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云簽約”37個高端高質高新項目,總金額185.56億元,領域涵蓋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
同一天,禮嘉智慧公園智慧館項目地下結構完工,轉入地面建筑施工階段;
1月16日,兩江協同創新區舉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駐區大學、大院、大所專家共話創新
……
今年開局,兩江新區的重磅活動幾乎都與創新密切相關。
1月15日,在兩江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高品質生活示范區”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黃朝永對《關于推動兩江新區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意見》給兩江新區的第一項任務便是抓創新——要求加快兩江新區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
《意見》還提出,兩江新區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區;做大做優科技創新平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兩江協同創新區規劃建設;構建更具吸引力的創新生態;大力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拿到這份嶄新目標清單,兩江新區如何抓創新?怎樣突破創新面臨的技術、資金、人才、經濟規模等壁壘?重慶日報記者走進兩江新區展開采訪。
“十四五”第一步邁在堅定創新上
1月19日,兩江新區禮嘉智慧公園智慧館項目現場,一幅印有“邁好第一步 兩江新氣象”的紅色大條幅掛在工地塔吊上,格外引人注目。
工地上,挖掘機來回穿梭,發出陣陣轟鳴,500余名建設者奮戰在智慧館現場,場面繁忙而有序。
“要全力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在8個月的時間完成智慧館的建設,乘勢而上推動今年起好步、‘十四五’開好局。”兩江產業集團董事長李毅說,不僅《意見》首要任務是抓創新,全市經濟工作會議也把“深入推進科技創新”作為今年第一項重點工作。
記者在現場看到,智慧館項目地下結構完工,施工支架已“冒”出地面。根據一旁的效果圖顯示,智慧館由多功能廳、貴賓會議廳、簽約廳、臨時展覽空間及配套商業和服務空間組成,將于今年8月完工,建成后可容納約3000人,具備承接國家級論壇、峰會的能力。
在兩江協同創新區的明月湖畔,盡管是寒冬臘月,映入眼簾的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
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聯合產業孵化基地、日月同輝創新館等各大科創平臺正在緊張施工。
聯合產業孵化基地作為兩江協同創新區首個聚集多個高校創新平臺的物理載體,占地面積約170畝、建筑規模約22萬方。這個去年10月中旬才剛剛動工的項目,如今施工現場已經已具雛形,數個工區同時加速施工,多個安裝完成的塔吊矗立在偌大的施工現場,顯得格外醒目。一批鋼筋材料已經運抵現場,為即將全面推進的主體施工做儲備。
中建科工聯合產業孵化基地項目的測量主管楊山鋒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入駐長春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重慶交通大學等近10所高校的科研實驗平臺,涵蓋40余個科研團隊。
塔吊林立、機器轟鳴,長臂揮舞的挖掘機,川流不息的工程車,頂著嚴寒奮戰的工人……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的建設同樣如火如荼。
而日月同輝創新館則已進入了最終沖刺階段,在施工現場,工人正忙碌著構件校正、管溝及隔墻砌筑、補漆、防火涂料噴涂等作業,該建筑GRC定制化幕墻“外衣”即將完工。
“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兩江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兩江協同創新區已引進“大學、大院、大所”累計達30家,建成科技研發平臺40余個,引入各類高端人才800余人,獲批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1家、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授牌10家,獲批市級新型高端研發平臺14家,占全市82%。
三大創新平臺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為推動全球高端創新要素在兩江新區落地,新區正全力打造兩江協同創新區、禮嘉智慧公園、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三大創新平臺。
上面提到的兩江協同創新區,是兩江新區科技創新“一號工程”。目前,30家大學、大院、大所正在這里拔地而起。
而這些大學、大院、大所瞄準的是新能源及智能汽車、機器人及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量子信息、空間通信、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命科學等重慶的優勢產業、重點產業。
如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研發云大腦5G多功能無人車,目標識別率大于99%,車輛位置控制精確到厘米級;又如華東師范大學重慶研究院研發飛秒激光器,已應用于固體放大器種子源、晶圓切割、多光子激發等多個領域;還如同濟大學重慶研究院的水環境研發測試基地與智能檢測應用測試中心,研發無人船智能控制系統,實現無人船實時智能檢測和分析水體環境……
這些大學、大院、大所迅速發揮能量,為重慶智造、重慶創造,增光添彩。一場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利用創新鏈升級產業鏈的“雙鏈”深度融合新征程,步履鏗鏘。
禮嘉智慧公園按照“生態+智慧”“一景一科技”的建園理念,與聯通、移動、騰訊、阿里、百度、優必選等知名科技企業合作,形成30個體驗場景80個體驗項目,打造成為永不落幕的智博會。
當前,禮嘉智慧公園正在進行三期智慧館建設,作為白云湖畔重要的標志性濱水景觀建筑,預計2021年8月完工,建成后可容納約3000人,具備承接國家級論壇、峰會的能力。屆時,智慧館也可為“智慧名城”提供更多應用體驗場景,為兩江新區乃至重慶培育更多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注入新動能。
作為兩江新區另一創新平臺,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正積極培育、引進數字經濟類企業。截至目前,累計注冊數字經濟企業超過5000家。
力爭“十四五”末人才資源破110萬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
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核心承載區,兩江新區如何確保人才供給。
兩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陶世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新區將用“三招”來保障人才供給:
其一,要發揮“試驗田”的體制機制優勢,探索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進政策,破除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推進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改革,探索吸引國際一流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機制。
其二,要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健全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爭創國家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區。
其三,要營造“近悅遠來”服務環境,高標準打造兩江國際合作中心、歐洲重慶中心、中瑞產業園等國際創新合作載體。建好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建立兩江英才薈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幫助高層次人才解決人才住房、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父母養老等后顧之憂,打通人才流動使用障礙。
“‘十四五’期間,我們還將實質性推動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實施人才戰略,確保到2025年,兩江新區人才資源總量將突破110萬,產業人才達到70萬,能為打造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品質生活示范區提供堅實支撐。”陶世祥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為持續構建引才聚才高地,加速形成高層次人才“強磁場”,兩江新區先后印發《關于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兩江人才”十條》,積極落實重慶市《進一步加快博士后事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吸引人才的政策體系不斷完善。通過創新人才引進方式、構建人才培育平臺、完善人才發展體系,“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環境正為新區高質量發展聚智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