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遼陽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1月13日 王一兵)

2021年03月01日 13:31   來源:遼陽市政府網站   

  點擊查閱更多2021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1月13日在遼陽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長 王一兵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十三五”時期主要成就和2020年工作回顧

  “十三五”時期,是遼陽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艱巨繁重的振興任務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議和在遼寧、遼陽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經濟發展保持平穩增長,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人民生活保障有力,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四個遼陽”建設成效顯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3%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年均增長5.6%和8.5%。

  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3+3+X”產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服務業占比明顯提升,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面建成,淘汰和化解鋼鐵、水泥行業產能1051萬噸。高新技術企業總量是2015年的3.1倍,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年均增長5.2%,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年均增長34.7%。改革開放取得新成效,全面完成市、縣、鄉三級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信用環境進入東北地區前列。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城鄉發展開創新局面,新建改造各級公路1073.5公里,棚戶區改造惠及群眾2.8萬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2.8%。新老城區融合發展,遼陽人民“跨河而立”的夢想終成現實。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52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銷號,11990戶、23647人全部穩定脫貧,新增城鎮就業7.8萬人,新建改造學校和幼兒園482所、醫院10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0家、各類文體場館276個。“四個遼陽”建設收獲豐碩成果,實施了494個重點項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功獲批,精準醫療扶貧工作經驗全國推廣,獲得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榮譽127項。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們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社會發展好于預期。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持平,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城鎮登記失業率3.69%。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秉承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卓有成效

  防控機制高效運轉。科學研判,周密部署,第一時間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緊盯重點部位、區域和人員,建立巡回檢查工作機制,去年1月21日在全省率先開展湖北省武漢市來(返)遼陽人員流行病學調查登記工作。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精準疫情防控,實施分區、分級、分類差異化管控,發揮大數據工作專班作用,實行點對點閉環管理,及時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播渠道,構建起安全屏障。

  醫療救治科學精準。在全省提早建立市級集中隔離觀察點,及時收治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充分發揮醫療機構“哨點”作用,在7家醫院設立發熱門診。建成核酸檢測實驗室20個,日核酸檢測能力達到單管1萬份,實現“應檢盡檢、愿檢盡檢”。4例輸入患者全部治愈,在全省率先實現清零。

  抗疫精神凝聚動力。廣大醫務工作者、疾控人員、公安干警、社區工作者、民兵、志愿者和各級黨員干部沖在一線、日夜奮戰,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社會各界開展愛心捐助。65名醫護人員舍生忘死、奮勇逆行,全力支援湖北等地區疫情防控,涌現出周明萍、趙洪露等全國先進典型,弘揚了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形成了眾志成城、全面抗疫的強大合力。

  (二)堅持“項目為王”,支撐作用日益凸顯

  項目建設亮點紛呈。持續開展“項目年”活動,加強調度,強化措施,全面落實項目包保三級責任體系,推動“項目管家”實現全覆蓋,加速項目建設進程。實施億元以上項目208個,增長50.7%;完成投資131億元,開(復)工率95.2%。98個“四個遼陽”重點項目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要素供給保障有力。“三爭取”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到位上級資金133.4億元,其中抗疫特別國債、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新增債券29.6億元。實施PPP項目4個,引進社會資本19億元。加大信貸投放,新增中長期貸款111.1億元,增長19.7%。為項目建設提供土地616公頃,“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分別下降20%和66.4%,盤活閑置廠房近5萬平方米。

  招商引資再創新高。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招商活動420余次。克服疫情影響,積極開展“不見面”招商,舉辦云簽約、現場集中簽約等系列活動。成立工作專班,聘請招商顧問,開通項目“直通車”,形成了全員抓招商的濃厚氛圍。新簽約項目181個,增長182.8%;新落地項目138個,增長109.1%。大力發展“飛地經濟”,簽約落地項目88個。國內實際到位資金實現233.2億元,增長37.9%;實際利用外資6360萬美元,增長2%。

