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泉州市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1月4日 王永禮)

2020年02月04日 08:25   來源:泉州晚報   

點擊查閱更多2020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20年1月4日在泉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泉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王永禮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政府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泉州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在中共泉州市委領導下,市人民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和對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傳承弘揚“晉江經驗”,“作答時代命題、聚力趕超攻堅”,“五個泉州”建設邁出新步伐。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經濟運行實現穩中有進。全面落實“六穩”政策措施,全市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預計,下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主要指標增長平穩。精準幫扶企業發展。組織實施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一攬子政策措施,兌現惠企資金45.5億元,估算減稅降費120億元。市、縣領導“一對一”掛鉤聯系163家龍頭企業,落實“領導干部一線辦公”活動周、黨政領導與企業家懇談會制度,設立“政策面對面”平臺,開通“12345”企業服務熱線,政企保持良性互動。強力推進“項目攻堅2019”。完善項目推進機制,成立要素服務保障專項攻堅組,組織開展“春季攻堅行動”、年中“七個專項攻堅”,推動解決一批久拖未決的項目征遷問題;460個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400億元,開工86個、竣工80個;新簽約產業項目332個、總投資2557億元,“五個一批”考評穩居全省前列。有為應對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實施外貿經營主體培育“雙十、雙百、雙千”工程,對出口美國企業全覆蓋調研、“一對一”幫扶,舉辦海絲國際品牌博覽會、品牌“境外行”“海絲行”等系列展銷活動,外貿出口逆勢增長20%。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貨值達170億元,獲批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設立上市公司紓困基金,“一企一策”幫扶重點風險大戶,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不良貸款率連續4年下降。依法合規清理隱性債務,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二)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實施科技賦能計劃,推動一二三產高質量發展。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出臺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實施龍頭企業“擴能生根”項目64個,推廣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120條,培育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樣板工廠)14個,新增“上云上平臺”企業超1000家;建材家居、工藝制品、紙業印刷等產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承辦全國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泉州現場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等政策,新增高新技術企業超200家、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23家,新增發明專利1653件,成為國家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獲批國家級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試驗區,三安、矽品等重大項目陸續投產,集成電路、半導體產業鏈條初現雛形,泉州芯谷投融資體制進一步完善。培育壯大軍民融合產業,對接落地一批導航測控、機器人、新材料等項目,新增“民參軍”企業18家。制定數字泉州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成立5G產業發展聯盟,啟動5G網絡規劃編制和基站建設,入選全國首批50個5G商用城市。夯實平臺和人才支撐。泉州裝備所獲批國家級重大創新平臺,落地建設福建化學工程創新實驗室、中科院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中科院大學智能制造學院、福州大學微電子研究院、天津大學集成電路研究院。深入推進人才“港灣計劃”,實施改進人才服務“八條措施”,創新人才住房、子女入學等公共服務跨縣域保障機制,新認定高層次人才7508人、團隊9個,開展高層次人才自主認定試點企業113家;引進產業急需高校畢業生1.04萬人,新認定技能人才3.7萬人。持續開展“第三產業提升年”活動。服務業百大項目完成投資175億元,新增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6個。全市3A級以上物流企業突破100家,國際郵件互換局啟動運營,快遞業務量12億件、增長24%。全市完成旅游總收入1307.6億元、增長20%。開展促進消費專項行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80億元、增長11%,網絡零售額1797億元、增長27%,德化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啟動實施農業“五百”示范項目,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8家、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示范基地34家、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中心23家、“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42個、特色產業示范村40個。茶葉、水產、食用菌等10個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1852億元,增長6.7%;安溪入選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村科技特派員實現鄉鎮 “全覆蓋”。農田水利設施不斷完善,建成高標準農田16.5萬畝,開工白瀨水利樞紐主體工程。

  (三)改革開放激活蟄伏潛能。全面落實市委確定的61項政府重點改革任務。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在全省率先創建企業開辦“零費用”城市,全市市場主體突破100萬家,網商產業園入駐市場主體達8.6萬家;建成市政務數據匯聚與共享應用平臺(一期)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市縣鄉村四級一體化平臺,市政務信息網云平臺投入運行。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改革。出臺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政策,在全省率先實施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白名單”、政策性融資擔保“負面清單”等措施,入選全國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改革試點城市。獲批設立全省首家市場化征信機構,開啟兩岸民間征信機構首次合作。實施制造業貸款增量增速提升工程,各項貸款余額增長11.9%。深化國企改革。初步完成市屬國企公司制改制,支持在產業引導、片區改造、古城提升、民生保障中發揮積極作用,市屬國企資產總額達1450億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縣級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面實施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市第一醫院醫療集團列入全國百家城市醫聯體試點,安溪、石獅列入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采購改革,調整優化174項醫療服務價格。深化海絲先行區建設。密切與海絲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合作,貿易總額增長21%,其中出口增長31%,獲批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打響港澳青年精英故鄉行品牌,與海外僑社、僑領聯絡聯誼更加密切,友城間實質性交往持續深化。泉州晉江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840萬人次,國際旅客突破100萬人次,國際航線數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二。新開通海絲沿線國家(地區)海上航線6條,港口貨物吞吐量1.25億噸、集裝箱250萬標箱。成功舉辦第四屆海絲國際藝術節。深化對臺交流合作。推動臺胞臺企同等待遇政策落地;出臺支持泉金客運航線發展措施,客運量超14萬人次;累計向金門供水超500萬立方米,完成金門供水保障工程項目可研編制工作。

