業強縣,加速提升縣域經濟實力。

  開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行動。推動“五群十鏈”產業加快發展、加速壯大,打造龍頭牽引、配套協同、集群發展的產業梯隊,全年“五群”“十鏈”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8%、22%,戰新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深化“三重一創”建設,加速陶鋁新材料產業化、市場化推廣應用,推動新型煤化工向下游拓展延伸,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培育壯大綠色食品、醫藥健康等新興產業。加強節能環保技術研發應用,做優做強新型綠色建材產業。延伸鋰電池產業鏈條,加速向鋰電池原材料、鋰電池應用領域拓展。實施數字賦能工程,深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壯大數字經濟規模,推動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5家,打造“5G+工業互聯網”應用案例5個。建成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4個,培育“淮企登云”企業100家。

  開展開發區提檔升級行動。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實行資源要素差別化、市場化配置,提升畝均稅收、畝均營業收入、畝均技術改造投資、單位能耗營業收入、全員勞動生產率等關鍵指標。發揮土地容積率指標倒逼作用,擴大“標準地”供地比例,提升標準化廠房利用率,清理盤活閑置低效用地5000畝以上,促進開發區由規模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提升。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出臺促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加大向開發區賦權力度,加快建立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有效激發開發區發展活力,強化開發區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作用。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完善鄰里中心、公共交通、教育醫療、科技金融、商貿物流等功能配套,推動產業園區向產業社區升級。

  開展工業項目攻堅突破行動。以項目建設進度為導向,對標落實國家發改委“24條”,加快騰出用能空間和環境容量,強化土地、用工、技術、資金保障,用最快的速度讓最好的項目獲得最優的資源要素。深化“四督四保”“四個一”機制,推動60萬噸乙醇、創新琥珀酸、中基電池箔、翌光科技、雨佳木業、和晶科技等重大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建立和完善工業項目庫,實行動態管理、梯次推進,儲備超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00個。深化與在淮省屬企業戰略性、系統性合作,加速布局一批牽動力強、影響力大的合作項目,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工業是淮北與生俱來的城市基因,淮北轉型發展的潛力在工業、關鍵在工業、希望在工業,我們必須堅定信心、全面發力,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

  (二)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鍛造奮勇爭先新引擎。

  強力推進“雙招雙引”。重點瞄準世界500強和國內500強企業、跨國公司、大型央企、實力民企,精準對接省十大新興產業布局,圍繞“五群十鏈”主導產業,完善產業招商地圖,發起更高質量招商引資新攻勢,年內新簽約、新開工、新竣工工業項目分別達到270、200和150個。建立“雙招雙引”工作平臺,健全項目推送、銜接、落地、考核機制,構建項目準入、談判簽約、開工建設、達產入統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發揮“群長”、“鏈長”、產業招商專班和縣干招商組作用,強化市縣(區)兩級聯動,支持頭部企業發起成立產業聯盟、行業商(協)會,推進以商招商、商(協)會招商、基金招商,定期舉辦招商推介會,全年引進“五群十鏈”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0個以上,利用省外資金增長10%以上。完善人才政策體系,深入落實新時代“相城英才計劃”,實施 “歸雁行動”“校友工程”“智匯淮北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動,加速緊缺人才、產業人才集聚,培厚“淮才必遇、淮才優遇”沃土,打通人才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深化與淮北師范大學戰略合作,推動淮北理工學院建設一流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提升各類人才與城市發展、產業升級的匹配度,讓更多人才選擇淮北、扎根淮北、圓夢淮北。