  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加大。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減負19.7億元,穩崗返還資金3.1億元。制定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6條政策措施。有效盤活財發融資擔保公司,融資擔保能力達到20億元以上。充分運用股權登記、銀稅互動等方式,助企融資57.1億元。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235萬元。2戶企業在省證監局輔導備案。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1.2億元。深入實施企業培育工程,實現“個轉企”541戶、“小升規”42戶、“規升巨”5戶,3戶企業上榜遼寧百強民營企業。6戶企業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三)優化產業結構,經濟持續穩步復蘇

  工業經濟企穩回升。芳烴及精細化工產業鏈條實現縱向橫向同步拓展,遼化公司對二甲苯形成100萬噸產能,高性能聚丙烯、聚酰亞胺等10項重點工程快速推進。圣德華星集團天然脂肪醇生產線全面復產,生產能力達到10萬噸。20余種鋁精深加工系列產品產能不斷釋放。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呈多元化發展,法蘭軸頭及輪轂二期、商用車高溫傳感器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先進環保裝備研發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有效化解44萬噸水泥熟料產能。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普惠金融服務中心已入駐企業155家,全市金融機構已達133家,金融業稅收占全市稅收的10%。3個電商基地晉升省級示范基地,全面啟動中南數字產業園建設,云創直播小鎮、眾農聯、貨速達等一批項目相繼入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開始涌現。編制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統籌“一核、兩帶、三區、多點”產業布局。弓長嶺區晉升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開展“遇見遼陽?心回故鄉”等系列活動,柳河湯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村晉升“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成為中國改革年鑒典型案例。出臺促消費若干政策,投入資金1300余萬元,組織開展“惠民消費促進季”“全民樂購、約惠遼陽”“夜市經濟”等主題活動,產生近20倍的撬動作用。持續舉辦房交會,商品房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均增長30%以上。

  “三農”基礎更加堅實。糧食產量達到106萬噸,生豬存欄48萬頭。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全面完成。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日益壯大,已有家庭農場1738家、農民合作社2429家。發展設施農業5200畝、林下經濟1500畝,遼峰葡萄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建設科技小院50個、農家科普大院30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燈塔市獲批國家“平安農機”示范縣。31個重點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3個農產品加工產業園開工建設,燈塔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佟二堡農產品加工集聚區進入省級行列。農產品品牌達到30個。建設高標準農田29.4萬畝。新建改造農村安全飲水工程257處,惠及57.2萬人。實施農村“煤改氣”2.6萬戶。大中修、改擴建各級公路193.1公里,新建村內道路260公里。深入開展“千村美麗、萬村整潔”行動,省級美麗示范村達到100個,整潔村實現全覆蓋。

  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升。與5家科研院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促成54項科技成果轉化。忠旺國家高端鋁合金型材實驗室通過驗收,建成遼寧汽車高分子材料創新中心。前杜實業雙無頭鑄軋高端裝備填補國內空白。三三工業超大型泥水盾構機達到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并中標杭州亞運會工程建設。新增瞪羚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37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8家,累計注冊科技型中小企業207家,培育省級星創天地4家。高標準建成5G基站758個。

  (四)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加速釋放

  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制定《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在全省率先引入第三方評估。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在全國動態監測的261個地級市中,年度評價排名第17位,在地區生產總值千億元以下的74個城市中位居第1位。取消、承接、下放和調整行政職權938項,審批時限壓縮80%以上,平均辦理環節減少到2.52個。持續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網上可辦率100%,實際網辦率40%,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集中辦理率達到100%,“最多跑一次”、零跑動事項比例分別達到95%和76.8%。

  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基本實現社會化管理,完成3戶駐遼央企廠辦大集體改革,成立國建資本運營公司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完成環衛市場化改革,公汽公司混改取得實質性進展。開展增值稅留抵退稅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有效化解政府債務32億元。深入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有序實施分級診療制度和縣域綜合醫改,全面完成疾控體系改革。商事、供銷社、電力等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進。