  (四)城市建設注重品質品位。開展“城市建設提速年”活動,環灣建成區面積達230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67.5%。統籌建設古城新城。古城 “七個一”示范工程有序推進,中山路示范段改造提升、小山叢竹公園建設接近尾聲,愛國路、奎霞巷等斷頭路打通,“東亞之窗”文創園正式開園。北峰豐州西華洋、臺商區白沙、晉東等片區改造開發加快;泉州大劇院、東海工人文化宮、市圖書館新館投用。福廈客專、興泉鐵路泉州段啟動架梁鋪軌;廈漳泉城市聯盟路泉州段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洛江至永春段高速公路接刺桐路北拓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后渚大橋東橋頭互通工程竣工通車,火車站綜合交通樞紐順利投用。加快提升城市面貌。深化交通廊道沿線環境綜合整治,37條城鄉重要通道景觀風貌持續提升,百崎湖、九十九溪等23個“山水田園城市”項目啟動實施,桃花山至觀音山綠廊、大坪山步行環線、綠道二期工程向市民開放。實施200個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分類處置安全隱患房屋,推動爛尾項目復工。整治積水節點36處,消除黑臭水體5條,改造農貿市場9家。突出抓好精細管理。制定并實施城市管理精細化標準,出臺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扶持措施。依法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擴大試點社區范圍,實現學校全覆蓋,開工餐廚垃圾處理廠,建成晉江、石獅飛灰填埋場。推動城市交通綜合整治,新增停車位近萬個,開展國家電動自行車管理提升試點。全市共拆除“兩違”415萬平方米,清理批而未供、閑置土地2.9萬畝,“大棚房”、違建別墅整治成效明顯。

  (五)發展成果更加惠民利民。“四心”工程、民生“XIN”行動深入實施,33項為民辦實事項目順利完成,超七成五財力投入民生。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建立防返貧、控新貧、穩脫貧長效機制,經營性收入低于5萬元的薄弱村全部消除,支持1551戶貧困戶改善住房條件。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扎實推進“一革命四行動”,農村公廁、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三格化糞池建設和農房(裸房)整治等任務全面完成。永春入選全國推進美麗鄉村經營管護機制改革試點縣。推動教育優先發展。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3萬個、中小學學位1.2萬個,鄉村小規模學校全部實現達標,48.8%的小學開展課后服務試點。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得到落實。省對市教育督導年度綜合評估居全省第二。實施新一輪華僑大學部省市共建工作,支持泉州師院“三步走”戰略。黎明職業大學入選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成為全國首批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發展衛生健康事業。15個在建重點醫療項目有序推進,市老年醫院、德化縣醫院醫技樓投入使用,市一院城東院區二期病房大樓、光前醫院綜合病房大樓等主體工程完工;13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完成達標建設。共新增醫療機構床位3580張、衛技人員3037人。深化與福建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戰略協作。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實施穩定崗位、招工引才等政策措施,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在全省率先實施醫保“全城通辦”,職工“五險”人數增加16.8萬人次。建成市社會福利中心(一期),實現街道、重點鄉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全市新增養老床位4442張,列入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重點推進城市;老齡、老干部工作得到加強。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62萬套。持續提升文化軟實力。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啟動26項文物保護工程,完成國保單位監測和智慧用電系統建設,建成泉州市文物數據庫。“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工作進展順利。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正式公布,市非遺館建成投用,南音成為文旅部“優秀保護實踐案例”,安溪獲評“世界藤鐵工藝之都”。“萬千百十”文化惠民服務深入實施,開展文藝精品公益性演出1510場。成功舉辦國際大體聯足球世界杯賽、第十一屆市運會。第18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籌備工作進展順利。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全市流域水環境保護,落實河湖長制,新建改造污水管網219公里,小流域、近岸海域水質達到省定目標,縣級以上13個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完成植樹造林9.7萬畝、水土流失治理36.2萬畝、礦山生態修復63.9萬平方米。泉州成為國家節水型城市,新增鯉城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配合做好中央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狠抓問題整改和機制建設。落實“強基促穩”三年行動。深入推進平安泉州建設,堅決打擊涉黑涉惡、網絡詐騙,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依法處置信訪違法行為。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網格化監管,非洲豬瘟疫情有效防控。完成城市安全風險評估,實行領導掛鉤安全生產“疑難雜癥”,推進41個市級重大安全生產問題整治,推行工業廠房消防建設規范導則,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深化軍地雙擁共建。落實擁軍十項舉措,著力解決軍人“三后”問題,首創“雙擁+扶貧”“雙擁+和諧家園”模式。民族宗教、人防、海防、氣象、地震以及工會、婦女兒童、青少年、殘疾人、紅十字會、慈善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六)法治思維貫穿政府履職。精心組織開展政府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施“領導掛鉤民生急憂盼問題”專項行動。開展“法治政府建設年”活動,制定首部實體性政府規章——燃氣管道設施保護辦法;推動村(社區)法律服務“五在場”、項目攻堅法務保障“六個有”,推行行政執法 “三項制度”,實現行政爭議調解縣域全覆蓋。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414件、政協提案574件。有序完成政府機構改革。政府帶頭過緊日子,壓縮一般性支出11.3億元。落實“基層減負年”部署,減少文件、會議50%以上。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強化審計監督,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中共泉州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愛拼敢贏、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同志,向駐泉省部屬單位,駐泉部隊、武警官兵,企業界人士和來泉創業務工人員,向關心支持泉州發展的廣大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海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我們對政府工作中的問題和不足有清醒的認識。主要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地區生產總值、財政收入等未能完成年度目標,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困難不少,重大項目接續不足;環灣中心城市集聚不夠,“三農”工作還有不少短板;教育、醫療、托育、生態環境等與人民群眾期待仍有差距;政府治理能力有待加強,極少數干部擔當意識不強,營商環境需不斷改善;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還要付出更多努力。我們將化壓力為動力,更加有為地采取措施推進解決。

(責任編輯:伊一)

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