  全面擴大開放合作。搶抓長三角一體化、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重大歷史機遇,加強與淮海經濟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城市協同互動,在更大范圍內集聚高端要素資源。全面深化與徐州市戰略合作,構建協同落實項目化推進機制,共建一批產業合作平臺,打造省際結對合作幫扶新樣板。加強與徐工集團合作,推進國家級工程機械試驗場建設,推動徐工集團將更多戰新產業布局淮北,打造一流工程機械產業集群。支持各縣區與滬蘇浙相關縣區、園區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跨區域產業協作、園區合作的成本分擔和利益共享機制,推動一批重點合作事項取得實質性進展。支持杜集區建設省際毗鄰友好共建合作區,打造淮徐合作重要戰略節點。加快推進段園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規劃建設、產業導入,著力打造產城融合新片區、新興產業集聚區、生態創新示范區、共同富裕先行區。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掌上辦、網上辦、就近辦”,提升“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功能,實現更多事項 “跨省通辦”。設立企業和市民服務中心,為企業群眾提供“如約而至”“如沐春風”的舒心服務。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政策,深入實施民營經濟上臺階行動計劃,力爭全年新增民營企業7000家。常態化舉辦企業家沙龍等親商安商活動,建立健全“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切實做到企業有所求、政府有所應,企業有困難、政府全力幫,努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完善“一網惠企”平臺,推動惠企政策資金“即報即審即兌”。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擴大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適用范圍。深化重點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推進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提高市屬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實施企業上市專項行動計劃,加強上市(掛牌)和直接融資后備資源庫建設,新增上市企業1家,持續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提高政府基金運作水平,大力招引市場化基金,形成賦能創新創業的“基金叢林”。

  持續暢通內外循環。打通對外開放“大動脈”、暢通市域內部“微循環”,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淮-宿-蚌和淮-阜城際鐵路、徐淮阜高速公路、澮河航道整治、孫疃碼頭等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進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開工建設S410濉劉路、S235濉唐路三期工程,確保G3京臺高速雙堆集互通立交、淮徐快速通道、G344二期、G237(五里郢-青龍山段)建成通車。加強跨區域互聯互通,謀劃推動淮北-商丘高鐵聯絡線、淮北-觀音機場高速公路、段園城市輕軌、通用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全面提升青龍山“無水港”輻射功能,加快打造國際陸港,建設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力爭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30%以上。創建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淮北聯動創新區,協同建設高能級對外開放平臺。實施外貿新動能培育和外貿主體壯大工程,打造一批進出口總額超億美元外貿產業集群,新增進出口備案登記企業50家,培育進出口總額超千萬美元企業2家,全面提升經濟外向度水平。高標準辦好新型煤化工和鋁基產業論壇,擴大食品工業博覽會、石榴文化旅游節、葡萄采摘文化節品牌影響力,吸引更多要素資源在淮集聚、互動耦合。

  (三)堅持以品質彰顯為目標,繪就城市建設新畫卷。

  系統提升城市品質。堅定不移走好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城市發展之路,編制實施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完成綠金湖西岸、高鐵西站、大唐淮北電廠舊址等重點片區規劃設計,科學安排人口布局、產業布局、空間布局。統籌推進城市功能區協調發展,建好城鎮“面子”、做實城鎮“里子”,吸引更多新市民安家落戶、創業就業,加速集聚人氣、商氣,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支持烈山區聚焦“爭十”“進二十”目標,加快推進東部新城建設,提升教育、醫療功能,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加強城市建筑風貌管理,塑造重要節點優美形態,凸顯疏密有度、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山水城市特色風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58個老舊小區改造,開工建設青年路(龍山北路-楊河路)、淮海東路延伸等工程。優化公交線路13條,新建充電樁200組。合理布局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體育健身圈”。統籌推進留白增綠、拆違建綠、見縫插綠,建設百姓身邊的“口袋公園”“小微綠地”。加大工礦廢棄地復墾整治力度,為城市發展騰挪空間。全面啟動城鄉飲用水源地及地表水廠建設,讓群眾早日喝上更安全、更健康的飲用水。統籌推進智慧城市、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建設,構建“雙節點支撐”的大數據中心,新建5G基站800座,打造城市大腦數據中樞和“一網統管”平臺,加強易淹易澇區域治理,精心實施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人才公寓、藍領公寓供給力度,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