  開放水平穩步提升。出臺推動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鼓勵政策。推進盾構機保稅維修再制造項目,帶動進出口2億元以上。新增外貿企業、外貿綜合服務企業6家,4家企業在境外投資或開展業務。積極參與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遼洽會。完成沈陽經濟區建設發展遼陽三年攻堅計劃。與沈陽市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忠旺、瓦軸成為華晨寶馬一級和二級供應商。

  (五)保障改善民生,發展成果惠及群眾

  完成26項重點民生實事年度任務,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升。新增城鎮就業11716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1796人,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引導100余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舉辦冠名班10個。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分別提高7.6%和8.4%。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和大病保險制度,財政補助標準人均提高5.7%。為特殊困難老年人購買居家養老服務7.6萬人次。在全省率先實現“回遷難”和征收遺留問題“雙清零”。認真解決已售商品房產權證辦理問題,累計為5.4萬戶居民解決了辦證難題。改造老舊小區27個、農村危房1096戶。

  社會事業持續進步。實施“名師、名校、名校長”領航工程,評選名師15人、名校5所、名校長8人,引進優秀教師194人。協作化辦學覆蓋面超過95%。公辦鄉鎮中心幼兒園實現全覆蓋,學前教育公辦率43.8%、普惠率86%。“名醫、名科、名院”工程向縱深推進,建成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市中心醫院再次榮獲“中國醫院百強院”稱號。市胸科醫院開工建設,3家醫院智慧平臺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實施“文化名人”培育工程,165人獲得榮譽稱號。建設村級文化廣場19個,大型現代評劇《太子河畔》榮獲省第十一屆藝術節文華獎。遼陽大劇院實現市場化運營,觀眾上座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獲批全國首家體育運動學校改革試點城市。高質量完成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記工作。國防動員、人防、民兵預備役和退役軍人工作全面加強,成功奪取全國雙擁模范城“九連冠”。氣象、防震減災、檔案、老齡、慈善、紅十字、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圓滿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任務,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交辦案件全部辦結銷號。開展秸稈禁燒、“散亂污”企業等專項治理,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2.7%,超過省考核標準5.1個百分點。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87%,秸稈覆蓋免耕技術得到有效推廣。全面落實“河長制”,基本解決太子河流域“四亂”問題。強力整治河流污染,太子河干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地表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1.4%。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污染狀況調查,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植樹造林1.76萬畝,綠化村屯72個,創建國家森林鄉村45個,治理閉坑礦山和生產礦山3775.4畝。

  宜居城市建設全面加強。啟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保護農田、城市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建成“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業務協同平臺,實施中心城區“三維數字模型”建設。站前大型人防公交樞紐開工建設,河東交通樞紐二期工程順利推進。維修養護城市道路279條、202公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入調試階段。全面推進“智慧城管”市區一體化。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1%。在全國率先整治“百噸王”,完成高鐵沿線外部環境隱患整治,開展違章建筑、占道經商等專項治理行動,市容市貌明顯改善。

  社會更加平安和諧。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成效明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成果全省領先,社會治安形勢總體平穩向好。重點信訪案件化解率100%。安全生產總體形勢平穩,食品藥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升。建設智慧社區10個,社區工作者生活補貼提高28%。民族宗教、國家安全、保密、外事僑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六)強化自身建設,履職能力全面增強

  主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市政府及組成部門向市人大報告工作70次,在市政協開展重點協商36次,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110件、政協建議案和提案237件。

  法治建設扎實推進。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積極建議推動地方立法工作。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編制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完成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有效保障公眾合理信息需求。

