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陜西省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午夜福利50集在线看,免费观看中日高清生活片,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資料:陜西省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02月10日 17:45   來源:陜西日報   

(點擊查閱更多2005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1月31日 陳德銘)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省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一年的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04年,是我省在宏觀調控中平穩較快發展的一年,是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各級政府和全省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自覺服從和堅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全面完成了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新的成就。

    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國民經濟發展保持良好勢頭。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結合陜西實際,集中開展了“三清理”、“六加強”工作,抑制了經濟運行中不健康不穩定因素,經濟結構得到優化,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8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創1989年以來增速新高。

    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認真貫徹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組織上萬名干部深入農村宣傳落實政策,采取減免農業稅、糧食生產直補、地膜玉米補貼、農機補貼等四項措施,扭轉了糧食生產多年徘徊的局面,總產達到1160.4萬噸,增長19.8%。水果種植面積1183萬畝,產量735.6萬噸,其中蘋果種植面積618.1萬畝,產量550萬噸,出口創匯1.43億美元,成為我省最具特色的知名農產品。戰勝禽流感疫情,畜牧業生產規模擴大,效益提高,奶類總產增長17.2%。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619億元,增長13.6%。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395億元,增長9.8%。

    工業生產繼續快速增長,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加強經濟運行調節,緩解煤炭、運輸、資金緊缺狀況,促進支柱產業加快發展。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870.7億元,增長22.9%。裝備制造、能源化工和冶金分別增長31.1%、38.6%和57.8%,高于工業平均增長水平。64種主要產品中,增速在20%以上的有28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431.7億元,增長42.8%。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提高24.4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水平。

    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43.9億元,增長20.7%。農業、水利、交通、能源、裝備制造、環境保護等行業投資增長迅速,技術改造投資增長46.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7.5%。公路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全線貫通,一批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順利建成,新增公路2700公里,通車總里程達到5.2萬公里,提前一年實現“十五”計劃目標。與鐵道部簽署了主要項目協議,鐵路建設全面展開,西安至合肥鐵路順利建成。生態工程建設取得新進展,治理水土流失5560平方公里,完成造林786.7萬畝,其中退耕還林228.3萬畝。渭河水毀修復工程全面完成。環境治理工作取得新成績,寶雞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通過驗收,渭河污染治理、銅川水泥企業粉塵污染治理、秦嶺北麓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大氣環境治理取得重要成果。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繼續推進,省屬“三個一批”75戶試點企業改制重組進展明顯,40戶基本實現改制目標。國有中小企業放開搞活取得新進展,改制面已達90.5%。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股控股大中型企業,一批骨干企業完成重組,5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民營經濟在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中獲得新的發展。財政體制、糧食流通體制、農村信用社和行政體制等改革取得重大進展。

    對外開放不斷擴大,進出口總額完成36.4億美元,增長30.9%,其中出口24億美元,增長38.2%;實際利用外資5.3億美元,增長13%。成功舉辦了第八屆東西部貿洽會和第十一屆楊凌農高會,赴香港等地招商引資活動成效顯著。旅游業增勢強勁,接待境外旅游者80萬人次,國內游客4150萬人次,總收入214.9億元,增長34.3%。

    財政收入穩步增長,金融運行基本平穩。積極培植財源,抓好增收節支。全省財政總收入415.5億元,增長27.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4.8億元,增長21.2%;財政支出510.2億元,增長17.1%。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兩個確保”、“兩個保證”和“低保”資金得到保障,農業、教育、科技、衛生等支出有較大幅度增長。積極促進銀企合作,緩解資金供需矛盾。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達到5380.3億元,增長17.1%;各項貸款余額3829.6億元,增長11.7%。