  充分釋放消費潛力。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三產“鍛長補短”,促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服務業結構優化工程,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培育總部經濟、人力資源等新興業態,推動夜間經濟、小店經濟繁榮發展,持續開展“皖美消費·樂享淮北”系列促銷活動,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對接招引知名品牌在淮開設旗艦店、連鎖店,豐富休閑娛樂、文創時尚、新零售等業態供給,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50家、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0家。實施服務業項目推進工程,加快隋唐運河古鎮大觀園、淮海中瑞農產品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進度。培育省級示范物流園區和A級物流企業,優化升級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改造提升農貿市場,暢通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通道。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引領,推進黃里景區、臨渙古鎮、龍脊山旅游基礎設施提升項目建設,支持相山區、烈山區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實施服務業集聚工程,加快建設省級以上服務業集聚區,支持相山區聚焦“爭十”“進百”目標,發揮主城區優勢,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造區域性消費中心。實施消費升級工程,推動淮海路傳統商業街區改造升級,提升萬達廣場、吾悅廣場等新興商圈品質,加速推進南翔云集、綠金湖沿岸、東部新城等商圈建設。

  爭創文明典范城市。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深入實施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推動 “全國文明城市”向“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邁進。堅持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推進市區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建設垃圾分類資源化處置中心,推動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循環利用。引導無物業小區引入市場化、專業化物業管理服務企業,規范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組織,排查治理一批交通擁堵點、安全隱患點,高標準打造一批精細管理示范路口、標桿路段、樣板區域。組織開展“城中村”人居環境、背街小巷市容秩序、人行道停車、飛線充電、戶外廣告、文明養犬等專項整治行動,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

  (四)堅持以鄉村振興為引領,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提升農業質效。推動一產“兩強一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聚焦“科技強農”,實施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現代種業發展提升、“淮優”農產品品牌提升、現代農業產業園提升“四大工程”,組建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推廣農業產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創設一批數字農業應用場景;提升濉溪縣國家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水平,爭創國家級小麥種業產業集群;新增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20個;多措并舉豐富市民“菜籃子”,創建農產品加工強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5個。聚焦“機械強農”,實施機械化提升、社會化服務提升、農業“標準地”改革、倉儲冷鏈設施建設“四大工程”,建立健全“田長制”責任體系,新建高標準農田18.3萬畝,建設優質專用小麥基地162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413萬畝以上、總產量達到150萬噸。聚焦“農民增收”,實施工資性收入倍增、財產性收入擴量、經營性收入壯大、轉移性收入提升“四大工程”,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一戶一塊田”改革,支持開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職業農民,大力增加農村居民收入。

  建設美麗鄉村。編制“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優化村莊空間布局,深化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盤活利用省級試點,新建美麗鄉村中心村32個。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接續推進農村環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動”,建立農村廁所長效管護機制,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覆蓋面,改造提升“四好農村路”、農村電網、農田水利設施。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培育和涵養文明鄉風。

  穩固脫貧成果。嚴格落實 “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完善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重點在控輟保學、防止因病返貧致貧、農村脫貧人口住房安全監測、農村供水工程長效管理上下功夫,確保及時發現、及時幫扶、動態清零。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擴大“三變”改革覆蓋面,深入實施“百村示范”工程,集體經濟強村占比達到20%以上,讓脫貧人口穩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五)堅持以綠色轉型為方向,厚植生態文明新底色。

  促進綠色發展。科學制定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燒結磚瓦企業轉型發展三年提升行動,加快淘汰低端落后產能和“散亂污”企業,為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騰出更多空間。鞏固深化國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試點成果,大力推動傳統火電改造升級,因地制宜發展風電、煤層氣、生物質、氫能等新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謀劃一批光伏、儲能、源網荷儲、多能互補能源項目,建設多站融合示范工程、園區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推進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全面提高綜合供電保障能力。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延長產業鏈條,促進建筑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推動綜合治理。完善“人防+技防+大數據”防控體系,加強重點污染源管控,推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確保PM2.5平均濃度和優良天數比例完成省定目標。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實施丁樓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推動濉溪縣污水處理廠、鳳凰山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謀劃人工濕地生態凈化項目,全面提升地表水環境質量。統籌土壤與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和白色污染治理,加強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收集處理,嚴格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運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創新推進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采石宕口生態修復,變“瘡口”為窗口,打通“兩山”轉換通道。

  筑牢生態屏障。推深做實“河(湖)長制”,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加大對自然保護地、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大力推進國土空間綠化、森林質量提升,完成營造林1.3萬畝,全面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嚴格執行“三線一單”分區管控要求,完善區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從嚴從實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依法依規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開展節約型機關和綠色社區創建行動,新增新能源公交車200臺,引導市民綠色出行、低碳生活。

  綠色低碳是更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鮮明標識。我們一定要守護好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打造更高標準的生態文明“淮北品牌”!