  作風建設持續強化。“重強抓”專項行動406項工作任務全部完成。持續深化“五包五促”和“千名干部包千企”活動。充分發揮8890(12345)綜合服務平臺作用,解決企業群眾訴求10萬余件。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省、市委實施細則,持之以恒糾“四風”,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審計監督和財政監管得到加強。

  各位代表!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斗、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是中央、省駐我市單位,駐軍部隊,社會各界人士、外來投資者和建設者,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辛勤工作、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為遼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全市人民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一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重化工業比重高,“老字號”“原字號”“新字號”三篇大文章沒有完全破題。二是創新能力不強,科技投入不足,創新氛圍不濃,企業核心技術偏少,競爭力有待提升。三是體制機制瓶頸仍未有效破解,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滯后,對外開放水平亟待提升。四是城鄉發展不均衡,財政收支矛盾加劇,民生改善任務繁重,社會事業存在短板。五是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改善,部分干部作風不實、為民服務意識不強,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2021年重點工作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全面建設更高水平“四個遼陽”、實現遼陽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極為關鍵的五年。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機遇與挑戰同生并存。我們要切實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善于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充分發揚斗爭精神,以更大的勇氣、更實的舉措、更強的擔當,不斷開拓振興發展新境界。

  “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和考察遼寧、遼陽時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扎實做好“六項重點工作”,深入落實“四個著力”“三個推進”,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展示遼陽振興發展和建設更高水平“四個遼陽”的宏大場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遼寧振興發展作出遼陽貢獻。

  “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是: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設科技強市,“3+3+X”產業銷售收入突破3000億元,在全省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在全省晉位升級。推動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全面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建設營商環境最優市,加快形成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高水平開放格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新突破,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以上,將遼陽打造成沈陽現代化都市圈重要的副中心城市。推動更高水平“四個遼陽”建設取得新突破,加快建設數字遼陽、數字政府、數字社會,鞏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成果,力爭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實現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80%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37%以上,持續增強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推動民生福祉取得新突破,新增城鎮就業4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力爭城鄉居民收入高于經濟增長速度,文教衛體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市域治理效能取得新突破,依法治市邁出堅實步伐,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社會治安滿意率大幅提升,打造東北地區最具安全感的平安城市。

  各位代表,2021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要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要突出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樹牢“項目為王”理念,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培育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強化“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生命線”的意識,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持續增強經濟發展后勁。

  發揮投資關鍵作用。深入開展“項目年”活動,持續完善三級領導包扶、工作專班推進和調度督辦制度,形成“項目管家”長效機制,全面提高項目開工注冊率、資金到位率、竣工投產率。圍繞“3+3+X”產業布局,集中力量培育一批代表行業較高水平和未來方向的高質量發展項目群。瞄準國家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向,全力做好“三爭取”工作,全年到位上級資金126億元以上。加快推進PPP項目建設,引進社會資本15億元以上。積極盤活“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創新產業用地供應方式,保障項目用地需求。優化開發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全年實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320個。

  深入開展全員招商。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推動全員招商常態化。繪制產業發展地圖,聚焦產業鏈抓招商,定向引進更多“建鏈、補鏈、強鏈、長鏈”的項目,加快形成多點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通過中介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不斷擴大引資成果。抓住國家簽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有利契機,努力擴大外資規模。開展“點對點”“面對面”精準招商,實現簽約項目180個、落地項目100個。國內實際到位資金和實際利用外資均增長10%。

  完善落實產業政策。鞏固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范市建設成果,鼓勵支持引導企業發展壯大。組建國資融資擔保公司,做大做強產業引導基金,進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務中心功能。精準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加快遼鞍機械、信德新材等企業上市進程,強化上市后備梯隊建設。推動符合條件企業發行公司債券直接融資。實施企業培育工程,“個轉企”500戶,“小升規”35戶,“規升巨”5戶。