    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千方百計創造就業崗位,城鎮新增就業25.4萬人,再就業10.3萬人,超過預期目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493元,增長10.1%。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農民人均負擔由109元降至40元。農村勞務輸出達到338萬人,增長48.2%。在政策、價格、結構調整等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67元,增長11.4%,是1997年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年。扶貧開發力度加大,40萬貧困人口解決溫飽問題,61.7萬低收入人口實現脫貧。全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1%,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3%。

    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雙擁”共建工作取得新成績。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力度加大,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深入開展嚴打整治斗爭,社會治安有所好轉。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不斷加快。教育事業取得新的成績,“普九”人口覆蓋率達到93.5%。文化藝術、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和哲學社會科學全面發展。城鄉公共衛生設施和醫療條件得到改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不斷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3‰。群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取得奧運一金一銀一銅和殘奧兩金的好成績。

    司法、稅務、審計、統計、工商管理、質量監督、價格管理、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測繪、氣象、地礦、地震、人防、檔案、地方志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

    2004年,我們按照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堅持推進改革開放,為加快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繼續保持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有效拉動;堅持分類指導,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績。這是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也是全省人民團結奮斗、頑強拼搏、辛勤勞動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全省各條戰線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干部、駐陜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我省經濟運行中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信貸資金短缺,鐵路運力不足,部分地區財力緊張,物價漲勢依然存在,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特別是11月28日陳家山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教訓是極其沉痛和深刻的。目前礦井注水滅火和事故調查工作還在進行之中。此外,還應該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長期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主要是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城鄉發展、地區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相對滯后,政府職能轉變緩慢,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尚未得到消除;市場化程度不高,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發揮不夠,資源、環境和就業的壓力很大;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比較薄弱,一些部門和單位紀律松弛,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不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消極腐敗的現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采取得力措施,認真扎實地加以解決。

    二、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今年是我們繼續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計劃、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關鍵一年。我省經濟社會面臨的發展環境仍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世界經濟溫和復蘇、緩慢增長,但不穩定和不可預見因素仍然存在。我國經濟正處在上升階段,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中央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大對欠發達地區和困難地區的扶持力度。全國各地的發展勢頭強勁,東部省市更加繁榮,中部地區正在崛起,東北老工業基地加速振興,西部省份加快開發,呈現出你追我趕、百舸爭流的發展態勢。

    面對新的形勢,我們必須進一步樹立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競爭意識,緊緊抓住并切實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迎難而上,奮起直追,埋頭苦干,勵精圖治,力爭提前一年超額完成“三步走”戰略第一步的目標任務。

    按照省委的部署,今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發展這個興陜富民的第一要務,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繼續貫徹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加快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貫徹農業穩省、科教興省、工業強省、人才強省和項目帶動戰略,繼續解決好“三農”問題,取得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新突破,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生產總值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00億元,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左右,財政總收入增長1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2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7%以內。

    確定這樣的發展目標,綜合考慮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實際,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是指導性的,可以根據運行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各市、縣(區)政府應當從本地區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提出當地的發展預期目標。為了實現我省的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必須著重把握好以下幾點:

    自覺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是中央審時度勢做出的重大決策,也是我省加快發展的一個機遇。陜西現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發展不夠,加快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按照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繼續做好“三清理”、“六加強”工作,加強對經濟運行的調節,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努力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加快推進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必須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品格,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引進國際資本和沿海資本,構建新的對內對外開放格局,拓展我省經濟發展的領域和空間。

    著力調整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是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的根本之策。要更加重視調整所有制結構,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更加重視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做大做強工業支柱產業。更加重視調整區域經濟結構,關中“一線兩帶”要提升產業高度,增強輻射能力;陜北能源化工基地要深度開發,加速建設;陜南要圍繞開發水資源和發展綠色產業,加快崛起。

    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鼓勵和支持企業堅持新型工業化方向,努力走出一條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路子;要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把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保護生態環境,全面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諧社會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也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廣大人民群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作為我們工作的重點。要切實解決分配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要著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將發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群眾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為改革發展提供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責任編輯:龍巍洋)

商務進行時