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記者 王天玥)提到深圳,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高樓林立、光怪陸離的摩天都市?是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的集聚地?是“中國硅谷”、“深圳速度”?還是“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的歌詞?
近日,“同心粵港澳 攜手大灣區”網絡主題活動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的深圳,深入改革腹地,觸摸發展脈搏,解密發展密碼。記者團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這個城市的風景和故事,展現出一個年輕且古老的活力深圳。
年輕!這里是“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地標
深圳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是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國家物流樞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并全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最早的前身為廣州寶安縣,1979年成立深圳市,1980年成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雖然深圳的發展史只有40多年,但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今天的深圳,依舊在發展的道路上奮力前行,這座年輕的城市也有屬于它獨特的魅力。
矗立于前灣片區桂灣河畔的“前海石”,高約2.8米、寬約2.1米、厚約0.65米,造型宛如“揚帆啟航”,前海石見證著前海“一張白紙,從零開始,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的美麗蝶變,是“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要地標。
圖為位于前灣片區桂灣河畔的“前海石”。中工網 王天玥攝
前海國際會議中心位于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20年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這里隆重舉行。
前海國際會議中心是能夠滿足前海及粵港澳大灣區商務、政務、國際交流等需要的高端專業復合型會議場館,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會客廳”。其外觀的“薄紗”造型,傳承自嶺南民居瓦片屋頂。采用四種不同透光率、1200多塊彩釉玻璃百葉,從下到上分布在兩側結構弧面上。彩釉玻璃上分布著直徑4-10毫米大小不一圓形圖案,由密而疏分布,不同的幕墻板塊上圖案數量不一。從遠處看去,富有層次感,顯得飄逸輕盈,營造出“薄紗”的朦朧美。
圖為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標識。中工網 王天玥攝
圖為中國(廣東)自由貿易區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中工網 王天玥攝
“灣區之光”摩天輪位于深圳市寶安區濱海文化公園內,是深圳上空最高的摩天輪,摩天輪總高128米,28個進口轎廂,每個可容納25人。采用世界首創的魚鰭狀異形大立架。“灣區之光”摩天輪也成為打卡深圳新地標之一。
圖為遠眺“灣區之光”摩天輪。中工網 王天玥攝
前海片區桂灣河畔聳立著多棟新建的造型獨特的大樓,未來這些大樓將要迎接更多的企業入住,共助深圳及大灣區的發展。
圖為深圳前灣片區新建的大樓。中工網 王天玥攝
古韻!深圳的原點,文化心臟——南頭古城
深圳的歷史可以追溯將近1700 年。“新安縣”是今深圳、香港的舊稱,(“新安”取“革故鼎新,轉危為安”之意),當時轄區范圍廣泛、往北包含東莞縣、歸善縣(今天的惠陽縣),往南包含香港。公元1573年,明朝政府建立新安縣,縣治設在南頭城。據史料記載,南頭古城是嶺南沿海地區跨越兩個千年的行政中心、海防軍事重鎮、江海交通要塞和對外貿易集散地。因此,南頭古城也被譽為“粵東首郡,港澳源頭”,南頭古城的南城門遺址,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六百多年。
南頭古城也是深圳發展的見證者,處于高樓林立的都市之中,讓人感覺瞬間從現代穿越到帶有厚重文化的歷史之中,一幢幢建筑仿佛在向到訪的世人講述曾經在深圳這篇土地上發生過的故事。
圖為南頭古城的南城門遺址,與身后現代高樓遙相呼應。中工網 王天玥攝
活力!燈火里的深圳 精彩依舊
夜幕降臨,深圳繁華依舊,車輛川流不息,城市燈火輝煌。遠處的高樓大廈用燈火點亮了夜晚的生活,這些極具風格的高樓建筑,也成為深圳現代化都市的重要標志之一,講述著深圳飛速發展的經歷。城市未眠人未眠,夜晚的城市也在努力發展。每一個身處深圳的人,都是這座城市的建設者,也是這座城市不斷發展,邁上新臺階的見證人。深圳的發展,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在這里的奮斗者也是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未來的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肩負著更重要的責任與使命,深圳也依舊會邁著鏗鏘的步伐,奮勇前行。
圖為深圳的夜晚。中工網 王天玥攝
圖為深圳夜晚的街道,道路兩旁停滿了等待接送外賣的車輛和配送員,他們依舊努力地在為這個城市服務著。中工網 王天玥攝
(責任編輯:石蘭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