  (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化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做好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優化“3+3+X”產業格局,加快形成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切實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充分發揮政府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作用,加大研發投入,攻克“卡脖子”關鍵技術10項。鼓勵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深化產學研對接合作,促成科技成果轉化50項,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8億元以上。與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聯合組建研發檢測中心,建成圣德華星日化產業技術研究院,啟動遼寧博仕鎂質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支持康佳集團建設“雙創”基地。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0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雛鷹或瞪羚企業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5家。完善招才引智機制,拓展“雙百計劃”,引進培育一批國內外高層次人才,推薦一批“遼陽工匠”,形成重點突出、銜接緊密、梯次遞進的人才支持體系。

  做精做優主導產業。支持遼化公司煉化一體化升級,全力爭取乙烯改擴建項目落戶我市,加快推進高性能聚丙烯等重點項目建設,實施遼化產品地方配套及深加工產業鏈建設工程,推動芳烯烴及精細化工產業鏈向下游高附加值延伸。鼓勵忠旺向輕量化、高端化方向發展,著力構建鋁合金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生態圈。支持重點企業智能化、數字化車間改造,實施特種鋼絲繩等重點項目建設,力促應急產業項目落戶遼陽,推動裝備制造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轉變。推進傳統產業基礎高級化,引導鋼鐵龍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高標準規劃建設菱鎂產業園區,有序退出51萬噸水泥熟料產能。

  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啟動“東北第一城——遼陽城市客廳”項目,推進“三區三街”建設,借力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推出“一日游、二日游”路線20條,A級旅游景區力爭達到20家。發揮弓長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帶動作用,增強溫泉、冰雪項目吸引力,大力引進醫療康養、休閑度假等一批優質項目。依托自然風光,做精田園體驗,做足民宿度假,做美水庫風光。著力培育“中國裘皮衣王”等著名商標,依托抖音、快手、淘寶、京東等電商直播平臺開放賦能。繼續舉辦國際博覽會、展銷會等活動,建設東北電商城、東北輕工城,擴大佟二堡國際國內影響力和知名度。加快東北亞輕工產業基地建設,推動襪藝鞋業集中集聚集約發展。實施襪藝產業設備數字化改造,注冊商標達到400枚以上,產值增長10%。鼓勵骨干鞋企聯合重組,改造升級傳統工藝,產值達到6億元以上。完善房地產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支持商品房庫存商改住,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召開春秋兩季房交會,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加快電商基地建設,引導實體商業轉型升級,推進網紅直播經濟發展。實施促消費專項行動,進一步活躍假日經濟,加快引進品牌夜市,高質量舉辦各類展會活動,拉動消費持續增長。

  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依托中南數字產業園,建設智慧城市大腦和數字經濟應用示范基地,打造數字產業生態圈。加快布局5G網絡,推進“5G+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示范企業建設,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聚焦化工新材料、鋁基復合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加快電子級光敏劑、聚酰亞胺、無氧銅帶等項目建設,促進多元化發展。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建設康佳循環經濟產業園,壯大綠色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引導重點工業企業分離物流、檢驗檢測等非核心業務,支持貨速達打造供應鏈總部經濟,加快北方物流信息港等項目建設,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推進軍民融合、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提質增效,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補齊“三農”短板,夯實高質量發展的農業基礎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提升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水平,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蔬菜產量穩定在100萬噸和70萬噸以上,肉蛋奶實現穩產保供。規范提升農民合作社50個、家庭農場50個、村級基層供銷社20個,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80萬畝。發展設施農業5000畝、林下經濟1500畝,遼峰葡萄種植面積達到1.1萬畝。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20萬畝,切實把黑土地用好養好。“兩品一標”數量達到70個以上。持續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0%。建成科技小院50個、農家科普大院10個。啟動中國供銷農產品(遼陽)深加工園區建設。推動燈塔市、遼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分別進入國家、省級行列,實施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20個。大力培育十大特色農產品品牌。確保不發生重大動植物疫情。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新建高標準農田11.7萬畝。啟動遼陽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實施水庫移民工程50處,全力爭奪農建“大禹杯”。大中修、改擴建各級農村公路200公里。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30處。深入推進農村“煤改氣”工程。持續整治農村環境,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6%,規模養殖場設施配套率達到95%,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改造任務,建設一批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