  (六)堅持以普惠共享為宗旨,創造共同富裕新生活。

  大力推進富民增收。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年內城鎮新增就業3.2萬人。建設市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拓展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技術工人、個體工商戶和進城農民工等重點群體職業發展機會。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擴大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參保覆蓋面。推行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居民模式,穩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完善欠薪治理長效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大力發展社會慈善事業,讓更多的凡人善舉彰顯城市溫度。

  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推進集團化辦學、縣管校聘改革,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15所。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支持濉溪縣、相山區爭創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區)。扎實落實“雙減”政策,完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實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工程,實現中等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加大科普投入,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做實做強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精品文旅項目和文化“拳頭”產品。鞏固省級衛生城市創建成果,爭創國家衛生城市。深入推進“三醫聯動”,擴大緊密型城市醫聯體覆蓋范圍,鞏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成效,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織牢“一網”、打造“兩高”,加強綜合醫院呼吸科、重癥醫學科等專科建設,加快建設市公共衛生中心,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工作,持續提升核酸檢測、醫療救治、應急處置能力,全力筑牢疫情防控保障網;深化與長三角地區和省內醫療機構合作,全力推進高品質醫院和區域醫療高地建設。用心用情關注“一老一小”,實施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全面落實三孩生育政策,爭創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構建統一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實施負荷預測與運行調節,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健全政府債務管理制度,依法打擊惡意拖欠賬款和逃廢債行為。構建全領域、全流程的社保基金安全防控機制,嚴厲懲治欺詐騙保的組織者和參與者。

  創新市域社會治理。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暢通群眾來信來訪渠道,依法依規化解信訪積案,做到接訪不走過場、寫信真管用。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完善行政決策制度程序,啟動實施“八五”普法,創建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推動掃黑除惡長效常治,防范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確保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改革,加快國防動員訓練基地建設,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確保全省雙擁模范城“六連冠”。

  我們將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力爭每年辦好一批群眾拍手稱贊的實事、干成一些利于城市長遠發展的大事,讓淮北更有引力、更顯魅力、更具活力!

  四、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我們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保持“趕考”狀態、“奮斗”姿態,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奮力實現既定目標;以“一任接著一任干”的定力,推進更高質量轉型發展。

  (一)踐行“兩個維護”,打造忠誠政府。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始終立足“兩個大局”、心懷“國之大者”,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堅持從政治上觀大勢、謀大局、抓大事,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創造性抓好各項政策落地落實。

  (二)踐行實干擔當,打造有為政府。用工業互聯網思維推動政府流程再造,建立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以數據說話、用結果證明,推動政府工作拉高標桿、爭先進位。推行“賽馬機制”、實施頂格戰法,對重要部署要聞令而動、雷厲風行,對重點任務要時不我待、快速落實,對重大項目要分秒必爭、全力推進,讓高效落實成為政府系統全體人員的自覺行動。

  (三)踐行為民宗旨,打造服務政府。群眾和企業所盼的,就是政府要干的。我們將常態化征集“為民辦實事”項目建議,選準“小切口”、服務大民生,投入真金白銀、拿出真招實策,件件抓落實、點滴見成效。完善群眾來信來訪、企業直接溝通機制,開展基層窗口單位作風建設專項整治,提高為民服務效率,提升群眾滿意度,切實把方便留給群眾和企業,把麻煩留給自己。

  (四)踐行秉公用權,打造廉潔政府。一體建設法治淮北、法治政府、法治社會,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以及社會監督、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深化預算績效管理,壓減一切不必要的行政開支,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堅持嚴字當頭、一嚴到底,慎重決策、慎重用權,狠抓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加強審計監督和統計監督,強化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崗位廉政風險防控,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各位代表!

  百年征程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帆。讓我們在中共淮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忠誠盡職、奮勇爭先,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加快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創新淮北、實力淮北、美麗淮北、幸福淮北、效能淮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淮北市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1月11日 覃衛國)

2022-03-03 16:47 來源:淮北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