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閱更多2020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1月7日在揚州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代市長 張寶娟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揚州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9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正確領導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扎實推進“三個名城”建設,在面臨多重挑戰和壓力的形勢下,努力實現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預計GDP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8.8億元(剔除減稅降費因素后增長8.1%),其中稅收占比80.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2%、8.5%。“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榮獲“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稱號,全票獲得2022年世界田聯半程馬拉松錦標賽承辦權。
一年來,我們聚焦聚力新興科創名城建設,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狠抓重大項目建設。舉辦“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游節、“名城揚州攜手世界名企”合作懇談會等招商活動,新引進重大產業項目247個,新落戶世界500強及跨國公司項目6個。沈飛所協同創新研究院、中航機載系統共性技術中心等一批重大科創項目成功落地。中星北斗衛星遙感產業園、恒大新能源科技、中化三元鋰電池、質子治療中心及醫療產業等重特大項目簽約落戶。27個項目進入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新開工工業重大項目56個,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46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其中制造業投資占比62%。強化創新驅動發展。“雙創”工作取得新進展,第二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范績效評價全國第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47%。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2.52%。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2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新獲批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58家。促成產學研合作項目550項。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5件。新投入使用科技產業綜合體67.4萬平方米,入駐企業1209家。新增國家級孵化器3個、省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15個。揚州國際創新中心、北大科技園成立運行。新引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團隊)116人。與揚州大學達成新一輪市校合作協議。新增在揚就業創業大學生1.5萬人。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以培育具有持久競爭力的“323+1”產業集群為抓手,加快推動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產業做大做強。新增省級示范智能車間14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7.5%。揚州、高郵獲評省制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73家、服務業重點企業600家。新認定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2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6.2%。電商交易額1350億元,高郵創成國家級電商進農村示范市。建筑業實現施工總產值4080億元,獲魯班獎3個。
一年來,我們全力以赴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和對外開放,著力增強內生發展動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抓好“三去一降一補”,規上非電行業煤炭消費量削減15.2萬噸。房地產市場保持健康發展。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減免稅費174.4億元。政府隱性債務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重大非法集資案件處置等工作扎實開展。完成7家市屬國有企業混改。努力改善營商環境。扎實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廣電子營業執照,市本級“不見面審批”事項占比98.1%。建成24小時智慧政務大廳。新登記市場主體6.79萬戶,總量突破50萬戶。1344個市本級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承諾時限壓縮59.3%。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推進。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長16.6%。積極發展開放型經濟。實際利用外資13.5億美元,增長10.6%。出口85億美元,實現正增長。對外投資總額超過5億美元。開發園區規上工業增加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增長8%、3%。在全省同類園區排名中,揚州高新區位居蘇中蘇北第一,7家省級以上開發區實現進位。
一年來,我們積極有效抓好城鄉協調融合發展,著力增強城市功能、提升鄉村振興水平。加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連淮揚鎮高鐵揚州段完成鋪軌92%,北沿江高鐵工可通過評審。揚泰國際機場新開通北京大興等11條航線。京滬高速改擴建、龍潭過江通道工程開工建設。東部綜合客運樞紐、五峰山過江通道公路接線、西外環公路新集至劉集段等項目加快推進。啟動江平路、運河路、潤揚路等快速化改造。瓜洲泵站建成投運,長江鎮揚河段三期、長江崩岸應急治理、槐泗河干流整治工程全面完成,長江堤防防洪能力提升一期工程基本建成。著力優化城市環境功能。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關于打造永恒城市經典若干規矩的決議》,對重點區域規劃建設實行科學管控。東南片區改造七大類56個項目加快實施。揚農化工寶塔灣廠區實現停產和轉型發展。頭橋水廠、四水廠深度處理項目建成投運。北山污水處理廠一期開工建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趙莊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二期主體竣工。啟動市區市容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拆除違法建設5.77萬平方米,出新36條路段城市家具。西部交通樞紐綜合整治成效明顯。完成老舊小區整治29個,改造城中村15個。新(改)建農貿市場9個。新辟、調整公交線路30條,新(改)建公交站棚52座,購置新能源公交車322輛。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國鄉村產業振興推進會在我市順利召開。新增高標準農田18.3萬畝、高效設施農(漁)業8.43萬畝。糧食總產285.6萬噸。5個現代化生豬產業集聚區加快建設。新創農產品“三品一標”32個、農業產業化省級示范聯合體9個。揚州(高郵)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考核全國第一,江都創成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區。扎實開展大棚房整治,96個違法違規項目全部整治到位。完成寶應、高郵、江都5個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全面推進河(湖)長制,河湖管護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完成農村戶用廁所無害化改造。新(改)建農村公路403公里,創成“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7個。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全市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脫貧率99.9%,沿河、沿江地區市級經濟薄弱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基本達45萬元、55萬元。