  培育壯大縣域經濟。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賦予縣級更多資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權,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推動遼陽縣、燈塔市在全省排名晉位升級。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因地制宜培育100個特色產業村,打造一批綠色高效的“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不斷完善鄉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推動前杜草莓小鎮晉升省級特色鄉鎮,培育一批產業強鎮、產業化聯合體。

  (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營造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精心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

  傾力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落實“1+4+N”工作機制。大力實施簡政放權,顆粒化、情景化改造政務服務流程,審批時限壓縮65%以上。全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對新產業新業態實行分類監管和包容審慎監管。全域推進“一網通辦”,確保政務服務網上實辦率達到70%以上。嚴格執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加強第三方評估成果運用,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快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示范城市,強化誠信政府建設,帶動企業誠信、社會誠信建設取得新成果。加大對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行為查處力度,提升企業違法違規成本。推動各級各類減稅降費政策落實落地,切實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產要素成本。持續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吸引更多人才落戶居住、創新創業。建立暢通有效的政企溝通機制,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實現更強發展、更快發展、更大發展。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全面完成公汽公司混改,加大“事轉企”改革力度,強力推進市政、房產、綠化系統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有效整合國有優勢資源,推動國有股權資本運營,實現市域國資國企一體化發展。實施稅費征管方式及稅收管理員制度改革。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深入推進“證照分離”等商事制度改革,建立涉企行政審批事項清單管理制度。加快供銷社、農墾等領域改革步伐。

  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緊盯進出口重點企業,開通幫扶企業“直通車”,擴大對外貿易規模。鼓勵內貿企業取得外貿資質,支持域外企業回歸本地,新增外貿出口企業5家以上。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跨境電商平臺,加快海外倉建設,開拓多元化國際市場。主動融入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中東歐“17+1”經貿合作示范區,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深度融入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全面落實沈遼兩市合作備忘錄。發揮沈陽遼陽汽車產業協同創新聯盟作用,促進汽車零部件產業融合發展。借助遼陽企業沈陽飛地研發中心優勢,與沈陽國際軟件園、盛京基金小鎮開展合作。豐富拓展與南通交流合作領域。

  加強生態宜居城市建設。認真落實住建部與省政府共建城市更新先導區合作框架協議,讓城市發展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堅持精確規劃。編制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劃定永久基本農田邊界,科學確定城市開發邊界,細化縣鄉主體功能區定位。完成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和城市設計。堅持精致建設。站前大型人防公交樞紐工程要見形象。建成河東交通綜合樞紐二期。維修改造主次干道和街巷道路30條。完成城區智慧路燈建設。啟動飛灰填埋場和爐渣綜合利用場建設。實施一批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工程。堅持精細管理。構建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體系,有效發揮數字化城市管理指揮平臺效能,加速“智慧城管”一體化進程。著力治理行車堵、停車難問題,打通北工街、前進街,對部分擁堵道路實施單行線交通組織。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進一步改善城市面貌。優化生態環境。壓實主體責任,落實生態賠償、補償制度,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資金納入財政預算。開展建成區空氣污染物溯源和綜合整治,秸稈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87%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接續包裝太子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體項目,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強化水源地保護,加大市控重點河流治理力度,強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和收集管網建設,確保國控、省控河流斷面水質達標。持續推進河長制,全市河湖“四亂”問題基本清零。開展土壤污染地塊調查,加強土壤環境管理,實現安全利用率100%。植樹造林4000畝,統籌推進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加快雙河生態示范區建設,啟動弓礦公司礦區及周邊區域可持續發展項目。

  (五)著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建設更高水平的“四個遼陽”,增進高質量發展的民生福祉

