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步伐的加快,該區域內異地工作生活、異地養老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京津冀跨省異地就醫普通門(急)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有序推進。這意味著京津冀的參保人員在該區域內跨省看病后,不用再墊資、跑腿,可以直接享受醫保報銷。
今年1月起,京津冀三地醫保經辦機構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則,優先將異地養老和異地就醫需求較大的醫療機構納入直接結算范圍。三地選取了北京協和醫院,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南開醫院,河北省人民醫院、容城縣人民醫院、香河縣人民醫院和邯鄲涉縣醫院作為首批試點運行醫療機構,為很多參保人員尤其是農民工、“候鳥老人”“漂族老人”看病提供了便利。
政策推出后,不少人享受到看病報銷的便捷。今年67歲的趙大爺便是其中一位。前不久,他剛剛在北京協和醫院結算了一筆門診費用。過去,在天津工作退休、回北京養老的趙大爺,每半年就要往返天津一次,手工報銷門診費用,很不方便:“要自己先墊付所有費用,再定期把票據交到單位,報銷回來怎么著也得一兩個月了。”
如今,趙大爺覺得方便多了:“該報銷的都報銷了,該自己繳的費用直接就繳完了,再不用把看病的票據當寶貝似的攥著了!”
隨著首批試點的推進,北京市醫療保險事務管理中心于6月底印發《關于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京津冀跨省異地就醫普通門(急)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有關問題的通知》,進一步明確異地參保人員門診直接結算的相關問題。
其中,北京參保人員需持社會保障卡預先辦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備案手續。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安置退休、長期派駐外地工作、異地長期居住及轉外就醫四類參保人員均可申請辦理備案。前三類人員可通過單位到所屬轄區經辦機構辦理直接結算備案,無單位的通過社保所;轉外就醫參保人員需由本人或被委托人到所屬轄區醫保經辦機構辦理直接結算備案。
對于津冀參保人員在北京門診直接結算就醫,需按照參保地相關規定,在參保地預先辦理(或不用辦理)門診直接結算備案手續。就醫掛號、結算時,需出示社會保障卡實名就醫。
目前,京津冀的就醫目錄暫不統一。參保人員在北京看門診時的費用結算,按照北京市醫保規定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等支付范圍及有關規定執行;醫保基金起付標準、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額等執行參保地政策。
今年下半年以來,北京市陸續將北京協和醫院、北京朝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七醫院、中日友好醫院、阜外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總醫院、天壇醫院、航天中心醫院、北京友誼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等10家三級甲等醫院,納入異地就醫普通門(急)診直接結算試點定點醫療機構范圍。
王奶奶是河北邯鄲人,退休后隨子女來北京定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且需進行腫瘤放化療的她,定期在北京協和醫院門診拿藥治療。“以前門診就醫后需先墊付醫療費用,等攢到一定數量后再將治療費用資料及證明帶回邯鄲手工報銷,現在好了,直接結算!還能使用個人賬戶中的資金直接支付醫療費用,再也不用拿著一堆材料兩邊跑了。”她激動地說道。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了解到,截至8月底,京津冀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開通的10家定點醫療機構,累計結算1867人次,醫療總費用94.48萬元,醫保基金支付29.91萬元。
北京市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部分農民工生病后,考慮到回鄉報銷的高額路費,甚至不敢在城里醫院接受治療。一些不在原籍生活的老人一旦看病,費用都要回到原籍報銷,辛苦奔波,平添許多麻煩。實現異地就醫費用聯網結算,有效解決了以往“報銷周期長、墊付壓力大、個人負擔重、往返奔波累”的難題,為參保人員看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記者 李丹青)
(責任編輯:楊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