一年來,我們持之以恒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著力彰顯歷史文化名城優勢。爭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示范。舉辦首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世界運河大會暨世界運河城市論壇、運河文化嘉年華等活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揚召開。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工建設。省市共建的京杭運河揚州段綠色現代航運示范區啟動建設。隋煬帝墓、仙鶴寺、西方寺大殿入選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推進文體事業繁榮發展。成功舉辦第十三屆市運會、鑒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等賽事。舉辦“我心目中的揚州”創作朗誦等文化惠民活動720場次,新建城市書房13個,獲評省書香城市建設示范市。新增省級以上“五個一工程”獎4個。推動文旅產業邁上新臺階。江都邵伯古鎮、儀征捺山地質公園、高郵抗戰最后一役文化園創成4A級景區。“三把刀”特色步行街創成省試點街區。東關街質態提升、南河下綜合整治工程有序推進。旅游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接待境內外過夜旅游者增長10%。外事工作成效明顯,舉辦東盟與中日韓文化城市網絡啟動儀式,與法國奧爾良市制定發布國內首個國際城市間地方標準,科技、文化、美食、旅游等領域的對外合作實現新突破。
一年來,我們堅定不移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長江大保護。狠抓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和生態環境修復,化工污染治理、非法碼頭整治等重點任務按時推進。扎實做好大運河沿線違規項目治理及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退捕禁捕工作。關停搬遷砂石碼頭和小船廠26家,取締關閉散亂污企業644家,修復濕地4500畝。高寶邵伯湖退養還湖1.1萬畝。完成成片造林4.34萬畝,市區新增綠地147.3萬平方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省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扎實有效。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完成61項重點水污染防治工程。整治城市黑臭水體10條。推行大氣國控站點復合“點位長”制,PM2.5年均濃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5%。完成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邗江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積極推動節能降耗。大力實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實施節能改造項目106項。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面完成清潔能源替代或淘汰。
一年來,我們高標高質做好民生工作,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1號文件”確定的191項民生實事。就業創業和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完成就業技能培訓6.3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8.7萬人,創業帶動就業8.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75%。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到60%以上。試點實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新增頤養示范社區23個,建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6個。教育衛生事業加快發展。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新(改、擴)建普惠性幼兒園7所、中小學4所。新創省優質幼兒園11所、省優質職業學校3所。技師學院新校區開工建設。市公共衛生中心順利封頂,市第三人民醫院改擴建工程建成使用。市、縣兩級“五大救治中心”實現全覆蓋。獲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市,寶應創成省基層衛生十強縣。社會治理成效顯著。扎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打掉涉黑性質組織8個、惡勢力犯罪集團26個。建立市縣鄉“三級聯動”城鄉日常管理機制,推進基層網格化治理。“三社聯動”創新項目獲評全國民生示范工程。開展校車安全專項治理、渣土車違法治理和貨車超限超載整治行動。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不斷加強,雙擁模范城創建工作扎實推進。退役軍人組織管理和服務保障體系全面建成。臺灣事務、僑務、信訪、人防、氣象、科普、檔案、供銷、民族宗教、仲裁、婦女兒童、殘聯、慈善、紅十字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年來,我們高度重視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打造人民滿意的政府。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順利完成市縣機構改革、綜合執法改革試點、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創成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319件、政協提案430件。主動公開政府信息27萬余條。舉辦新聞發布會193場。《寄語市長》、12345熱線回復滿意率分別達99.5%、99.9%。建成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歸集數據資源4.7億多條。認真抓好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營造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
按照中央和省統一部署,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督導組各項要求,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深入開展各領域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加強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等30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制定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清單,建立并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巡查。著力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112家。成立市級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保障中心,實施城市安全發展行動計劃37項,夯實安全基層基礎。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向駐揚部隊、人民警察、駐揚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揚州建設的海內外朋友們,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是: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振興實體經濟需要聚力發力;創新動能仍顯不足,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需要持續激發;環境治理任務還很艱巨,資源集約利用水平需要加快提升;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防范整治各類風險隱患的能力需要全面增強;基本公共服務與群眾期盼還有差距,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政府自身建設與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還不完全適應,作風不實、懶政怠政現象仍然存在,企業對優化營商環境改革的獲得感還不夠明顯,等等。對此,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保持定力、增強動力、釋放活力,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做好政府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