  全力推進“四個遼陽”建設。實施100個左右高質量的“四個遼陽”建設項目。以智慧城市大腦建設為牽動,依托5G技術,著力打造數字遼陽、智造強市,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智慧遼陽。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載體,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創建成果,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文明遼陽。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引領,爭創國家森林城市,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家園,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美麗遼陽。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24項重點民生實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幸福遼陽。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千方百計穩就業,城鎮新增就業8000人以上。整合政策、資金和資源,促進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等群體創業就業。開設冠名班11個,訂單培養500人。精準擴大社會保險參保覆蓋面,實現應保盡保。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特困人員、各類優撫對象供養標準。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醫保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維修改造老舊小區27個、農村危房245戶,發放住房租賃補貼1250戶。

  推進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持續深化“名師、名校、名校長”領航工程,組建23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協作體。大力發展優質普惠學前教育,公辦率達到46%,普惠率達到83%。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支持弓長嶺區、文圣區開展達標創建工作。加強特色學校建設,進一步提高示范性高中和特色高中比重。推動職業技術教育實用高效發展,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強化校園衛生、食品安全管理。

  加快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堅決防止疫情反彈。全面推進健康遼陽建設,深入實施全民健康行動。健全完善疾病防控應急體系,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治。嚴格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實行戰時扁平化指揮體制,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嚴格管控疫情重點地區來(返)遼陽人員,強化風險邊界意識和“人、物同防”常態化監測,有效防范冷鏈疫情輸入風險。加強醫療機構院感防控,嚴格管控重點單位和社區、村屯。有序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新建市中心醫院門診病房綜合樓,加快市胸科醫院建設。深化“名醫、名科、名院”工程,著力打造省、市臨床重點專科,提高醫院精細化、規范化建設水平。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大力繁榮文化體育事業。以“文化名人”為牽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傳承古城優秀傳統文化。改造體育場設施。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舉辦遼陽第二屆國際馬拉松、國際滑雪邀請賽等大型賽事。創新發展文體產業,市場化運作各類文化演出。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著力構建立體化、信息化、智能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持續提升平安遼陽建設水平。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積極化解政府債務。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全力化解信訪積案。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常態化監管,確保食品飲水用藥安全。推動雙擁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完善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推進“三社聯動”創新社區治理,建設5個智慧社區,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

  (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

  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努力化解各種矛盾問題和風險挑戰,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

  提高政治能力。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回潮。

  提高調查研究能力。持續深化“五包五促”“千名干部包千企”活動,傾聽基層干部群眾所想所急所盼,掌握真實情況,注重分析研究,讓更多調研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

  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健全政府重大決策論證制度和依法決策機制,加快法治政府建設。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讓政府決策經得起歷史、人民和實踐檢驗。進一步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強化財政資金績效評價。

  提高改革攻堅能力。堅決破除慣性思維,打破路徑依賴,敢闖敢試,先行先試,堅持用改革的辦法和創新的思維破解發展難題、營造一流環境、打造競爭優勢。

  提高應急處突能力。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和底線思維,強化應急處突體系建設,完善預警預測、應急管理、緊急救助機制,及時解決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

  提高群眾工作能力。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認真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依托8890(12345)綜合服務平臺暢通訴求渠道,切實解決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群眾知情權、監督權。

  提高抓落實能力。堅持干字當頭,大力倡導“實干實干再實干、落實落實再落實”的工作作風,以干成事論英雄,以解決問題論能力,以高質量發展項目和高水平創新成果論業績,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

  各位代表,奮進新時代、逐夢新征程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凝心聚力謀發展,砥礪前行勇擔當,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四個遼陽”、實現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而不懈奮斗!

(責任編輯:石蘭蘭)

精彩圖片

遼陽市政府工作報告(2021年1月13日 王一兵)

2021-03-01 13:31 來源:遼陽市政府網站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